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思路和框架

时间:2022-10-01 01:27:24

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思路和框架

【摘要】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生在素质教育观下占主体性地位,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面临一个严峻的课题那就是:“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权利在教学中得以实现”。那么笔者将在文中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生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 实践 思路 框架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2-01

教育课程体系只有建立在教育功能之上才能够进行完整构建。初中历史教育与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样也担负着一定的教学使命,其不仅仅体现了“以史为鉴”的教育理念,而且是使学生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所谓历史承担的素质培养,是从挖掘历史和认知历史的方面进行实施,为了使学生基于历史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所以说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出来。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很受教育界关注,这不但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理论上的要求,更要体现在实践教学当中。

一、培养学生主体的学习意识

初中历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才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会自主发挥出个体的智慧,因为初中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都不是很高,缺乏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意识,是学生主体教育的基础,而且学生将个体的学习建立在个人主动性基础之上的动力就是这种意识的驱动。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接受自己为主体地位的事实,并将此理念融入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细节中的微小启发和引导,是引发学生萌发自己主体地位的主要方法。常见的、具体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多说,教师只做引导的辅助工作。例如学习到“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半个课时的时间来进行“民族汇聚”这个话题的讲解,分别让同学们谈谈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相处的氛围相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可以随机找几位学生对自己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每个学生通过自我的评价,有体现自己的价值感,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对自己的文化事业进行拓展,还能够使学生体会出自我价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使学生发现“自我价值”,由此可见学生想要确立主体意识,首先必须意识到个体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是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换句话说,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意识,才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完成历史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也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点要求。不能出现学生的思维只是单纯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自己丝毫的想法,这样也就体现不出学生主体的地位了,因此创造性和独立性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在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界视野下。所谓的使学生发散思维,指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以及所有涉及到的知识联系起来,从中探究问题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教师逐步的培养和贯穿。例如:学习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章节的时候,涉及到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例如,“可不可以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通过与“可不可以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关历史问题能够联系起来进行探究。

三、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意识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才起决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行使教学权利的同时,找到平衡点,不但要体现出教师的职责,而且还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要将学生独立探究意识贯穿到整个历史教学中,不是一两节课或者一两天就能完成目标的,都需要教师为整个初中历史教学制定长期的规划,但是不管怎样,教师都要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一定的训练,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独立探索历史问题,使学生实现主体地位的功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尤其是课程改革之后,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中的计划,制定长远的、有效的计划,在计划中明确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要执行者,教师主要对其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贾淑霞,李艳洁.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以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2]王玉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

[3]刘洪生.初中历史教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4(08).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下一篇: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看城中村产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