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个性化教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时间:2022-10-01 12:15:47

国内个性化教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摘 要】对个性化教学的提出和探索已有不少的年头。在引入国外个性化教学观念和理论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学者也对适应我国教育的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已有研究对教师关于个性化教学观念的领会、教师自身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以及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该领域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的主导影响、从教师的个体发展以及专业发展中探寻形成过程和发展阶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寻找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个性化教学;教师;发展过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36-04

在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近些年来,我们开始研究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求达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虽然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追求自古希腊苏格拉底时期便已开始,而且也一直未有间断,但个性化教学的真正复活却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自20世纪末起,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先后大量引入了国外有关个性化教学的理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关于个性化教学的定义

国内研究者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李如密、刘玉静(2001)[1]从作用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

邓志伟(2002)[2]从性质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使老师和学校管理者尝试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使他们在个性、社会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的成长超过传统的非个性化教学。

王涛(2002)[3]、郭良璞(2006)[4]、魏胤(2008)[5]等人从目标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个性化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展开的一切活动都要以这一目标为原则。

范丹红(2008)[6]从人文意蕴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个性化教学应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凸显每个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尊重每个学生的爱好和志向,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点。

姜淑颖(2009)[7]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自己的思想、理论与技巧等融进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并有自己个性特征且取得卓越贡献的教师的教学。

李伟(2013)[8]从“教师之维”进行了定义,认为个性化教学的教师之维是在教师视域里的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基于对自身、教材及学生特点的理解,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技巧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对既定教学内容的重组和建构,以教师个性化的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学的教学。

二、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国内的研究,根据不同的表征线索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具体的课堂教学所包含的板块为基础,对每个板块在个性化教学中应呈现的特征进行表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邓志伟(2002)[9]的观点。他分别从以下七个方面强调了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学习步调、媒体技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第二类,则主要是讲个性化教学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这一整体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状态进行表征。部分代表性观点如下:

三、关于个性化教学缺失的原因

国内对个性化教学缺失原因的分析成果如下:

郭良璞(2006)[15]从对个性化教学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过程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造成个性化教学当前受阻的原因为:(1)对个性化教学内涵理解的极端化;(2)对个性化教学目标理解的简单化;(3)对个性化所要求的教师素质认识的模糊化;(4)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5)对课堂节奏与气氛的控制缺少分寸感;(6)对生生关系的处理缺少度的美感。

魏胤(2008)[16]主要从传统教学观念对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影响中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种原因:(1)个性化教学观念的严重缺失;(2)对学生发展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单一性;(3)传统划一教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4)个性化教学本身对教育措施的要求很高;(5)个性化教学在理论上的研究和认识有待加强。

姜淑颖(2009)[17]从学校教学与管理氛围着手,分析了阻碍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原因:(1)学校忽略教师个性的发展;(2)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冲突;(3)集体备课再认识和做法上存在误区;(4)教师教学评价标准过于注重统一性;(5)学校没有给教师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四、关于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因素

国内对个性化教学在实施中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成果并不多,姜淑颖(2009)[18]教学的形成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教师的个性;(2)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3)教师的知识和经验;(4)教师的职业审美意识;(5)学校的教学环境。

姜淑颖在其研究中提到了学校的教学环境,笔者认为这是必然的。当我们把教学作为主体来看,那么相对于教学而存在的客体则为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务事项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若要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仅是蜻蜓点水、信手拈来式的罗列是不够的。

五、关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或途径

国内关于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的成果颇丰,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偏重于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或环节来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主要代表性观点有:邓志伟(2002)[19]引用英格里希在1994年提出的一个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分类系统,从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出发,依据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互动的水平和个性化教学思想性的层次,把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系统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六个递进的层次:课堂教学的准备策略、课堂教学的活动策略和课堂教学的反思策略。在每一个具体的策略下,邓志伟也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实施每一个策略的原则要求。郭良璞(2006)[20]提出的(1)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个性化教学观;(2)提出了五条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原则(学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层次性原则、创造性原则);(3)提出了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三项事宜(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魏胤(2008)[21]从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出的以下策略:(1)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个性化教学观;(2)变革学生发展评价的观念和标准,测查学生;(3)摆脱划一性教学的桎梏,实施灵活的教与学策略;(4)积极实践个性化教学,努力创造个性化教学的环境和条件;(5)加强对个性化教学理论的研究。

第二类,则是以教师为基点来提出形成个性化教学的路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玉静(2003)[22]认为要将个性化教学付诸实践,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愉悦的内环境、尊重个性的教学目标、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展开民主互动的网络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灵活的教学策略以及实行多元动态的教学评价等。姜淑颖(2009)[23]在其研究中纳入了教师自身发展在个性化教学中的作用,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主观方面,教师要做到能正确认识自我并恰当定位、能自觉追求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能使教学的而哥哥环节具有个性、要注意培养创造意识;客观方面,学校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学校领导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学校还应制定一重弹性的教学评价机制并给予教师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李伟(2013)[24]也从教师教学的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1)关怀生命,在反观自身中凸显教学的独特性;(2)超越考试,在知识重构中彰显教学的创造性;(3)特色评价,在反思完善中强化教学的标识性。

第三类,则是从个性化教学中所涉及的各个主体因素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主要观点有:刘黎明(2002)[25]强调教学过程的完善,提出了以下几点:(1)因材施教;(2)教会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3)教学艺术化;(4)教学审美化;(5)建构“我――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聂雅靖(2007)[26]从教学的两个主体因素出发,提出了促进个性化教学形成的路径:(1)转变教师思想观念;(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尊重师生的个性,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六、问题与展望

以上为对国内个性化教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的综述,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有以下几点:

1. 从教师发展角度对个性化教学进行研究将成为主要趋势。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发现,对个性化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系虽很庞大,但呈现出的却是一种各自成家的状态。纵观下来可以看出,对个性化教学研究的方向越来越细化,角度也层出不穷,从宏观指导一路向承载这一理念的微观活动――教学活动前进。尤其是在较近的研究成果中,无论是对个性化教学的内涵界定、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实施路径的提出,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教师这一活动主体。这是一个总的趋势,可以说,这也是个性化教学发展至今以及在今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虽然个性化教学无论从其理念的提出还是到目标的选择以及实现原则的设定,都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宗旨,但个性化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教学,无论这种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始终都是不可动摇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个性化,将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等,而这一切活动都要经由主持这一教学活动的教师来做主要决定。因此,教师要如何在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融合自身的信仰、知识、经验以及能力来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加工,从而形成能够被认可的、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个性化教学,将成为研究的必然趋势。

2. 对教师个性化教学内涵的进一步界定将成为后续研究的基点。毋庸置疑,无论对哪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我们都首先需要对这一问题的关键词加以准确的界定。对关键词进行理解的层面或角度不同,都会导致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方向的不同。正如已有研究中,有从个性化教学的性质、目标角度来定义的,也有从个性化教学的人文意蕴角度来定义的。在后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关注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要有所作为、有所转向,如姜淑颖和李伟就从教师的角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研究确定了个性化教学是教师视野下的个性化教学,是以教师个性化的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这可以说是顺应了当下的研究趋势,但该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说教学过程不是枯燥的,它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师在教学过后,甚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意识和反思都会对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教师个性化教学内涵的理解需要进一步的深化。

3. 对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过程和阶段的呈现将是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有学者开始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定义个性化教学,但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过程和形成阶段的研究成果却不多。多少年来,众多的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人格发展、道德发展等都分别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因此对教师个性化教学发展的研究,也将可以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划分来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众所周知,若要识别事物的真实性质,就要对其进行抽丝剥茧,除去纷扰的外壳,只留本质的属性。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如此众多的具有个性化教学特征的教师中,如何抽出他们共有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丝,并在各个发展阶段中不断剥出影响其个性化教学形成因素的茧,来为更多的一般教师提供指导,也将会是未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4. 对影响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因素的揭示需要进一步明晰化。对个性化教学形成的影响因素直接呈现的成果并不多。当我们将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或一种教学目标来界定时,对个性化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研究则会显得没有必要,因为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直接借用对各种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基本因素,而无需另作探讨;而当我们将个性化教学越来越集中在课堂教学或教师教学上进行研究时,就要对限定这一活动的主体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因为更多主体的涉及将意味着更多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已有的成果中,虽有一些研究给出了一定的结果,但这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明晰、不全面,而且其对诸多因素的分析是基于对观察到的问题进行的思考,而非经过深入的推理判断,未免会有主观臆断的成分。而导致这种不足的原因常常是缺乏一定的分析思路或分析框架。若以教师自身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为研究方向,在对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后,先在各个阶段中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对各个阶段中的共有或各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再一次的对比与综合,这样分析出来的结果将会明晰化。因此,对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需要选出一定的线索,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深入的分析,力求研究结果的明晰化。

5. 对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路径的提出需要增强其系统性与可行性。对个性化教学形成的路径与策略一向是众多学者的主要追求,对个性化教学的内涵界定、特征呈现、因素分析等内容的研究也无非是为了找出解决目前个性化教学缺失现状的路径和策略。同时,在广大的一线教师群体中,对各种具有指导作用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与路径的需求更是盛于研究学者们,因为这也涉及到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发展。然而在已有的文献成果中,所列出的各种路径要么是通过结合教师的实践探索归纳出来的,要么是在一定的分析框架之上简单罗列而得,并且具体的实践性的策略提出要多于系统的路径建设。总观下来,不免给人一种看似成果丰富却说法大同小异的感觉。那么从个性化教学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若从教师发展角度来研究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路径,要对教师的发展过程有系统的梳理,通过对过程的梳理来达到在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通过了哪些途径来对其产生了影响,进而实现对各种有效的、可行的路径的选择。因此,对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路径的提出要基于一定的科学分析与实践经验,增强其系统性与可行性。

注释:

[1][10]李如密,刘玉静.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2][9][19]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11]王涛.个性化教学问题的探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2.

[4][12][15][20]郭良璞.个性化教学理论的探索[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5][16][21]魏胤.个性化教学的涵义及其实施策略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范丹红.个性化教学的人文意涵[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28.

[7]、[13]、[17]、[18]、[23]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8][14][24]李伟.个性化教学的教师之维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3,5,134-138.

[22]刘玉静.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若干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5),26-28.

[25]刘黎明.论个性化教学的策略[J].天中学刊,2002,3,

105-108.

[26]聂雅靖.浅议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学论坛,2007,11,21-22.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