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应加强情感教学

时间:2022-10-01 11:35:58

语文应加强情感教学

一、情感教学应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流活动,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的重点。首先,要把握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小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理解、尊重、鼓励和关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微笑和鼓励带入课堂,尊重、理解、感化学生,满怀信心地期待他们取得进步,以自己真诚的爱增进师生之间“心心相通”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唤起学生对师长的尊敬与爱戴,进而延伸到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这种热情源自教师本身丰富的经验与浓厚的兴趣。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厚的人生阅历……都能很好地将自己的热情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投入,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实施情感教学,要求教师在自觉地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念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它传授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这对学生将是积极的影响。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将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章,创设不同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快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几句导语、一个故事、一首诗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等。如,在教学《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时,以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一段视频为导入点,当升旗仪式庄严的场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如身临其境,都被这庄严隆重的场面所震撼和鼓舞,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迹走进课文,走近天安门广场,激发了学生对国旗和祖国的热爱,升华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情感,使教材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理解语言和感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美感来巩固和夯实语文基础。如《阳光》一文,我们这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自主朗读课文,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1. 佳子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佳子是怎么给奶奶送阳光的?——让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演一演,感受要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快乐。2. 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3. 你发现佳子、奶奶各有什么性格特点?——让学生自主感悟。4. 根据自己的体会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寻找满意的朗读效果,体会文章的主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世界,体验佳子对奶奶的爱和奶奶对佳子的爱,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提高其人文素养。

四、要引领学生不断升华情感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来源于课内学习与课外扩展的有机结合。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对语文学科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其内在规律,由此引领学生把求知的触觉延伸到课外,发现、升华教学中的情感,并运用于教学中,进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第一,根据特定的时间、环境以及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情感因素,将文字还原成有声有色的情境,让学生在感悟语言之美的同时,感悟到情境之美、境界之美、精神之美,让学生的思想在作品的思想情感之中受到陶冶与启迪。

第二,注重课外的延伸与拓展,构建课内外互动共进的平台。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要进行广泛的阅读,教师应当在完成课内的教学目标后,引领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将思维及情感引向文外空间,进行横向或纵向延伸,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品德等,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懂得相应道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总结和运用。语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引导学生将多彩的生活与丰富的语文学习链接起来,让生活成为学生感悟语文的源泉,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文字去表现和描写自己的成长历程与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上一篇: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探索 下一篇:谈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