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01 11:25:10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目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与总结了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工学结合 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Working Integrated Learning Training Mode

——Tak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problem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education technology;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1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工学结合形式的局限性

工学结合的形式有很多,如订单培养式、项目驱动式、顶岗实习式、工学交替式等等,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是师范教育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也是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主要目标。故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非常灵活的形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专业性质的制约,导致该专业的工学结合形式大多数仅采用了顶岗实习式,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进行见习实习。

1.2 高校见习实习实训的局限性

对于师范类专业的工学结合问题的探索中,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安排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高职高专的校内实训课是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有所设置。

校内实训中虽然安排有教学技能培训(试讲或说课)、微机维护、摄影摄像等课程,但是学生没有去真正的课堂中体验,没有和中小学那些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对于有些实训内容理解不够深刻,而还有些纯属纸上谈兵。校外见习虽在实习这个环节确实可以做到顶岗实习,使学生真真正正做到在真实的环境中担任一个中小学教师的角色,现实扮演计算机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身份。但是这个环节通常被设置在高职高专教育临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一方面是面临找工作,或者是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很多学生要么顾此失彼,要么重视不够、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即便实习中遇到什么问题,如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欠缺,维护技能的缺乏,教学能力的不足等问题,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充电。

并且一所中小学需要的计算机教师数量远没语数外等科目的教师多,往往一所学校仅需要2~5位计算机教师即可承担全校信息技术相关方面的科目的教学工作或由其他科任教老师兼任。故往往一个班级的教学是有多名学生共同分担完成,这有可能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无法真正全方位真实感受教师这一职业。

1.3 校企合作的局限性

工学结合还很强调的一项是校企合作,但对于师范类专业而言,选择企业的空间就不是很大。高职高专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所对口除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就是与教育产业有关的企业作为教育产品研发人员,从事教育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然而目前我国与教育产业有关的企业并不多,分布不均,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上广以及一些教育大省,大多数都属于发展阶段,发展较好的有正保远程教育、弘成教育、新东方等。故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能够合作企业选择空间极少。

2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2.1 延展学生教育实习见习岗位类别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与管理工作的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以及能够在其他行业从事信息技术处理和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担任教务人员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教育理论、办公自动化等方面有很大优势。我校可以考虑将学生教育见习实习从单一的信息技术教师延展到教学辅助人员,比如各中小学的教务人员、网络中心技术人员等,这样每个学校所能接收学生教育见习实习岗位的数量会增多,学生在见习实习期间的技能学习更加明确。

2.2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安排改革

目前高职高专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虽然没有明确划分方向,但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设置师范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方向的课程。建议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按培养方向、教学内容等标准划分方向课程和衔接课程,分类为长时课程和短时课程。方向课程指的是将同一方向的专业课程集中安排于一个时间段内学习。衔接课程是指按知识广度、技能提升将方向课程分前后、主次课程。长时课程是指在一个学期内每周固定学时的课程。短时课程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小于一学期)将一学期的学时集中学习的课程。

目前高职高专现代教育专业的实习仅设置教育实习,本科现代教育专业则设置为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但由于三学年制的限制,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目前还没找到较好的方法能够在不缩减教学课程的情况下安排一段较长的学时进行专业实习。建议学生在一个学年将某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完毕,就可以利用寒暑假增加专业选修课,让学生进行自主专业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跟班上课提前完成部分必修课的学分获得,使其见习实习时间能够延长。

2.3 实训实习可尝试“导师”制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大专院校也可尝试实行实训实习“导师”制,每位学生从大一第二学期就安排好该学生的实训实习导师,由该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分阶段、渐进式拟定学生的实训实习计划,并在大学学习期间一直跟踪学生的实训实习情况,填写学生实训实习跟踪手册,并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变更、深化实训实习计划、内容。导师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实训实习等情况,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发生问题的概率。

3 结语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它为死板的一体式教学注入一股清泉,实际化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然而当各类学科各种专业争先努力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获得可喜的成果时,高职高专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出现了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本文试图寻找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李东成. 导师制: 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1.8.

[2] 张开暗.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4):120.

[3] 王文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6(15).

上一篇: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下一篇:论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