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强调“以生为本”

时间:2022-10-01 11:07:16

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强调“以生为本”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具体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分析,找出原因,强调在新课标背景下和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加强“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为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奠定新体育改革的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以生为本 体育学习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模仿练习教师的动作学习运动技术技能,体育教师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的占有者,学生则是“无知者”,被看作是“白板”,学生大脑被认为是“容器”。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成了“单边”活动,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复制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导致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即体育教学是“树人”而不是“造器”,把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在发展人的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学校体育主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和兴趣,尽可能挖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身体和精神得到愉悦和健康发展。

一、体育学习的主体

一般说来,“主体”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主要成分等。二是指在关系、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谁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这是教育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回顾近代教育史可以发现,人们对教育主体地位的认识始终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极之间徘徊,这一“钟摆现象”引发了学科与活动、灌溉与启发的对立,也构筑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水岭。传统的师生关系遵循主客两分的原则,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区分,在教育上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上,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高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促成了学习观和学生观的改变。新的学习观和学生观的转变倡导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体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靠人通过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的。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人的主体性越明显,他就越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为什么而做和该怎样去做。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将“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才能改变当前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强调“以生为本”理由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所谓全面发展,包括受教育者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生为本”的本质意义在于,把学生当作具有主动性的“人”而非“物”看待,强调学生的主体需要和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从许多学生体育课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兴高采烈,以及学生对教师畏惧等现象中我们得到启示,“以生为本”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差别及需要;从尊重主体的需要出发来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解决当前体育课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在以新体育课程改革为基础的前提下,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不是统一、僵硬的“器具”。

(一)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从对我校不同专业学生对体育课上课要求的问卷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见表1),有72.04%的学生希望按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体育课。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以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形成终身体育的重要因素,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重点。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是坚持“以生为本”,从教学内容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从而保证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全面实现。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求“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教师应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创造开拓等品德和作风,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发挥自己的权威作用,关注的重点是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和课堂组织是否有序。但是,在教师的权威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性自主思维活动却被忽略,出现了以教师权威性代替或压抑学生主体性的现象。有人在对学生课堂语言交往行为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次数在学生课堂语言交往行为总次数中约占95%,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他类型行为的比重仅占5%。这充分说明,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意识的薄弱、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现象是非常严重的。鉴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质,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尤为重要。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尤为突出。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十分关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从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出发,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三)关注个体差异域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就必须“以生为本”。

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不仅与其后天练习有关,而且与其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体育教育必须从“以生为本”,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个体差异来确定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以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在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实施因材施教等方面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空间更具开放性,学习过程更具直观性,这使得体育教学中组织分组或单个练习、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制定不同的目标等更具操作的便利性。

(四)体育教学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全体性和全面性,要求“以生为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全体性不是大多数学生,更不是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处理好三种学生的关系。第一种是绝大多数学生。这是考虑教学工作的基点,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难度与考核标准的时候,要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来制定,不管是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该如此。第二种是体育尖子生。不能因为面向全体学生而把第二种学生即少数体育尖子生的水平降下来,体育尖子生也必须在其现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发展体育特长,培养体育能力,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第三种是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是体育教学的重点。这部分学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跟不上教学进度,容易产生挫折、失败感和厌学情绪。把这部分学生教会、教好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衡量是否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尊重其发展权利的标准之一。全面性质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增强体质,掌握三基,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现在的体育教学在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由于受竞技体育观念和体育传统功能的影响,体育给人的强烈印象就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固然是体育的核心任务,但仅限于此并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太符合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体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进友谊、增加社会交往、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五)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以生为本”。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的,教师口令指挥,学生完成动作;教师做示范,学生跟着模仿练习,无需动脑筋,久而久之,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新的体育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旨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教学行为,树立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新体育课程环境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既是技能传授者,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既是接收者、模仿者,又是学习者、探索者、教学伙伴。其次,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定目标、自学、自练、自评;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动、探究、合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真正成为体育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条件;只有“以生为本”,学生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出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4]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

[5]陆作生,董翠香等.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2.

[6]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7]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8]毛振明.学校体育发展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9]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10]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11]腾子敬.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追求有效教学,推进课程改革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