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

时间:2022-10-01 04:25:19

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

一、真题例析

1.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及影响

例1(2015年广东文综卷)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2)。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思路】第(1)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2)题,题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1)①提高湖泊自净能力,改善水质;②稳定湖泊水位,维持湖泊水量;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改善局地小气候。

(2)①调整工业结构,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②优化工业布局,便于集中处理污水;③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④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达标排放。

2.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2015年海南地理卷)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3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1)~(3)题。

(1)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2)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

C.绿洲D.荒漠

【解题思路】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基础较差。

第(2)题,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电解铝业的原料)缺乏且远离市场,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第(3)题,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为减少对该地的污染,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参考答案】(1)A(2)D(3)C

例3(2015年浙江文综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图4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长江江苏段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2)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图4可知,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

第(2)题,如迁移到安徽,则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不完善,距市场远,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则应采取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1)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变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解题准备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示。

资源调出区(1)资源储量最丰富(2)资源生产量巨大(3)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

资源调入区(1)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2)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

(3)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

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

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东西部地区差异大

(2)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效应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1)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1)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

(2)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3)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调入地资源紧

张的原因(1)本地少

(2)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3)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1)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4.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

(1)南水北调

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

水源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

供水区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可调水量与水质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

用设施差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2)西气东输

线路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到达上海。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

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④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3)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5.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更高利润,扩大销售市场

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产业转移的原因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初期)积累资金提高技术重工业(中期)加强基础工业提高科技水平(后期)高科技工业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三、命题预测

2016年高考地理“区域联系区域间协调发展”将会继续围绕资源跨区域(国际或国内)调配重大工程、产业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命题,侧重重大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角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即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会加大沿线地区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转移选考的案例既有国内的,更有国际的。

当前,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产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

四、能力测试

(改编)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图6),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B.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有利于两地缓解就业压力

(改编)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图7),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能源调配路线,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C.天然气、煤炭、石油、水电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4.③④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A.东北、西南B.华北、中东

C.新疆、印度D.日本、中美

(改编)2013年7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2014年12月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图8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

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图9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编)9.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图10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发展的影响。

(3)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中亚)、东北(俄罗斯)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分析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2.B3.D4.B5.D6.C7.C8.A

9.(1)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

(2)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3)可形成多元化进口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源进口的稳定和安全。

上一篇:持续性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 下一篇:蟋蟀老盆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