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体制改革

时间:2022-10-01 12:26:04

上海自贸区金融体制改革

摘要:2013年8月22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并于9月29日正式挂牌。这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12月2日,央行颁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包括总则在内,共分七大条款三十小条款。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资金是企业经营的血液。因此,尽管自贸区的使命是投资与贸易便利化,但金融改革才是自贸区灵魂和真正的看点。从这一刻起,上海自贸区才算真正启航。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人民币

一、聚焦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

上海自由贸易区(洋山)原名洋山保税港区,于2005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洋山深水港开港的同时正式启用,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也是实行港口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合一运作模式的创新区。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范围28.78平方公里。按照目前的规划,上海自贸区分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区域,前3个区域更注重物流港口运输。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一个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是服务业开放,而金融业又是服务业的核心。自由贸易区落户上海,将促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利率市场化、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构建离岸金融中心的种种猜测,让上海自贸区不单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块试验田。过去几年里,人民币货币交易量排名不断攀升,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称,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交易量前十大币种。

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仅有香港一个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显然远远不够,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也自然成为离岸金融中心的不二选择。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各项金融细则出台之后,未来的不久上海将成为最大的人民币交易中心,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也将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的目标更进一步。

二、自贸区金改政策对人民币的影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志强表示,外汇体制管理放松是自贸区方案在金融方面最大的亮点,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此次公布的方案提出自贸区内可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

当前金融开放需要突破的一个方面,是影响资本输出的很多限制有必要取消。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来说,短期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使人民币能够留在海外,贸易投资及国际金融交易使用人民币计价。从未来三至五年汇率变动趋势来看,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最佳时机。美元将走强,利率回升,海外资本有可能回流。未来三至五年,人民币相对稳定,甚至有轻微的贬值,有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

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使人民币国际化已渐成趋势。人民币跨境使用从2009年起步,目前已取得长足进步,人民币已成为全球外汇市场中第九大活跃的交易币种。但就GDP而言,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货币市场中的地位与之并不相符。截至2013年6月,全球外汇储备总量为11.1万亿美元,剔除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为7.6万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占储备资产总量比例为5%~10%,则人民币资产需求增加3800亿美元~7600亿美元,按照当前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约为2.3万亿~4.6万亿元。

三、自贸区金改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12月2日,央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的操作形式。

有专家称,资本项下的突破力度超出市场预期,允许区内个人开展各类境外投资、机构境外融资;为区内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不限于“区内”金融机构而是“上海地区”。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内容略低预期,仅涉及CD(大额存单)的发行与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市场广泛期待的区内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定价,甚至是扩大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上限都未能提及。

在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利率市场化体系方面,上海自贸区有望在区内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允许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调;允许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定规模的市场化定价人民币大额可转让存单。

四、自贸区金改的巨大挑战

最近财政部新发的10年期固息中标收益率为4.7121%,创2004年8月以来新高,而较早前高企的融资成本一度使国开行、农发行以及中铁总公司等纷纷推迟、减少或取消在国内发行债券的计划。

与国内融资成本高、渠道不畅所不同,今年以来国企和地方政府等开始热衷于境外融资。

其实,人民币内贬外升客观上带有了填补投资―储蓄缺口的功能,即通过人民币内贬稀释单位货币购买力筹集真实储蓄资源,而外升则诉求稳定汇率,吸引境外储蓄资源。随着当前人口政策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及真实储蓄率呈边际递减态势,要以投资维系经济企稳回升,就需构建人民币内贬与外升等两大制度性剪刀差,筹备投资所需的真实储蓄资源。

显然,这将促使国企和地方政府尽力施加影响并游说决策层延迟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且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一旦显露国内风险敞口,会使决策层延缓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同样,身负外债的国企和地方政府会尽可能施加影响力,期望人民币汇率保持渐进升值态势,以借升值而对冲境外融资成本。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汇率改革等在问题意识下的延缓,将使国内更倚重于金融压抑政策,进而使包括利率市场化等在内的金改知易行难。

由此可见,当前要通过改革有效释放红利,前提是要尽快结束过度倚重投资的模式,并以破釜沉舟的果敢推进金改,有效消除金融压抑的政策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对于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单纯局限于亚洲眼光过于狭窄,上海直接面对整个世界,因此看待上海自贸区眼光也不妨看的长远一些。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有望帮助中国在全球新一轮区域自由贸易谈判的被动地位扭转过来。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临港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

[2]《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三十条实施政策》.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3]洋山深水港官网.上海洋山深水港综合信息服务网

作者简介:

赵越(1993--),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金融学专业。

上一篇:广西14市GDP与其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以发展眼光看待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问题及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