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强化文化教导的意义与路径

时间:2022-09-30 11:48:18

高校强化文化教导的意义与路径

作者:文峰 郭艳 谢海江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教育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及优秀思想在工科学生心中加以内化,并通过其平时的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外化,可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3.是构建工科高校中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体系的一种有益尝试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而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则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对缺失的工科类高校中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体系,将使我们对大学建设规律、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当前工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教育理念轻视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一直偏重于以市场需要、以应用型为导向,过分倾向于专业技能教育,将实用价值明显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放在教育的首位,“重理工轻人文”,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高等教育的文化修身实践功能已经很少实现了。而且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已经被严重削减,进入工科类大学后被进一步削弱。很多高校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迎合社会需要,将目光仅局限在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上,严重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情况在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各类工科院校尤为突出。2.传统文化课程及师资水平有限工科院校专业设置过窄,课程设置偏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较少,仅有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也仅限于通识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且工科类高校文科的师资缺乏,相关教师的授课水平不高。加上学生人数众多,选修传统文化课程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人文价值相对模糊,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综合素养偏低。3.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虽然已经有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但在当前的大学尤其是工科类大学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大多数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流于形式,真正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匮乏。因此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工科类高校育人中的实现途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工科高校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迫切需要工科高等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兼具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工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如何根据工科学科特点,确立合理的教育观念,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现路径,促进工科学生科技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是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工科类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科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针对工科类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实情况,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建设,把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营造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环境,组织开展了国学文化传播等一系列活动,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几年来,学院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经验。1.“尚德修身日信”国学传播活动为丰富本科生的文化底蕴,提升本科生的人文修养,自2009年以来学院坚持开展生物人之“尚德修身日信”国学传播活动。由辅导员老师每天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学语录及释义,并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整理编辑,以飞信的形式发送到每位同学的手机上,希冀以最简短的语言将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阐述清楚,使之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此活动开展的优势在于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形式,能便捷地将国学经典发至学生手中,使每个学生都能时时感受国学之美,体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活动开展后,在生物工程学院学生中掀起了学国学、用国学、发扬国学的热潮。该活动也得到社会的强烈支持和认可,曾被新闻联播、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2.国学知识竞赛及小贴士活动为增进提升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学生国学素养,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经典,学院陆续针对国学经典的不同范畴,开展了多项国学知识竞赛,并积极开展国学小贴士活动,在同学们经常学习、生活的地方贴上印有传统文化经典语句的小贴士,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经典语句,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修身与处事之道,对其平时的学习生活起到正确的行为指导作用,以期文明修身,明礼尚学。3.“师友相知———成长导师”计划为实现学院鲜明工科特色的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院从2011年初开始依托自身师资优势,综合考虑学科、专业、年龄、岗位等多种维度,精心挑选了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参与到“师友相知———成长导师”计划中。此项计划旨在通过各式活动的开展,加强师生互联,打破师生隔阂,促进相互了解。老师们勤劳敬业,谦谨恭让的亲身示范,使学生更加理解优秀文化的内涵,形成“师生亦为友,情谊两相知”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及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在师生中广泛发扬学院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并使之不断传承发展。活动开展一年来,师生情谊得以增进,学生人文情怀得以加强,文化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初步实现。4.文化图书角为丰富师生传统文化的知识面,在多位知名教授的关心支持下,生物工程学院建立了面向学院全体师生开放的文化图书角,此图书角购置了多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内涵的书籍。也正是这一文化图书角的开放,为学院全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图书角已初具规模,拥有国学经典800余册,包含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等能体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涵的书籍,业已被师生们借阅多次,大家反响收获良多。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工科类高校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门类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于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希冀在今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过程中,能更加针对工科高校的特点,进一步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促进工科学生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广告中的民俗文化诌议 下一篇:国内文化的工作本质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