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好改革促进派

时间:2022-09-30 11:01:54

怎样用好改革促进派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总理谈深化改革之难。

改革为什么这般难以推进?让我们从影响改革的三大效应说起。

损失厌恶效应

一天,你走在街上,有人拦住你。

他问你想不想参加游戏――向上抛一枚硬币:落地正面,你赢10元;落地背面,你输10元。

你立马拒绝了,一个念头在你大脑闪现:“我才不愿冒损失10元的风险。”

跟你一样,九成多路人都拒绝了――对普通人来说,失去10元的恐惧,远比得到10元的欲望要强烈。

最少收益多少,才会平衡人们失去10元的恐惧?

实验证明,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答案是25元。

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损失厌恶效应。

这种效应投射到改革中,会形成这样的效果:普通民众只愿用1倍努力来支持改革,而既得利益者则愿用2.5倍努力来反对改革。

分散集聚效应

一天傍晚,公司的人都在加班,小明收到两个大蛋糕。

恰巧,领导肚子饿了,正到处找东西吃,于是要求小明贡献一个蛋糕出来让大家分享。

你一开始很惊喜,但惊喜很快变成了失落――几十个人分一个蛋糕,你只得到一小口。

但更不爽的是小明――虽然大家只分到一小口,但自己却损失了两个蛋糕中的一个。

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分散集聚效应。这种效应投射到改革中,会形成这样的效果:

对普通民众而言,改革收益存在分散效应:当改革力度过小时,改革收益对他们而言就显得鸡肋,他们就缺少支持改革的热情。

而对既得利益者而言,改革损失存在集聚效应:要让民众获得满意的改革收益,自己就得承担巨大的“损失”,所以,阻扰改革的动力就会增强。

乘数效应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扔下的废料,向社会招标。

几个月过去了,却没人应标。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就会被。

麦考尔公司董事长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约。

很多人等着看麦考尔的笑话,但等来的却是一个奇迹――麦考尔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

这堆废料让麦考尔赚了350万美元。

进行整合利用,废料价值便远远超越了简单相加,这就是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投射到改革中,会让损失厌恶效应、分散集聚效应相互作用,形成远远大于简单相加的效果:普通民众只愿用1倍努力来支持改革,而既得利益者愿意用5倍甚至更多努力来反对改革。

重用改革促进派是时代命题

损失厌恶效应、分散集聚效应、乘数效应叠加,就会催生一批“装醒”的领导干部――表面支持改革,实则拖延或阻碍改革。

嘴上支持改革,暗地里却搅浑改革舆论,让改革诉求不了了之。

搞选择性改革,对自己有利的改革就干劲十足,对自己不利的改革就虚与委蛇。

…………

所以,深化改革才会如此之难。

“十三五”时期,中国处在两期并存的阶段:一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由此形成了又一个新的改革窗口期。

以历史视角观察,“一个美好蓝图的诞生”从来都是改革关键期与改革促进派“耦合”的结果。

所以,要实现“十三五”蓝图,就必须用好改革促进派,这是一道输不起的时代命题。

(摘编自《改革的教训》)

上一篇:重庆蝶变的“重组”动力 下一篇:辉煌科技获主力资金抢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