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冷兵器和防具 防护篇(上)

时间:2022-09-30 10:36:57

日本防护装备最初的称呼和我国基本一样,防护躯体部分的称为甲,防护头部的称为胄,统称甲胄,手持的称为盾(日文字为)。甲胄一词在我国出现得很早,在春秋时期的《礼记・曲礼》中就有“献车马者执策绥,献甲者执胄”之说,因此可以断定日本的甲胄起源于我国。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对甲胄的称呼已改变,中世纪后日本人把穿在身上的甲称为铠,戴在头上的胄称为兜,这种称呼在现在日本的很多时代剧中经常可以看到。

作为战争中单兵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具的发展和兵器发展息息相关。和刀剑一样,日本的防具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日本的防具除了起到防护作用外,艳丽的色彩加上形形的装饰是其最大特点,因此日本的甲胄也被称为“勇者的盛装”。

日本甲胄的变迁和分类

甲胄主要是为了防护剑、矛、枪、弓矢等兵器的攻击。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材料的选择上经历了竹、木、布、皮革、青铜和铁等不同的变化。由于皮革、木片、竹片等材料容易腐烂,至今已经很难了解这些甲胄的情况了。从日本考古挖掘的情况来看,在弥生时代(1~3世纪)后期到古坟时代,皮革、木片和藤制成的甲胄占据主导地位,弥生时代后期是木制的短甲,从古坟时代到平安时代中期使用的是短甲和挂甲,这一时代的胄则有冲角付胄和眉庇付胄两种。短甲和挂甲实际上是从中国传入的,经过日本人的消化和吸收,发展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大铠。而铁制的甲胄在弥生时代后期也开始出现,这和铁制武器出现的时代基本吻合。在发掘出土的古坟时代(300-710)的物品中,发现过许多青铜和铁制的甲胄。

在古坟时代,还出现过称为练革的皮革甲胄。所谓练革是将牛皮浸上胶粘材料,然后将3-8层牛皮重叠粘接起来。经过强化处理的材料制成的甲胄相比铁甲重量减轻了很多,但和铁一样坚固。

奈良时代(710-784),日本曾流行过棉甲和皮革甲,但它们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受潮,由于日本气候的原因,即使在涂漆的情况下也很容易损坏,因此奈良时代以后的甲胄就完全以铁为主了。

大铠出现在平安时代中期,主要是为了满足骑马、射箭的需要而出现的。配合大铠的胄开始称为兜,当时有星兜和筋兜之分。在源平时代(11世纪末~12世纪末),大铠开始变得豪壮而华丽。进入幕府时代,武器日益精良,战争日益频繁。一方面,大铠作为武将的装备开始变得繁杂而笨重,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徒步士兵开始配备较为轻快的胴丸,并以此为基础将其简化为腹卷和腹当。从南北朝时期到室町时代,战斗方式又从骑射转变成了以枪为中心的集团战和方阵战,大铠开始失去原有的实用价值,成为显示武将威仪的象征。

室町时代的应仁之乱(1467-1477)后,日本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当时出现的甲胄称为“具足”。由于战乱不断,武将们都想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甲胄也制作得五花八门。到了江户时代,为区别过去的甲胄,将江户时代前的甲胄称为“昔具足”,而当时的甲胄称为“当世具足”,“当世”表示“现代”的意思。

战国时代,由于铁炮等火器开始出现,为了防护弹丸,甲胄开始向实用化发展,多余的装饰也少了许多。当时受西洋甲胄的影响,日本还出现过南蛮铠。

日本对专门制作甲胄的人称为甲胄师,也称铠师,早期还有甲作、铠作等称呼。在日本历史上,从短甲、挂甲等制作开始就出现了专门制作人员。这些掌握甲胄制作技术的人员在古代只有豪门中才有,奈良时代,开始由这些专门制作人员组成朝廷的兵工厂。战争时代,这些人根据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制作铠甲的技术。战国时代,这些人还被称为物具细工、具足细工、铠师、具足师等。

甲胄师的存在在奈良时代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在日本战国时代的文献中记载了一些流派,当时有名的甲胄师有京都的明珍派,而江户时代著名的有奈良的岩井派、春日派,纪州的杂贺派、左近士派、胁户派、甲乙女派等。

短甲 短甲也称“小铠甲”,以防御剑、矛、枪等的刺杀为主。短甲在古代的铠甲里最具日本特色,使用时间也最长。最初它采用植物或兽皮等有机物制成,但很容易腐烂,因此今天已无迹可寻。现在能看到的早期短甲,都是由铁和青铜制成的,如奈良城山2号坟出土的短甲。日本早期的短甲甲片的高宽比例与中国汉代的甲片完全一致,而且编缀方法也仿效汉代铠甲,早期的短甲基本上是用皮索将长方形或三角形的金属片编缀而成。在日本,经过改良和发展后短甲不再使用皮索,而是用铁钉把铁板连在一起。铁甲使用的甲片也从小型向中型的长甲片发展,后来更变成大型甲片,出现了“留短甲”。

短甲一般没有草摺(下接甲裙),在右腋处装有铰链,所以前面的一侧能够打开以方便穿着,穿好后再关合右侧。穿甲前,先要系上带子束腰,使短甲与身体结合更好。从出土的土俑中可以看出肩部上方的两根带子是起固定短甲的作用的,防止其上下窜动。

短甲背部的尺寸比胸前更为长一些,能把背部完全包严,因此可以防御后方攻击。短甲结实、坚固,对于剑、矛等的攻击防御较好,是最适合轻步兵作战的铠甲。

从时间上推测,日本的短甲从弥生时代开始,在4~6世纪时兴盛,至平安时代初期逐渐被替代,短甲在日本存在了大约700年的时间。另外,短甲还有很多附属品,头盔有冲角付胄,防御其它身体部位的有颊当、颈铠、肩铠、笼手、草摺、胁引等。但是,这些不经常全部佩戴,全部穿上的话,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重量也会增加,失去了短甲的优势。

古坟时代开始到奈良时代的甲胄,全由日本官家的甲胄师制作,并按照中央政府的指示收藏在国府库里,禁止个人拥有。

冲角付胄 和短甲同一时期的代表胄有两种,一种为顶部半圆形,前部呈菱角形状的冲角付胄,另一种为顶部半球形,正面水平接有半月形帽檐的眉庇付胄。一般而言,冲角付胄、眉庇付胄和短甲、挂甲成套出现。但是,实际上使用更多的是冲角付胄,而眉庇付胄主要用于级别较高的人佩戴。

冲角付胄在5~7世纪,即古坟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之间被广泛使用。基本构造是用皮索将铁制的三角板缀在一起,或用铁钉铆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变迁,冲角付胄的骨架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使用过细条金属板和大块金属板,有横向铆接也有纵向铆接。

冲角付胄前额部的冲角板是其形状上的最大特色,因为这样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再加上前部内侧是空的,有减弱冲击力的效果。顶部有三块金属片作为装饰,也可以在此装饰鸟的羽毛。

挂甲 挂甲实际上源于我国,考证我国商阁时代的车兵皮甲,基本全都是挂甲。挂甲后经朝鲜传入日本,受到日本骑兵的欢迎。日本的挂甲出现在古坟时

代,6~7世纪盛行。挂甲也称为“札铠”,基本形式是用皮索把“小札”层叠并穿连在一起,下一片覆盖在上一片的底端,从而形成下层宽于上层的缀甲样式。“小札”是指切成长方形,上面打有多个穿带子用的圆孔的铁板、铜板。“小札”的大小尺寸不一,一个铠甲的制作要使用大约800片左右的“小札”,把这些“小札”用皮索上下左右紧紧地连接起来覆盖住身体,不仅能防御突刺的攻击,还具备防御弓箭的作用。

挂甲呈长形,和腿甲连为一体,从外表上看起来像外罩,披在身上一直覆盖到大腿部位。穿着时肩部到膝盖全被覆盖。挂甲有前面开口的筒形轻便式,也有在两侧腋下开口的长罩袍式,称之为“长罩袍式铠甲”。其实总体特征都是用绳将一小片一小片的护甲连接起来,与笔直的不能随身体弯曲的短甲比起来,其穿着时可以随身体自由地弯曲伸缩,这就是它的优点。

在正式穿着时,除挂甲外,还要穿戴保护脖子的颈铠和肩铠,防护手腕的护腕,防护脚部的护足。这时,总重量已达30千克左右,步行非常不便,所以最适合骑马战斗时穿。

挂甲在日本出土的土俑里大量出现,常与短甲一起使用。挂甲被称为是亚洲骑马民族的产物。从中国传入日本后,挂甲随着战斗样式的变化而相应地改进,在奈良时代大量使用长罩式的挂甲。进入平安时代后,实用的同时也供举行仪式时使用。挂甲与短甲相比,重量上可能不占优势。但其灵活善防御和适合骑马作战的优点后来被大铠、胴丸所吸收。由若干个“小札”制作成“札铠”这一形式,在大铠的制作中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后来随着大铠、胴丸的出现,挂甲开始淡出历史舞台,转为礼仪用具,现在仍被作为舞乐的道具。

挂甲曾经历过辉煌时期,当时奈良时代的武官标准朝服是:头戴幞头,身着挂甲,腰束条带,脚着乌皮靴。如今,作为战斗防具,挂甲已经从战场上消失了,但在举行仪式、雅乐时还偶尔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直到近代,日本的阿伊努人仍使用过原始的挂甲。

棉袄甲 棉袄甲是奈良时代从中国唐代传出的新样式护甲,形状和功能基本上与挂甲差不多。顾名思义,棉袄甲的材料主要是棉,用多层缝在一起的棉布提高防御效果,甲片直接缝合在衬里上,相互间拼合精密,但不一定相叠。

挂甲因为使用很多的“小札”缝合,制作时费时费力,产量不高。而棉袄甲既方便又价廉,还能有效地御寒,并能十分有效地抵挡石头和弓箭的攻击,因此奈良时代在士兵中很盛行。只是由于材料为有机物质,很快就会被毁伤,缺乏耐久性,没有现存物件。

眉庇付胄 应该说,与挂甲配用的胄基本上是眉庇付胄。但是从古坟等出土的土俑来看,与冲角付胄一起搭配穿戴更为多数,而眉庇付胄可能是地位的象征,有实际应用功能的冲角付胄更被人喜欢,在作战时也常常被使用。

眉庇付胄的形式与挂甲一样起源于我国的骑马民族,从5世纪开始被日本人所使用,比冲角付胄使用的时间短。形状上和我国的样式相似,但是制造方法上却有很大不同。材料为铁片,构造上有纵向铆接、“小札”铆接和横向铆接三种,总之都是用小铁板纵排或横排组合然后用铁钉固定住制成的。

眉庇付胄的形状特征很夸张,头顶部有着高高的装饰。装饰底部为受钵,上面为长铁管,铁管上方的装饰物称为伏钵。古坟时代出土的眉庇付胄大多数用镂刻的青铜材料作装饰,大概是身份高的人所戴。

日本的盾牌

盾在日本古代防具中曾经占据过重要位置,但是中世纪以后就几乎不太使用了。因为日本的大铠在构造上已经包含了盾的功能,所以没必要手持盾牌上战场了。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日本防具的一大特征。

盾牌是拿在手里使用的,因此日本的盾也被称为手蜃。在《日本书纪》和《古事记》等书中记载着日本古代盾的结构,一般由铁和木头做骨架,上面包裹皮革,再用油漆涂成不同的色彩。手盾的形状有山形的,也有上下宽中间窄的。一般长方形的盾牌是木制的,表面略鼓起的盾牌是皮制的,它的宽约为30~70厘米,高90~160厘米,木头材料多采用杉树或樟木。奈良时代还出现过纯铁制盾牌,宽63厘米,高140厘米。

在《日本书纪》中记载了很多有名的盾牌,如天磐盾、白盾、赤盾、黑盾、皮盾、铁盾等。这些盾牌根据颜色或材质命名。

日本的保吕

日本的保吕(题图)实际上就是我国的披风,在我国古代,披风曾被大量使用,保吕在日语中指鸟翅膀的羽毛。根据日本文献记载,保吕出现在平安时代初、期,是骑士身上披的大块布,上端系在骑士的肩上,下端类似于衣服搭在腰下。骑马时风一吹就会鼓起来,显得威风凛凛,但是当马停下时保吕又低垂了下来。到了室町时代,为了使保吕保持鼓起的状态,日本人开始普遍使用扦子将其支撑,材质有鲸鱼骨、金属、竹子、藤条等,这样使骑士身上的保吕看起来像个半球形,当然也可以时刻保持“威风”了。

在伊势贞丈的《军用记》中曾这样评价保吕的用途,“它是用来揩箭的,但却不怎么实用,结果成了武士们在战场上炫耀威风的工具”。保吕曾是武士的标志,后来不知道是谁开了先河,在战场上割下敌人的头颅时,保吕变成了包裹首级的包袱皮。

日本的马甲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骑兵作战时,战马常被作为攻击的对象。因此为了保护战马的安全,日本历史上出现过专为马匹设计的甲胄。在安土桃山时代盛行的马甲,在防护马脸的同时,用三块可拆分的盔甲将马的头部、胸、肩保护起来,此外还有盖住马的背、腰、尾的护具,可谓是全方位防护。这一时期的马甲用金属将2厘米的练革串在一起。马头部的防护由薄铁制成,可直接挂在马头上,也有的用皮革材料。受当时文化的影响,日本的马甲装饰精美,上面覆盖有鸟或孔雀的羽毛,或用熊、豹、虎皮等。马甲上面镶嵌有金银等饰品,显得非常华丽,这样既显示了马主人的地位,也威吓了对手。

经过精心装饰的马甲在炫耀身份时,也能抵御战场上的弓箭。但是,马穿上盔甲后增加了负重,行动变得迟缓。因此从镰仓时代到南北朝时代,马甲逐渐被淘汰,反而成了马主人身份的象征。

上一篇:不为人知的几款中国轮式装甲车 下一篇:陆地新军车 国产VN3轮式装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