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院审计风险及对策

时间:2022-09-30 10:01:42

论医院审计风险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审计范围不断扩大,既要重视财务和财经法规审计,还要重视经济效益审计,使审计工作不仅能监督医院各环节有效地履行职责,还能在审计过程中提出分析、评价、建议,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它已成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医院审计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风险已成为目前医院审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1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1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易形成审计风险

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纸面信息变成了磁性介质上的代码,高度自动化计算机会计系统原始凭证的减少,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其次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造成职务混淆,控制混乱,易发生系统被篡改的危险。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是手工操作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过程,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原有的审计手段、审计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系统转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以证实其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业务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但目前还比较缺乏具有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引起审计风险在所难免。

1.2审计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加大了审计风险

目前审计执法的依据是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但有的法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现行的审计规范已不能合理地判断审计质量是否合格,易造成处理不当,导致风险形成。

1.3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有的被审单位管理混乱,审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帐证不全、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增加了审计获取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的难度。加之部分审计人员掌握政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很容易造成审计结论和处理差错,其结果必然产生审计风险。

1.4被审单位不配合,审计取证不充分

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得不到被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被审单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舞弊现象日益增多,给审计取证制造重重障碍,造成被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大大打折,在客观上增加了审计风险。

2避免审计风险的对策

2.1健全法律法规、治理和营造审计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审计工作亟待建立围绕《审计法》及相关法规而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以树立审计工作者开展审计的信心,增强审计的权威性。其次还要加强医院相关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真正将审计的主客体行为纳入法律体系约束的轨道,从而降低可能发生的审计风险。

2.2加快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等现代手段进行辅助审计。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技术,充分利用通用的或专用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把审计过程取得的资料、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审计系统加以整理、综合分析,获得充足的审计证据,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2.3增强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

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保守秘密、廉洁自律、敬业爱岗、开拓进取,这些普通的规则应当通过审计活动将其具体化,形成审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并用法律形式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用法律保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降低审计个人风险的同时,也降低单位的审计风险。

2.4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知识的整体性要求越来越高,审计行业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既要精通有关财会审计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大量的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以及计算机和外语等现代社会的必备知识。使审计人员拥有很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2.5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单位的经营行为和成果,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序并最终出具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应与被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向其解释有关的会计政策和财务策略,为审计人员获取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提供良好的保障。

上一篇:联系卫生监督部门实际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 下一篇:谈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