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题

时间:2022-09-30 08:51:44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

葛剑雄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全国的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缕,也已岌岌可危。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些物件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1.下列对城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各级行政机构驻地,一旦政治中心转移,这座城市也可能随之消失。

B.在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如果城市的功能改变了,那么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应随之改变。否则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C.一座城市,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绵延才能形成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D.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是遇到变革的时代,或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就会被强制改变,城市的文脉会因此中断。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论述了政治功能对于古代城市的重要作用,如果政治功能强城市就会兴旺发达,政治功能一旦丧失,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B.第二自然段说明了城市文脉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还讲了一座城市要形成自己的文脉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C.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会中断,即使有保留,也岌岌可危。

D.全文首先阐述政治功能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接着又讲了城市文脉,最后说只要能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城市就会延续文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座城市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是这个城市中的一些物件,保留一定数量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

B.南京是在古建康城废墟的基础上重建的,也保存了战火毁灭不了的一些六朝的遗址遗物,但六朝古都的文脉并没有延续下来。

C.城市的历史记忆,不仅包括古物、旧物等物质基础,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D.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的保存,也能满足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居民对国家和城市记忆的需求。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7题。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舟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抵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陆结栅。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选自《明史》)

4.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遣通海间道归太租(秘密)

B.天赞我也(称道)

C.太祖舟胶(搁浅)

D.师次左蠡(驻扎)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俞通海“沉毅”的一项是( )(3分)

①谋渡江,无舟楫②因以舟师略太湖③退则情见,不如击之④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⑤兜鍪尽裂,仅免 ⑥莫若入江,据敌上流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俞通海元末投奔太祖。他与父亲俞廷玉等人在巢湖聚集了千艘战船,太祖正苦于无法渡过长江时前往投奔,太祖非常高兴。

B.俞通海治军严明,对下属有恩德,士兵作战勇猛。在与陈友谅在南昌的战役中,正是凭着将士们的死战,俞通海才得以脱险。

C.俞通海擅长水战,作战勇猛。在胥口与吕珍的战斗中,他力排众议,身先士卒,右眼被射中,因此失明,仍坚持击退敌军。

D.俞通海深受百姓爱戴和皇帝依仗。平定湖州和太仓后,军队秋毫不犯,百姓欢悦;在他去世后,太祖亲往吊唁,哀伤落泪。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5分)

译文:

(2)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 ~ 9题。

客中夜坐

袁 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8.“故园归路更茫茫”中的“更”字应该如何理解?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9.有人说,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的行人之悲不是最悲的。你是如何理解的?(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2)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白 采

朱自清

盛暑中写《白采的诗》一文,刚满一页,便因病搁下。这时候薰宇来了一封信,说白采死了,死在香港到上海的船中。他只有一个人,他的遗物暂存在立达学园里。有文稿、旧体诗词稿、笔记稿,有朋友和女人的通信,还有四包女人的头发!我将薰宇的信念了好几遍,茫然若失了一会儿,觉得白采虽于生死无所容心,但这样的死在将到吴淞口了的船中,也未免太残酷了些——这是我们后死者所难堪的。

白采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人。他的历史,他的性格,现在虽从遗物中略知梗概,但在他生前,是决少人知道的;他也绝口不向人说,你问他他只支吾而已。他赋性既这样遗世绝俗,自然是落落寡合了;但我们却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好朋友,他是一个有真心的人。

“不打不成相识”,我是这样的知道了白采的。这是为学生李芳诗集的事。李芳将他的诗集交给我删改,并嘱我作序。那时我在温州,他在上海。我因事忙,一搁就是半年;而李芳已因不知名的急病死在上海。我很懊悔我的徐缓,赶紧抽了空给他工作。正在这时,平伯转来白采的信,短短的两行,催我设法将李芳的诗出版;又附了登在《觉悟》上的小说《作诗的儿子》,让我看看——里面颇有讥讽我的话。我当时觉得不应得这种讥讽,便写了一封近两千字的长信,详述事件首尾,向他辩解。信去了便等回信,但是杳无音信。等到我已不希望了,他才来了一张明信片;在我看来,只是几句半冷半热的话而已。我只能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自解,听之而已。

但平伯因转信的关系,却和他常同函扎。平伯来信,屡屡说起他,说是一个有趣的人。有一回平伯到白马湖看我。我和他同往宁波的时候,他在火车中将白采的诗稿《羸疾者的爱》给我看。我在车身不住地动摇中,读了一遍,觉得大有意思。我于是承认平伯的话,他是一个有趣的人。我又和平伯说,他这篇诗似乎是受了尼采的影响。后来平伯来信,说已将此语函告白采,他颇以为然。我当时还和平伯说,关于这篇诗我想写一篇评论;平伯大约也告诉了他。有一回他突然来信说起此事,他盼望早些见着我的文字,让他知道在我眼中的他的诗究竟是怎样的。我回信答应他,就要做的。以后我们将此文完篇;他却已经死了,看不见了!他暑假前最后给我的信还说起他的盼望。天啊!我怎样对得起这样一个朋友,我怎样挽回我的过错呢?

平伯和我都不曾见过白采,大家觉得是一件缺憾。有一回我到上海,和平伯到西门林荫路正兴里五号去访他:这是按着他给我们的通信地址去的。但不幸得很,他已经搬到附近什么地方去了;我们只好嗒然而归。新正兴里五号是朋友延陵君住过的。有一次谈起白采,他说他姓童,在美术专门学校念书;他的夫人和延陵君是朋友,延陵夫妇曾借住他们所赁的一间亭子间。那是我看延陵时去过的,床和桌椅都是白漆的;是一间虽小而极洁净的房子,几乎使我忘记了是在上海的西门地方。现在他存着的摄影里,据我看,有好几张是在那间房里照的,又从他的遗扎里,推想他那时还未离婚;他离开新正兴里五号,或是正为离婚的缘故,也未可知。这却使我们事后追想,多少感着些悲剧味了。但平伯终于未见着白采,我竟得和他见了一面。那是在立达学园我预备上火车去上海前的五分钟。这一天,学园的朋友说白采要搬来了;我从早上等了好久,还没有音信。正预备上车站,白采从门口进来了。他说着江西话,似乎很老成了,是饱经世变的样子。我因上海还有约会,只匆匆一谈,便握手作别。他后来有信给平伯说我“短小精悍”,却是一句有趣的话。这是我们最初的一面,但谁知也就是最后的一面呢!

去年年底,我在北京时,他要去集美作教;他听说我有南归之意,因不能等我一面,便寄了一张小影给我。这是他立在露台上远望的背影,他说是聊寄伫盼之意。我得此小影反复把玩而不忍释,觉得他真是一个好朋友。这回来立达学园,偶然翻阅白采的小说,《作诗的儿子》一篇中讥讽我的话,已经删改;而薰宇告我,我最初给他的那封长信,他还留在箱子里。这使我惭愧从前的猜想,我真是小气的人哪!但是他现在死了,我又能怎样呢?我只相信,如爱默生的话,他在许多朋友的心里是不死的!

(选自《朱自清散文》)

(1)第四自然段中“天啊!我怎样对得起这样一个朋友,我怎样挽回我的过错呢?”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2)文章第五自然段开头说:“平伯和我都不曾见过白采,大家觉得是一件缺憾。”可是第五自然段后半部分又说:“但平伯终于未见着白采,我竟得和他见了一面。”你认为这样写前后矛盾吗?请谈谈你的观点。(6分)

答:

(3)结合全篇,简要概述白采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

(4)有人认为,作者朱自清在本文中表现出了人性的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作品和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将军梦,守护情

——记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

隋笑飞 胡锦武

淡泊俭朴了一辈子,情注教育了一辈子,无私奉献了一辈子,如今她已90高龄。然而,她关注社会、帮助他人的脚步没有丝毫放缓,这些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成为她的习惯和本能。

近日,记者来到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见到了这位衣着朴素、精神矍铄的老人。这是怎样的一位长者?她用自己的品格和信仰书写了爱与奉献的生命长歌,但她却谦逊地对记者说:“我没做什么啊,作为一名老兵、一名党员,我做得还不够。”

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已故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

他的梦想 她的坚守

20多年来,每次从睡梦中醒来,龚全珍老人仿佛都会听到将军临走时说的话——“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

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因为共同的信仰和品格走到了一起,相濡以沫30多载。在龚全珍心中,“将军是一个忠诚于党、一心为民的人。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将军的梦想也是她的梦想。

将军生前,她是将军高尚德行的坚定支持者。

56年前,她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将军来到一个偏僻而陌生的山村——莲花县沿背村,从此扎根基层。

将军回到家乡后,用在扶贫济困和支持生产建设方面的钱约占他工资总额的80%,这背后同样有龚全珍的全力支持。她的大部分工资都交给将军支配,甚至多年都没做一件新衣服。

将军身后,她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将军的梦想。

她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离休后,她经常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别人遇到困难,她尽心尽力帮助。

龚全珍说:“虽然现在我已经拿不动锄头,老表们也用不着我们买化肥了,但我不能忘记将军的精神和梦想!”

教书育人 勤学不辍

56年扎根基层,龚全珍始终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在她的心中,这也是在传承将军的梦想。

初到莲花县,她被分到坊楼乡九都中学任教,当时这所学校条件很差,但她第二天就去上班。后来,县文教局想调她到南陂小学当校长,又担心她不愿意。没想到龚全珍哈哈大笑:“我只要有书教,中学小学都一样。”

龚全珍的老同事朱福海回忆说,龚全珍在坊楼中学教书时,发现有个叫小珊的同学情绪低落,她了解情况后得知,小珊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很自卑。龚全珍就给她做思想工作,并且承担她的学杂费用。后来,小珊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离休后,她仍然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几十年来,没有人记得龚全珍去过多少学校,讲过多少次课,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和白开水。

无私奉献 永葆本色

“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逝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最后的党费;生前资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子女们继续资助到毕业……”这是龚全珍向党组织递交的承诺书。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龚奶奶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使我们家从贫困中走了出来,慢慢地走上了富裕路。”这是《龚奶奶帮我家渡过难关》文章中的话,作者彭艳峰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如今,她已是当地中学教师。

文章的背后是,多年来,彭艳峰一家几度陷入困境,龚全珍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帮助照看小孩,还捐款联系医院。

记者见到彭艳峰的时候,听到她开口就称呼龚全珍为“奶奶”,没有任何前后缀,就像亲祖孙那么亲切。她说:“奶奶对我的影响是永远的,她传递了一种精神,一种助人的态度。”

有信仰,有梦想,有承担,有奉献,几十年来,龚全珍在意的是人民的幸福,守护的是为民的梦想。就在这种在意和守护中,记者看到一位老人的赤子之心,更看到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诚之情。

(选自《江西日报》2013年5月28日)

(1)文章第一自然段属于新闻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5分)

答:

(2)结合全文分析龚全珍老人具有哪些品德。(6分)答:

(3)请结合文本分析这则新闻的写作特点。(6分)

答:

(4)结合文本,谈谈龚全珍老人对你的启发。(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到了7月份的香港暑期购物季,大量自由行的内地居民会去香港购物,酒店、机票的价格会义无反顾地上升,涨幅在50%左右很平常。

B.这场比赛对于阿扎伦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除了事关最直接的小组出线外,还可借此确保将年终世界排名第一的名次收入囊中。

C.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管理处积极筹划,巧立名目,开发了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D.中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表示,中国的轨道车辆产品拥有生产效率、速度和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中标里约州城铁项目是众望所归。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

B.叙利亚冲突双方,虽然因为在宰牲节到来达成为期四天的停火协议,但是国际舆论普遍对停火持“不抱幻想”的观望态度。

C.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京剧史也是众多艺术流派形成、孕育、涌兴、流布的历史,而传承贯串着各个流派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历程。

D.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认为行政机关、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讼。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荀子又吸取稷下道家学派宋钘、尹文的气的思想,_____________,他认为,_____________,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不仅在于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_____________。对于自然界的怪异现象,荀子以唯物主义无神论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社会政治混乱。

①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总的物质根源②荀子认为可怕的并不是自然界的怪异现象③要人不必害怕④而人与万物不同⑤而且还在于人有义,即伦理道德⑥自然界万物都是由同一的物质性的“气”构成的

A.①⑥④⑤③② B.①⑥②④③⑤

C.⑥①②④③⑤ D.⑥①④②⑤③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多媒体技术是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

答:

17.依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示例: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小和尚手持灯盏问禅师:“我手持光明,为什么还能看到自己的阴影呢?”“你把手中的灯盖举高点,再举高点。现在你再看自己的阴影,有什么变化呢?”禅师问。“我手中的灯盏举得越高,我身体的阴影就缩得越短,越小。”小和尚说。“你把手中的灯盏一直举过头项,看又会怎样呢?”禅师对小和尚说。小和尚把手中的灯盏高举到头顶,发现自己脚下的阴影不见了。为什么把灯盏举到头顶阴影就不见了呢?“那是因为你把光明放到了自己至高无上的位置。”禅师说,“当你把光明当做内心最神圣的东西去推崇、去敬仰时,光明自然会照亮你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见下期

上一篇:记叙文中如何安排线索 下一篇:“细”“清”“真”:《故都的秋》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