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及新型养老模式思考

时间:2022-09-30 04:36:23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新型养老模式思考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新世界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将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至于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少研究人员开始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 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1 老年人口死亡率较低,平均寿命延长,我国老年人口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数量与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和寿命长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加上我国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得到明显的下降。由于老年死亡率随之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也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35岁逐步增长到了近年来的七十多岁。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逐渐下降及平均寿命的增加使得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逐渐增大,从而致使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0年11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33%。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O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这表示我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1]。新千年之初,中国已经步人了老龄化社会,比很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要步人晚一些,但是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要比发达国家迅猛得多,从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需要经历的时间来看,法国需要115年,美国需要65年,而中国仅需要27年,由此可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如此之快。

1.2 人口老龄化是生育率下降的必然结果

生育率下降是致使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半个世纪之前,由于政策、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对此,为了控制我国人口数量激增的情况,1973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实现降低人口数量增长态势的目的,从而降低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七十年代末我国在全国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率开始下将。近年来,由于竞争、就业以及人们生育观念改变等原因,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至5%o以下。早期形成的巨大人口基数及其递增人口与近年来逐步减少的新生人口形成差距,造成人口老龄化。但我国的人口总量已达到13.4亿,还没有到大范围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的时机。

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近年来,我国居民养老观念增强,加入养老保险的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84亿人,参加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2.35亿人。总体来说,我国的养老保险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面对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我国的养老保险还存在很多缺陷。

2.1 参保比例低,参保积极性不高[2]

2011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9亿,约占我国20岁以上人口的52%,这个比例较前几年已有很大提高,但离全民参保的目标还有很远。如果不尽早将未参保的48%的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在我国老龄化来到时,这部分人员将会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反之,这部分人越早加入养老保险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贡献就越大,如何吸引这部分人加入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2.2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从而产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现象中国,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已达6.69%时,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300多美元[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速度要比经济发展的速度快得多,这样势必为国家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劳动适龄人口抚养比例上升,现有的中国经济水平很难承担重负;其次,在保持现有的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未来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模式将不能完全维持下去。

3 我国养老现存的主要问题

养老模式单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我国养老模式单一,以家庭养老为主。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等几种养老模式,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仍是家庭养老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养老模式的实际功效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数老人都选择在家养老,中国自古是个重孝的国家,把赡养老人看作人生的一件大事,俗谚日“百善孝为先”。然而随着城市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养老观念开始面临现代养老困境。

4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体系,努力实现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让农民真正老有所养

4.1 建立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养老途径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以政府为支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随着中国传统型家庭向核心家庭的不断过渡,多数老年人还是愿意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让老年人不脱离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方式和社区环境,这也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由专业机构或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就比如我们哈密市丽园街道就有2个这样的居家养老场所,一个是前西社区的,一个是建设社区的。他们的模式是择优录取能力好的无业青年妇女和男士,选择比较宽敞、明亮的环境,接纳那些由于子女种种原因不能直接照顾的老人,为老人提供饮食、娱乐、休息的场所,子女可以抽空来看望老人,这样既为子女、社会减轻负担,也为老人提供了方便,消除了寂寞。

4.2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机构为辅,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服务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为:通过社区服务,使健康老人有组织地参与活动消除寂寞、孤独;让失能老人在家里享受到专业机构的服务。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是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政府可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要.多方面创造条件支持老龄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助老事业,为孤寡老人提供养老场所;为老年群体建立老年活动中心;成立实现老年人晚年价值的各种老年人协会。使社区老年人能够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可以解决家庭养老的困难.又可以促进再就业,稳定社会秩序。但更多的希望老年人生活或精神上得到照顾。

4.3 强化青少年尊老爱老意识.形成社会养老家庭化格局

目前老年人在家中受尊敬的程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逐渐削弱。青少年一代敬老爱老意识的匮乏,致使家庭养老制度面临严峻挑战,树立和发扬尊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提倡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忠孝文化,营造团结、纯朴、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政府和社会需采取必要的手段教育青少年尊老爱老。

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让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个完善的、可持续的养老体系是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平.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初探[J].财经评论,2013(6):79.

[2]柳志杨.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J].新农村,2013(6):10.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41):65-67.

上一篇:浅谈窑水泥煅烧中的新技术及应用 下一篇:济南“科技十一条”助推产学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