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的创意导入

时间:2022-09-30 10:08:42

高中地理课堂的创意导入

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一门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高中地理课堂的创意导入,要讲求科学性与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起好开头,将与课堂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能否创意导入,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上新课之前,教师一定要结合地理学科特征,设计出科学的、高质量的导入环节,为新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铺垫。

一、温故知新,顺势导入

“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新的知识。这一思想运用到导入环节的设计中,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温故知新导入法。在地理学科中,很多的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在给学生讲授新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例如,在给学生讲《地球的运动》时,由于在初中阶段就学习过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于是,在上这节内容之前,笔者先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什么是公转?什么是自转?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意义是什么?自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意义是什么?经过回忆思考,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候再进行新课讲授,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联系生活,巧妙导入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地理知识。相较于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设计课前导入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导入。例如,教学“热力环流现象”一课,由于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就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煮稀饭的现象来进行导入,为了增加导入的直观性,我将自己录制的煮稀饭的过程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煮稀饭的过程中米粒的运动状态。经过观察分析,学生了解了由于受热不均水的运动状态。有了这个结论以后,再把这个现象移植到大气之中,让学生想象一下大气在受热不均的情况下会发生怎样的现象。这样一个直观,一个抽象,就可以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这种直观生活实例的引入,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三、故事情境,形象导入

爱听故事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导入时讲一些相关的小故事,学生就会特别感兴趣。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作为开场白,为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介绍“海水运动”的知识时,就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英国在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入口(直布罗陀海峡)布下了密集的水上防线,还派遣了大量的军舰在海面上进行日夜巡逻,布下了无法穿越的屏障,即便是潜艇也无法躲过声纳的探测,然而,突然有一天,德国的潜水艇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地中海,毫无准备的英国军队遭到了重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德国潜艇关闭了引擎,随洋流飘入了地中海。德国军队是利用了当地海水运动的规律(由于密度的差异,上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成功“偷渡”,从而顺利地利用潜艇通过海底突破了英国军队的封锁线……故事说到这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什么样的海水运动规律会让德军潜艇偷渡成功呢?这时候,笔者趁热打铁引入新课要教学的新知识,这样,为了解决自己心中疑团,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听课,并在听课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最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很理想。

四、图片演示,形象导入

人类大脑对于图片记忆的能力要高于对文字的记忆能力,使人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经常利用一些图片来进行导入。例如,在讲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笔者在课前给学生搜集并展示汶川大地震的灾害图片,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学生看到地震引发的房屋、公路、桥梁惨遭破坏的场景,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课堂,然后聚精会神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总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前导入既承担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又承担着为新知识讲授做铺垫的任务。在设计课前导入的时候既考虑到导入内容的趣味性,又考虑到导入内容的目的性,这样的创意导入对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中学)

上一篇:“自主诱导式”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新课改中如何体现历史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