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校本教材,让教育更精彩

时间:2022-09-30 08:46:44

品德校本教材,让教育更精彩

我校作为一所省一级学校,新课程改革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生态德育”做足文章,结合学校的实际走出了一条新路,开发了“周明一理,月养一习”长厦小学品德校本教材,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校本教材,特色鲜明

1. 以校为本,凸现特色。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周明一理,月养一习”是借鉴朱永新先生提倡的新教育实验的思想。“周明一理”就是让学生每周明白一个道理。 “月养一习”就是每月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仅仅搞几次活动就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抓,抓反复,不断深化提高,逐渐养成。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播种良好习惯,收获亮丽人生”。为此,我校品德教研组根据学校实际,精心演绎生态德育理念,持之以恒地开展“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的道德长跑活动。这为品德校本教材的编写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2. 主题突出,图文并茂。

这套品德校本教材共十二册十二个主题,教材从内容和结构的安排刚好对应了“周明一理,月养一习”这一大主题。如:

一月份(第一册)的主题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第一周,满载收获的一年;第二周,反思自己的不足;第三周,展望美好的一年;第四周,乘春风振翅翱翔。

二月份(第二册)的主题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周,知规矩,懂方圆;第二周,知校规,守纪律;第三周,懂礼仪,讲文明;第四周,学法律,守法纪。

我们编印的这套校本教材既有总体的活动设计,又有丰富的教育素材。符合学校实际,贴近小学生生活,内容具体实在,时代感强,图文并茂,怪不得小家伙们一个个爱不释手呢。

二、校本教材,引人入胜

在学校,我们会经常听到老师们诉苦,老师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讲了很多道理,许多道理就算老师反复讲,学生依然会犯错,且一错再错。老师态度稍微严厉一些吧,学生又容易产生厌烦和抵制情绪。因此,我总在思考: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呢?怎样才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发现,引人入胜的品德校本教材解决了令我们困惑的问题。

一天,我在上品德课之前,匆匆进教室的陈阳踩了李婷一脚,李婷歇斯底里地骂陈阳,陈阳怒目圆睁给予回击。两人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陈阳的哥们和李婷的姐妹们也乘机而动,各自站队,班级乱成一团。这时我把两个孩子叫出教室外批评教育,但他们都只看到对方的不对,认为自己吃了亏,不肯先认错。陈阳还坦言,他要报复刚才帮李婷跟他吵架的女同学。找到问题的症结,我灵机一动,找来品德校本教材第七册——“善待他人 礼行天下”P29的“小故事 大道理”,给全班学生讲了《仇恨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海格力斯在山路上行走时,发现路中间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便踢了它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开反而膨胀起来。海格力斯有点生气,便狠狠踩了一脚想把它踩破,哪知那东西不但没踩破反而又膨胀了许多。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拿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狠砸起来,那东西竟然加倍地膨胀,最后大到把路堵死了。这时,一位圣人路过,连忙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忽略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的心里老记着它,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前进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讲完故事,我告诉孩子们:原来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那个袋子,如果你忽略它,它就会自行消亡; 如果你老是想着它,它就会在你心里不断膨胀。人的心中一旦充满了仇恨,就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在经常犯和海格力斯一样的错误,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据理力争,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导致矛盾不断的激化。其实,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与人相处,难免有误会或磨擦,学会尊重你不喜欢的人,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主动与对方握手,多替对方想想,仇恨袋会神奇地消失。这样你会发现:忽略它,向前走,你会收获一路的好风景。

这时,教室里顿时像沸腾的锅,孩子们纷纷与同桌握握手、与有过别扭的同学挥了挥手,笑了又笑。陈阳和李婷也相互道歉,室里充满了友爱与和谐,一颗颗宽容的种子正在每个同学的心头生根萌芽。“小故事 大道理”使我的教育充满了智慧与情趣;“小故事 大道理”营造了“润物无声”的意境;“小故事 大道理”让课堂泛起了美妙的涟漪。

上一篇:浅析高中生的口头作文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