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百分百

时间:2022-09-30 07:28:41

沟通百分百

从宝宝进入幼儿园的那天开始,就意味着宝宝今后开始接受两大环境的教育,但如何做才能达到家园合作的1+1>2的最佳状态呢?

关键在于做好与老师的交流工作。

孩子进幼儿园了,做父母的仿佛乐得一身轻松了,终于不用整天面对一个大麻烦了;然而伴随着轻松感而来的还有着更多的困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吃饱吗?能睡好吗?会不会认识新朋友呢?这么多孩子老师能照顾得过来吗?……于是有些父母越发不放心,尤其孩子出了点什么事,都显得大惊小怪。

其实只要父母能多点和孩子的老师交流,心里的大石头就能轻易放下的。到底怎么和孩子的老师交流呢?有哪些东西要注意的呢?

错误一:给老师送礼

有些父母认为要想老师能多点照顾孩子,就应该好好讨好老师。实际上,优质的交流不等同拍马屁,和老师的交流,并不是让你去送礼。再说,当初选择幼儿园的初衷是什么呢?如果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是为了和家长搞好某种关系,那么老师就会迎合家长的要求,那么这个送礼也许可以起到作用,收到礼物后,老师可能会特别关照你的孩子。但如果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是教育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那么老师就不会因为你送了礼物就特别关照你的孩子,因为幼儿园里的管理机制会定期检查着孩子的教育成果,因此老师会自觉地教育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成长,那么面对这样的幼儿园和老师,送礼也是没效果的。

另外,家长要明确―点的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来看,老师收了你的礼物后,对孩子多方面的照顾,其实是在损害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准确判断出孩子发展状态,并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的老师,对孩子真正负责的老师是根据孩子的成长而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反省和调整。如果老师因为收了礼物后,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不会向家长反映,那么就等于间接剥夺了自己孩子获得更合适的教育机会的权利,这与家长为了孩子好的初衷简直是南辕北辙了。

错误二:不尊重老师

在每个班级中,会有一些家长的学历比老师高,因此不能以此来鄙视孩子的老师,或者是抱着“幼儿园老师是高级保姆”的想法。尊重老师,就是尊重孩子、尊重自己。交流的双方是应该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平等的位置、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才能更少保留,而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有个幼儿园老师曾经很无奈地说起一件事:班上有个小朋友表现太糟,就想请孩子的家长来学校谈谈,可是家长没当回事,顺口对孩子说:“给你老师说,她一个月工资都没我两天挣得多,叫嘛去,没时间。”结果,这个孩子就把原话说给我听,感觉很气,打电话把这位父亲叫到学校,家长却说“我跟孩子开玩笑的,这傻孩,他还真给您说了。”其实不管怎样,老师听到你这样的话,她又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你的孩子呢?

此外,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老师的不好,也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同时还会让孩子跟着大人对老师不尊重,也会养成背后议论他人的习惯。

错误三:完全依赖老师

有些幼儿园刚开学时比较容易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啊,我的孩子不懂事,以前我们教育的不好,现在你只管教育他,不听话就打,千万别手软!”很多家长都会委屈但“坚定”地送上这么一句让老师们哭笑不得的话。家长如此放心地将孩子送到学校并交给老师管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一家网站对抱有此种想法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约73%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以及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而跟家长没有太大的关系;24%的家长因为工作、琐事等而无法顾及孩子;只有约3%的家长,纯粹是因为想给孩子更宽敞的发展和教育空间,而决定将管理权交给学校。如果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后就是老师的事,可以说孩子的教育一定不是完整的。

3-6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在上学前就深深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养成很多习惯和思维模式,其中最大、最主要的环境便是家庭,最直接影响孩子成长以及引导孩子心理的人是父母而非别人。将孩子的心理培养以及成长关注问题推向学校和老师,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再说,完全依赖老师的教育,并且很大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两面派,在幼儿园里是个好孩子,在家里又是令人头疼的顽皮孩子了。但是一旦和老师交流时,听到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做家长的怎么都不能相信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那么好,而在家却那么糟糕。

错误四:不参与班上的任何活动

千万别用“忙”为自己不参与孩子班上活动找借口。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班级活动,这有利于全面了解老师和您的孩子。幼儿园常常会邀请家长参加幼儿所组织的“元旦”,“六一”等节日活动,每学期举办的“开放日”更是面向家长的,家长应积极参加上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并且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种种表现,从中发现许多在家中看不到的情况,知道孩子的优点和各方面能力,同时也可看到孩子的差距与不足,从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与幼儿配合教育。

其中幼儿园里的亲子活动也需要参加的。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压力大而放弃与孩子进行沟通,长期独处可能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与父母疏远,通过亲子活动营造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机会,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其次,亲子活动可以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在和孩子进行制作时会碰到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比如材料的搜集、使用什么工具等。在发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家长、孩子参与讨论,集思广益,锻炼了孩子的双手,解放了孩子的嘴巴,让孩子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后,可以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

沟通百分百,家长经验谈

“将心比心,体谅老师”――容妈容容5岁幼儿园大班

在容容上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我们跟老师的关系也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说实话,开始是对老师不太信任,一味的要求。但是后来想,我们只照看一个孩子有时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要天天看护那么多的孩子呢?所以平时在跟老师沟通时,我们会更多的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了解老师的需求,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即使有时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会尽量委婉地提出。比如,最近我认为老师给孩子看的书太难,影响了孩子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就先肯定她:“我很感谢老师培养我孩子读书的习惯。”然后说:“我很担心我的孩子看不懂这么深的书,请你帮我孩子挑一些他能看懂的书。”这样的建议,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乐于接受的。我觉得老师和父母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的环境,这才是交流的意义。

“书信往来感觉很好”――乐聪妈乐聪4岁幼儿园中班

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和老师沟通虽然最直接最有效,但往往人多嘈杂,老师只能三言两语、泛泛而谈,因此有些时候,书信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孩子转园或换新老师时。在信里可以把孩子的基本资料、能力、性格、优缺点、本领和

爱好等向老师逐一介绍,使老师能够尽可能地通过它多了解孩子。还记得乐聪刚入园时,就非常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哭了两个月。正是通过书信让我们与老师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种方式也很适用于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提意见或建议时,能直接把一些当面不好说的话写出来,如果你的意见比较中肯和实际,我想幼儿园会采纳的。

“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东东妈东东5岁半幼儿园大班

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偶然犯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始终是好孩子。其实我们应该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止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和老师交流时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做。另外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和在家时不一样,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为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老师和家长要经常交换意见,这样会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经常关注班上的爱心宣传”――雷雷妈雷雷3岁幼儿园小班

雷雷读小班,除了在上学和放学时能和老师进行简短的交流外,我会特别关注雷雷班上的“爱心栏目”,因为,老师会把孩子在园一日中的情绪、饮食、睡眠、入厕、服药等细节以文字或符号的形式告知家长;在安全栏中张贴

“安全小贴示”“温馨提示”,与家长携手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另外还专门为家长开辟了“心声”栏目,给家长提供交流育儿经验、参与班级活动的平台。平等、温馨的家园共育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一定能得到老师的好感,那么交流就有了效果。

“照顾老师职业的脆弱和敏感”――小非妈小非3岁半幼儿园小班

有一次我向老师反映孩子自从上幼儿园后,胃口好像特别好,每天回来都要吃不少东西,而以前在家里午睡醒来喝杯牛奶都勉强得很。我是将此当成一件功劳来夸奖老师的,没想到老师的反应却很奇怪。老师再三向我解释孩子在幼儿园里每顿都吃很多,牛奶也喝得很好,在幼儿园绝对没饿着没渴着。

过后我才想明白老师是将自己的话当成了一种隐性的怀疑与责问。因为她的话反过来完全可以理解成孩子在幼儿园没吃到什么东西,所以回来才会如此饥不择食。因为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饮食起居就特别关注,那么老师们也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所以爸妈在与老师交谈的时候千万要掌握好尺度,要理解她们的脆弱与敏感都是事出有因,尽可能避免发生正话反听的误会。

上一篇:夏季不让蚊虫痱子靠近 下一篇:胎儿的八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