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生活积淀与创造禀赋

时间:2022-09-30 06:49:18

语文教师的生活积淀与创造禀赋

选择做语文教师,就选择了超功利。语文教师需要有理想主义的情怀,但又必须以极为务实的行为做他想做的事情,体现中国语文人的优秀传统,具有儒雅的风度和执着的信念,并最终依顺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其内心世界独特的扭力,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语文天地。每个人的禀赋不一,语文教师概不例外,但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尤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儿,短处在哪儿,并且要善于学他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而不仅仅是仰慕他人的长处或嫉妒他人的长处,更不能看到自己的短处而自暴自弃。语文教师只有重视生活积淀,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底色,让自己更具底蕴、更具个性,从而不断发挥个人禀赋在语文教学上独特的创造作用。

对于语文教师这样一个群体而言,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但绝不能文人相轻,一定要虚怀若谷,尊重他人的劳动与创造成果。语文教学是常教常新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学术思想开放,教学追求多元,教研交流活跃的环境,特别要注重对各种观点、所谓流派、乃至地域文化的包容,注重每个人与他人相比在文化上、教学上的差异,注重教学在学术意义上的突破和变化。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师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只有注重自己的生活积淀才能蓄积突破和变化的能量,让自己不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坚定自己的信念。

语文教师应该有广阔的视野,有对生活的理解和激情,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发现和体会到什么是诗意的生活,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什么是最能体现高尚的人文素养的生活,从而产生热爱教学生活的情感,产生创造教学的动机。语文教师生活积淀的重点是不断丰厚自己的人文积淀,要积极创造条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生活这部活书中汲取丰厚的养料,利用或创造各种机会游走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甚至走出家门,探访其他民族,广交朋友,领略大自然和社会发展的生动感、体会各种地域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并且要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无意识地让学生能体味到一种源自独特生活积淀的新鲜和活跃的东西,而较少有沉溺于书斋的朽腐和一成不变的纯粹文字游戏。生活积淀越富有,教学就越具有个性,也越具有磁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不是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因子,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味,讲究艺术性,在追求语文本质上下功夫,但又不缺少生活的情趣。只有在生活积淀的背景下去走近文本,才能在对不少文本的解读中,更能敏锐发现其反映真实生活的一面,教课时也更容易调动生活的激情,更不乏对新语言的尝试,又不乏对高品位的呈现方式,当然语文教学也不可或缺沉入式的思考。

语文教师的生存状态是不容乐观的,但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在逆境中坚守。环境虽然容易影响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态度和教学方式,但关键还是在于语文教师自身如何选择和把握。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机会和利用时间走进语文教研的广阔天地,去充分体验和感受教学研究的喜悦与期待,去研究各级各类语文人的教学经验与不足,舍得花大量时间和空间去探讨、剖析课例,并注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师积累自己的教学生活经历、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会缩短自己专业成长的周期,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富有创造的教学实践,能更深深体会到生活积淀对语文教学的支撑作用,在注重创造属于自己的行为状态下把生活和教学融为一体,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诗意的栖息地。很多优秀的课例实际上都体现了语文教师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表现生活,追求语文教学的高品质。

语文教师的生活积淀决定着其语文教学的质量,很多优秀教师的创造禀赋就源自其丰富的生活感受,许多名师的语文教学都具有其宽广的设计视角,很多语文教学的经典设计本身就一定是超出了语文教学本身,找准了教学与生活的切入点,有特立独行之处,既符合生活的逻辑,又体现了创造的智慧。

语文教师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就一定需要包含对生活的理解,也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师对生活的理解必须包含着对教学的理解,在教学中许多特殊的教学语言也完全是生活所赐。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搞好语文教学就一定要有某种创造的冲动,需要敢于创新的勇气与魄力,因为对一个已有一定教学经历的语文教师而言,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花一定的代价,因为所谓创新就意味着要寻找新的因子,毫不吝啬地抛开自己原有的、相当成熟的程式,但只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需要对自己的既成教学经验进行艰苦的调整,其中会有很多不成功的可能和某些功利因素的损失。却语文教师一旦实现了自己的创造欲望,就意味着自己又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收获,意味着个人禀赋的凸现,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事业又多了一份希望。

语文教师积淀生活不应是逼迫的,但在现实中生活不排除有逼迫,语文教师要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赐予与馈赠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和教学的交叉中,善于从生活中获得重要的启示和促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因材施教。当语文教师都具有了天降大任于斯的感觉时,语文教师就会把教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遵循生活的法则去发现语文教学的美,这就比满怀豪情地为改变教学现状而进行教学改革来得更为有力和纯正,更为自由和自然,因为那种发现与创造才是发自内心的,是高度自觉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时代精神,不断强化这种精神是源于现实生活的进步,缘于对语文教学传统的理解,起于语文人的创造禀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能让人感受到创造力的涌动,感受到生活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活力,有继承,更有发展,但绝不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而是特立独行地在承传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建造每个人自己的宫殿,承接时代赋予的精神,在寻求突破中嵌进一些陌生因素,充满生活的机智,体现一种不断超越的精神境界,在自然的灵性驱使下透出对语文事业、对生命的关怀,诠释着一代一代语文人对语文教学日益深刻的理解,让人一新耳目。

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发展,语文教学的发展空间也就日益扩大。语文作为社会文化的承载系统,语文教学作为文化的传播和增值系统应更多体现时代独特的文化追求。但由于当代社会的浮躁、快餐文化的泛滥、功利操作的诱惑,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语文教师并非那么容易,相反,对潜心搞语文教研的人是一种精神掠夺和智慧磨损,可见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与敬业精神尤其可贵,语文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对自己定出目标责任,逼迫自己搞好教学研究,并自觉地使之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终身学习而不掉书袋、不落俗套、不步人后尘,更不失去自我。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不做死,形成一种开放而包容的胸襟。

语文教师要懂得“广取博收”、“厚积而薄发”的道理,勤奋好学,在语文教学重要不辞辛劳,练好内功,面向现实,拥有对生活的理解和激情,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与教学功底,富于创造精神,发现和创造独具个性的语文教学艺术,并赋予语文教学以宝贵的现实品格,在异于古人、异于他人的基础上,力求不重复自己。艺术大师林风眠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蝴蝶。”这一形象的比喻发人深省,不仅道出了一个艺术家走向成功的奥秘,也对成长中的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语文教师也需要发生嬗变,以化成“美丽的蝴蝶”。

上一篇:幼儿园甬剧园本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枫桥夜泊》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