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诵读教学浅议

时间:2022-09-30 05:34:36

文言文诵读教学浅议

摘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常常包办一切,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 直接交流。我国传统教学是重视诵读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说的都是诵读的功效,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诵读的重要性 诵读中的问题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诵读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诵读的重要性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朗读法教学也是符合学生这种心理。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况且文质兼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的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涵咏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情味,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童趣》这篇文章时,当读到“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讶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时,同学们深深地为那种洋溢着童真童趣的情趣所感动,并因此而引发联想,深刻体会了其中所蕴涵的“物外之趣”,整堂课都紧紧跟随作者体味“物外之趣”的乐趣所在,让学生深有体会。

2、有利于培养联想力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是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广阔的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在教学《童趣》时,讲到“夏蚊成雷”和“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时,让学生自我想象,在教室中或脑海里也有一群蚊子似鹤再舞。现代接受美学也告诉我们,读者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而其也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者及积极的再创造者。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必然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想象和再创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教师教授《世说新语》中“儿女”对诗句时,用长辈徐缓的轻慢的速度朗读“白雪纷纷何所似”,用轻快灵动抑扬顿挫的语气朗读“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的朗读,结合自己的想象到的情景,再现雪落的场面,两者互相比较,从中体会二人不同的情态及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的人物形象。

3、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

文言文朗读教学时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用高低强弱长短缓急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用舒缓傲慢的语调朗读《陋室铭》,读出作者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清高与傲慢高尚与含蓄。

同时,学生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诵读的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的语感自然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反复诵读,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便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潜移默化的效果随之逐渐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还可以在说话时运用,出口成章。

二、诵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诵读必备

课文的基本内容一般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在特殊情况下,也要尽量少占用课堂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为宜。课前预习在诵读教学中十分重要,因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诵读练习,准备的不充分就会影响进度和教学效果。课前诵读准备主要是完成常规性的准备工作,包括试读课文,看注释及有关提示,划疑难点和关键语句等。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记诵的需要布置思考性的作业题。课堂的诵读准备工作包括介绍作者和背景,划分结构层次等,但须视需要而定,不要搞成固定不变的程式。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这篇文言文一是背景复杂,二是情感复杂,三是篇幅较长,四是注释成堆,五是写法独特。八年级学生初学这样一篇看似难懂的文章,又要加上要求背诵,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我认为讲课前必须说明一些问题:第一,介绍写作背景,点明此文是范仲淹何时所作,带有怎样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并肯定范公的非凡才气。这是一片难得的佳作,我们学它大有裨益。第二,学语文就要积累词语、名句。此文骈散结合的句式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特点,如果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能用范仲淹的十分之一二,那么文章必将增色不少。第三,写文章贵在动情,范仲淹身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胸系大志,超凡脱俗,情到深处,文思泉涌,使人感慨万千。

2、诵读方式

诵读有教师的范读、引读、导读,学生的轻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初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都可以坚持范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语气,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初读课文,等到师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这种疏通不是老师串讲,而是学生初读基础上的解惑)再让他们反复朗读,体会语气,直到读的准确流畅。然后再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来朗读,读后让其他同学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进行评点。长期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初中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必须格外重视诵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诵读教学除了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外,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一篇:抓住四个关键 培养四种能力 下一篇:语文课堂提问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