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与统计

时间:2022-09-30 04:42:31

企业管理与统计

[摘要] 如何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是一个复杂而需要不断进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就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统计这一工具,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管理 统计 服务 监督

“管理就是决策”。要在较复杂的环境下制定适合于企业的决策,首要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制定决策目标,确定决策目标过程即决策机会的寻找过程。为此,就要进行情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即运用统计工具以适应企业决策者做出重要决策的需要。企业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之所以如此需要统计的帮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统计方法是有助于企业决策者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

统计中的计划不仅只包括确定需要的数据及怎样搜集数据,并且还包括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如何分析和使用这些数据;统计中的搜集数据,包括搜集用于制定决策所需数据的全部活动过程;统计中的分析数据所用的方法与程序,其着眼点在于对已经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且提供分析所用的方法,如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指数、动态数列等;统计中的推论,使企业决策者能够利用抽样数值对他所研究的全及总体做出结论或制定决策。不仅如此,统计还组织和利用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材料,对企业的生产消耗情况做全面的分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效果,这是使企业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这些,科学管理就不能进行,更谈不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统计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企业管理中,首要的是计划管理,而统计在计划管理中既是编制计划的依据,又是检查计划的手段,同时也是制定计划定额的依据和方法。因此,它成为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统计是指挥企业活动的主要依据

指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确凿的事实情况为依据。统计正好能够以它特有的指标体系和确凿的数字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政策、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并及时提供给领导,使领导的工作指导更加有针对性。

就拿统计报表来说,它可以使管理者掌握企业生产和经营情况。比如,商品流通企业的统计报表,除了每个统计指标直接反映的问题外,管理人员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后,至少能从中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成果、商品库存情况、商品流转平衡等情况。结合上期或上年同期的报表,以及计划数,对统计报表中某些有联系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可发现业务经营上的问题。通过平衡试算,如果发现了不平衡,查出其原因是什么,是市场需要发生了变化,还是货源发生了变化等,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当然,搞好企业的科学管理,除了掌握本企业的业务活动情况外,还必须了解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客观经济情况,如商品的生产情况,市场的供需变化等情况。这些通常也只能通过借助专门组织的社会经济调查来掌握。而在组织的社会经济调查中,有很多属于统计专门调查,如社会商品购买力调查,商品资源调查,商品需求调查,价格情况调查,以及市场调查等等。这些专门统计调查,有的是由企业的统计部门组织的,有的是企业的业务部门组织的,有的是企业领导亲自挂帅,组织有关的计划、统计、业务人员进行的。如上面所提到的市场调查就是由企业(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的。该公司管理人员通过借助于这种统计专门调查了解客观经济情况后,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企业扩大经销活动。由此可见,统计能为指挥企业活动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三、统计是监督企业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

统计过程本身就是对企业的监督。列宁曾指出:“统计和监督是使共产主义社会能够正确地进行工作所必需的主要条件。”又说:“如果对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不实行全面的国家统计和监督,那么劳动者的政权,劳动者的自由,就不可能维持下去,资本主义压迫制度的复辟就不可避免。”这种监督,不仅是国家需要,而企业管理更为需要。通过统计监督,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还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革。

1.运用统计资料检查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检查计划执行进度来掌握企业业务活动的动态。在计划期尚未结束之前,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同时结合预测计划完成情况检查,可及时观察到计划的执行进度,随时监督完成计划进度的均衡程度,如果发现可能完不成计划,则可抓紧剩余的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动员企业的潜在力量,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而努力。在计划执行终了时,通过检查计划执行结果,可以全面评价计划完成的好坏,分析计划完成好坏的原因,总结计划执行中的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工作的建议,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不断改善。这样,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还有助于企业业务活动的指挥和调节,有助于企业劳动竞赛的检查评比,有助于鼓舞职工干劲和提高服务质量,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和改善管理,从而保证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2.运用统计方法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核算

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是提高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手段。统计在企业的经济核算中,可以为经济核算提供必要的数字依据,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还可以为经济核算提供某些计算方法。比如,运用统计可以反映和监督定额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借助定额核算统计表,可以把各部门、班组的经济核算动态表掌握起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工作;借助定额执行情况表和定额管理统计图,能及时检查定额管理;借助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统计图,可以全面考核企业的经济效果,清楚地了解到各个经济指标的动态及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借助于对企业盈亏分界点的计算与图示,可加强企业的盈利管理;等等。这样,对于企业改善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增加企业盈利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统计是企业经济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方法

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并且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否则,就难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陷于盲目性。为此,必须经常对企业的经济现象和企业的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研究与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特点、趋势和规律。而进行经济研究,就需占有丰富的资料。这些资料,有的是统计资料,需要统计部门提供;有的则需进行统计调查。在依据这些资料进行经济研究时,还常常需要借助于统计,如分组法,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等等。因此,统计不仅可以为企业经济研究和业务研究提供可靠的统计资料,而且,还提供研究方法。用统计方法进行企业生产或经营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在商品流通企业可研究商品进销渠道,库存商品的适销状况,商品流转速度,商品需求变化,商品流转趋势等;在工业企业,可研究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税利计划完成情况,影响计划完成情况的基本因素,产品成本,企业资金情况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企业生产、消耗情况,反映企业的经济效果,准确全面地提供各种统计资料,作为研究企业经济活动的依据。

五、统计是企业劳动竞赛和群众参加管理的一种工具

在我国,劳动群众是生产的主人,也是产品消费的主体。只有通过统计把生产和消耗情况随时公诸于众,开展劳动竞赛,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好坏与职工经济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积累实行有效的监督,实行民主管理,才能切实搞好经济管理,进一步推动劳动消耗的节约和生产建设的发展。

总的说来,企业的统计部门,是企业的职能部门,它在企业管理中起着情报部、参谋部和经济监督的作用,是企业领导的“耳目”和“参谋”,企业领导抓好统计部门的工作,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也是搞好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把统计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来;领导必须重视统计工作,加强统计基础建设,重视统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运用统计这个工具,搞好企业的科学管理,加强统计检查和监督,开展企业经济研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是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管理技能。但目前发展不快,经验不多,这是一个薄弱环节。这种情况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怎样按经济规律管理企业,怎样运用统计资料、统计方法管理企业,仍是今后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邓定邦陈立人:《市场调查基本方法》,1997.3

[2]统计与决策,2006.6-8

[3]《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32、279页

[4]《现代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2

上一篇:旅游饭店信息不对称对相关方影响的初步实证分... 下一篇:浅议提升我国酒店服务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