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8:28:25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但不知道优在何处,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可能会替代会计电算化。笔者认为搞清楚两者的来龙去脉,对两者加以正确的区分,有利于教育教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定位甚至学术机构的确切命名。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 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3.3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

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定意义上来说,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优化运动的一个重要过程。管理信息对管理科学化有重要的作用,任何形式的管理不能没有信息。最简单的管理也不能离开信息,科学化管理更需要及时取得应用信息。管理科学化必须高度重视各类信息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管理人员便不能确定目标,作出决策,编制计划,组织实施,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所以,信息是管理的载体,信息是实现管理职能的依据和手段,在不断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企业一定要积极的健全自适应信息体系,以便有效及时准确传递和使用信息,这是企业得以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一步,否则,离开信息,一切无从谈起。信息“横断”问题出现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要达到企业管理科学化目标,企业(组织)必须要积极的建立健全具有创造性的自适应信息体系,管理信息体系其本质其实是一个把经济信息作为主体部分的信息体系。经济信息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方式方法来得到有用信息,但是没有哪一个企业发展最急需的经济信息是可以脱离会计职能而获得的。美国的会计学会(AAA)1966年发表了一本会计学著作《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在书中对会计做了如下定义:“会计是能够帮助使用信息的人员做出有根据性的判断及决策,从而去计量、辨认和进一步进行经济信息传递的一个程序”。该定义强调“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当前,会计还通过其他方式对社会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经济管理,而管理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20世界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二战后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有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迅速的投入到生产应用当中,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商品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新的环境变化要求企业尽快做出相应的管理调整,要求企业管理积极的适应现代化发展,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有了新的基本要求。基于管理当局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了与财务会计相独立的领域。1950年,英国赴美考察企业会计管理任务结束,在同年11月,进行了《管理会计》相关内容报告,报告指出“:管理会计是通过对管理者提供控制日常经济行为以及制定发展政策的途径来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我国的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指出:管理会计可以把会计和现代化的管理要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并通过这一途径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关管理信息内容的会计,它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科学化要求企业积极的建立健全自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信息,而会计是主要用来提供财务信息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起着重要的信息职能。而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会计对管理提供直接服务,有机的结合了会计和现代化的管理要求。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一个分支,同样,它的本质也是一个信息系统。从系统论角度看,管理会计这一信息系统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共同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行文至此,我们看出:管理和会计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舍的“血缘”之亲,而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就是“近亲血缘。

二、我国的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管理会计从20世纪70年代从西方引入我国,引起了会计理论教育界、相关的主管部门及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1984年,李天民教授完成并出版了《管理会计学参考资料》这一著作,著作将山西机器厂、我国的第四砂轮厂以及南京的第二机床厂这些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收录其中,迄今出版的有关管理会计的著作及教材己成百上千。现在,在我国许多权威的会计刊物上,常常能够看到很多关于我国某些企业通过实施管理会计取得良好成果的经验介绍及极具典型的事例。自1981年到2002年止,在权威的会计刊物《会计研究》这本杂志中,已经发表了与管理会计有关的论文共计395篇。80年代初,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的引入,在政府的引导下,会计界进一步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班组经济核算,以及资金、银行内部制度等等极具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责任会计相关理论。尽管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一个残酷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进入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遇到瓶颈,具体问题如下:

1.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缺少统一的理论体系及标准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体系当中分离出来的用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想方设法提高效益的一个会计分支,其主要内容是管理控制和成本会计两个方面。管理会计也叫“内部报告会计”,其主要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最大化。西方的会计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有如下的解释:他们认为管理会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途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制定合理的计划,有利于企业的决策者做出许多重大决策。然而,在我国,引入管理会计这一理念的时间相对较晚,我国对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力度小,很多时候只是通过翻译国外理论著作、直接搬抄,加之翻译时受翻译者个人主观意念影响以及翻译水平影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存在许多的分歧,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系统。此外,引入管理会计之后,我国的会计务实界对这一理念的重视不足,最终导致了管理会计研究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对其进行具有我国特色的完善及创新。我国的会计理论缺乏完善的统一系统,这就使得企业在实际采用管理会计进行企业管理时,没有正确规范的有利引导,缺乏统一的规范,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盲目而不自知,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十分的混乱。就我国某上市地产企业GYB来说,尽管在企业内部设置了管控主管和成本会计主管这两个职务,但是因财务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不同,他们的职权长时间被架空,这就出现了成本会计无法与上级对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使企业内部管理极为混乱,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在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务脱节问题极为严重

当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创新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普遍且极为严重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不吻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理论仍旧是保持理性经济状态作为前提的传统认识,并未真正的创新发展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然而实际的经济状态并不能保持理性,因此就会出现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彼此相分离的现象。这也正是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现在稍显复杂的数学模型无法满足实际缺乏资料的会计管理操作。就GYB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管理层有很多高学历的专业会计从业人员,然而得到的有关现场成本资料和管控的资料繁冗复杂,又缺少最关键的数据分析资料,因此这些高级专业会计人员很难着手处理那些实际企业问题。

3.基层财务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的相应创新发展意识

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的会计行业发展而来的,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甚至不清楚还有管理会计。直接表现为基层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没有对管理会计的体系最基本的认识,因此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务会计业认同度极低,所以,实施管理会计总是缺乏实务会计业的有力支持,实际操作困难重重,无法取得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广大企业中很难被推广应用,这直接导致了各大高校在进行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时,一味的注重培训较为现实的专业技巧,而并不给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教育,所以基层广大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很难学习到管理会计线性规划和非线性回归、及投入和产出模型等许多极为有用的专业知识。尽管这些专业知识在企业的实务工作中应用机会极为少见,但是恰当的应用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资源,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三、创新发展企业管理会计理论的策略

1.以实务推进现代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管理会计注重集中化、差异化和进行成本控制三大效益差,因此,企业务实就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促进管理会计取得创新发展的要求。要求企业在寻求长远发展和注重短期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在企业整体利益和某一项目利益之间做出取舍决定,这实际上也可以极大的推进管理会计取得创新发展。过去传统的会计核心是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并不能给企业提供制定战略发展计划的有利资源。此外按照最新的上市企业年报我们能够得出,上市企业的成本信息已经在年报中进行了披露,所以,企业可以很好的参考竞争对手的成本来发展自身,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变革,同时,还有一个在务实中创新发展管理会计的方法,也就是寻求方法尽量的减少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相脱节的现象。可以通过创新管理会计评价体系来实现,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和监督记录整个会计工作过程,进一步使企业可以从本质上将管理会计决策标准提升到实现企业最大价值这一高度,在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中,企业的价值对评价整个企业的综合效益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并且囊括了成本、现金和利润等等内容。因此,会计实务界是促进管理会计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2.加快科学、合理管理会计体系及运行标准的建设

我国的管理会计基本上是将国外的理论直接搬过来应用,忽略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等等方面,直接将国外的管理会计引入应用,与我国的实际相脱节,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不但不利于企业发展,也极大的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因此,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按照我国的发展要求,对国外的管理会计实践成功的事例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取其精华,总结经验,最终建立起适合我国企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将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掘其内在规律,完善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坚决执行,将其落到实处。

3.提高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要想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应用率,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一定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业人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强化对管理会计的意识。企业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化管理会计团队,服务于企业管理过程。要想使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式进行,其一是强化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加入战略会计和平衡计分卡来拓展管理会计的知识内涵,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有效的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管理会计专业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积极的鼓励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完善自身管理会计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提供更多的有利信息,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设备管理 信息化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61-01

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设备的调查研究人手,对有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由此可知,企业的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其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其基础理论涉及到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许多领域。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基本上都是依靠设备的力量进行操作和完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运作的设备系统就很难保证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说,设备的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其企业经营的前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保证企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优美的重要条件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一、实现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 实现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资产管理更加有效和形成完整的体系

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在整体运作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实现信息化。通过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率,降低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及时、清楚的了解设备的运作情况,并在出现问题时做出正确的抉择,排除风险。

2 信息化的设备管理,对检修费用的控制更加规范

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以项目管理为主的检修维护运营体系(如使用ERP或EAM等方式),以先进的管理手段、规范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对检维修项目的费用、备品配件、进度的跟踪和控制,做到全过程管理,优化企业资产管理、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 信息化的设备管理,能够支持设备管理的持续改进与持续发展

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顺利和有序,提供企业效益。同时,能够为企业的各种设备的管理提供有利的借鉴,促进企业管理的改进保证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而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设备的良好运行和规范化操作,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保证各种考核指标的及时、准确和有效性。

4 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员工素质为了让工作人员掌握信息化下的设备管理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培训,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为在企业中实现大范围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发展和推行,但是应当看到,当前,我国企业设备管理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

1 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起步晚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比较晚,而且存在着发展水平不一,而且,企业对于设备管理的认识不足,相关的信息化问题不甚了解。

2 在现行的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中没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式

由于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运行中水平有限,而缺乏对企业设备管理特点与要求的了解与研究,难以真正提升企业设备管理的水平。

3 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系统过于落后

当前,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上所使用的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运作的整体,在每一项工作中基本上都是独自运行,难以彼此协调,这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各管理系统缺少统一的设备编码体系、规范的数据结构,不同在多个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三、构建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在上面的内容中已经进行过充分的论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企业设备运作过程中对设备的基本情况及时的了解,并防止出现设备运转失灵,出现危险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设备管理信息化使设备管理工作从静态走向动态,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同其他信息化工作一样,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制定较详细的实施措施以保证其顺利建成。

1 改进企业管理的理念,重视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构建

在构建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管理理念进行改进,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然后从思想的认识转变到行动上的改进,切实加强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总之,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力量上、措施上给予充分重视,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实施。

2 在构建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建设必须同与管理创新和机制转变的相结合

设备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不是将过去由人所完成的工作交给系统完成,也不是通过计算机工作替代过去的人工作业,而是,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实现一种理念与科技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提升设备管理质量的目的,这种理念就是实现管理创新和机制的转变。

3 整合各企业的设备管理软件,统一业内的各类编码标准

目前我国的各使用的设备管理软件和标准大都独立运行,不够统一。对此,可在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在本行业内统一各类编码标准,如组织机构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物资编码等。

参考文献

[1]彭虎、孟凡建:《基于Intranet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得开发和研究》,载《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年第10期

[2]瞿向东、刘勇:《对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载《计算机应用》,2010年第5期

[3]张维波:《吉林石化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载《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年第8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网络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本文从网络会计时空观的角度,对当前我国会计假设理论的不足进行剖析,认为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反思,并由此而引发叉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关键词]网络经济会计时空观会计假设缺陷会计系统变化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

一、网络经济与会计

现代社会经历的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经典理论中关于宇宙\"实体\"和能量要素的观念被物质、能、信息三要素理论所取代。从信息角度对事物客体加以新的描述,已成为现代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1]目前,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CI设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倔起,形成了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之后的第四产业,从而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推进到\"信息文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一些全新的经济组织(如虚拟企业)和经营方式(如电子商务)。因特网给世界经济上足了发条:以往建立一个公司直到其上市,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可是今天的网络公司,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几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只需十个月;电子计算机从50年代开始发展,40多年间,从286到386……到奔腾,芯片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每18个月翻一番,同时保持成本基本不变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因特网驱赶着IT业一路狂奔,加紧工作,不断创新,因为18个月后\"不成功便成仁\"。可以说,因特网己渗透到整个世界的每一角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2]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而言,它便会计发展史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己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3]

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4]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二、从网络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的时空观

康德哲学认为,宇宙本体之下,最基本的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时空观意味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衡量:农业文明,产品生产者就是自身产品的需求者,没有商品交换,没有产品的社会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满足他人需要;工业文明,产品变成商品,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范围。商品生产者投人资本进行商品生产,资本是一种时间的等待,就是牺牲当前的消费,投资于长远的利益。此外,为实现商品价值,需要通过动力型的生产力,也就是蒸汽机来跨越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信息文明,由于因特网,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此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又变小了。只要在线,发个E@M队IL,瞬间即可沟通信息,与地球另一边的企业距离变得很近。如不上网,与隔壁企业的距离却很远,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因特网的本质就在于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或近似于零,也就是便距离带来的磨擦系数降低,减少科斯所说的交易成本,加速度地实现商品流通。[5]目前,随着信息文明的到来,会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仍局限于工业文明的层次,这种过时的思维模式如同机器上的固定齿轮,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如果从网络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会计时空的新视野。

(一)网络会计的空间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对物质运动的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在这一假设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6]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变化,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模糊性。例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再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VIRTUALFIRMS虚拟公司)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即其\"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7]以及近期出现并快速发展的基金项目。如此,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况。对于会计主体的这种模糊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

2.整合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木流动的加剧,企业间不断进行分化、重组、兼并,跨地区、跨行业、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成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集团公司,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以往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集团型企业(总公司)对异地机构(子公司、分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上都是高昂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整合。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无需远行,通过远程报表、远程监控,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其管理能力能够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结点。从而,也使得\"大企业变小\"、\"复杂机构变得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缩小了会计为之服务的空间范围。

(二)网络会计的时间观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时间,是指事物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运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畴,前者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后者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对会计主体\"健康状况\"的定期诊断。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突破表现在:

1.即时性。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解体清算的前提条件,这是进行资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现代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随时都可能导致企业解体,比如,按照\"摩尔定律\"IT业企业的生命周朔只有18个月;而短期的基金项目、网络会计的虚拟公司是一种临时性组织,从事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缩短了会计的时间界限。

2.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同时,它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手工处理信息高成本的障碍被扫除。如果说PC时代的会计系统主要解决工作量问题,那么网络会计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速度问题。时间上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只要需要,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击点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由此,可以满足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满足广大投资者(股民)的投资需求,去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了\"因特网上的会计报告\"的文件。网络会计的实时性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三、穿越网络时空隧道的会计反思

会计的时空观是构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哲学。网络环境下,它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l.集成化。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其数据源于业务部门(如,人、财、物、供、产、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联结,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2.简捷化。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技术环节,如平行登记、错帐更正、过帐、结帐、对帐、试算平衡等。[8]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多元化。即:(1)收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亦可接收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电算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2)处理信息方法多元化。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同时,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计算,比较差异。为加强管理与考核,甚至可以启用手工方式下所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算法\"、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全新的核算方法;此外,由于系统可以接收(或调用)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3)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根据需要,有货币形态的信息,亦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社会公益事项),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最终的会计信息将摆脱现有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会计频道\",[9]选择搭配会计信息的\"套餐\"或\"节目\"。

4.电子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便会计手段由算盘到键盘,从账本到磁盘。而网络会计将便会计介质继续变化,迅速走向电子化,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均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会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失去意义。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货币的\"质地\"也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纸币或硬币。网络会计环境是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用户、银行等机构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巴不存在货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电子货币进行网上结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10]对此,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口令控制、数据加密、职能权限管理、访问时间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

5.开放化。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是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广]、人事部门等)直接采集。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Intemet进入企业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瞬间沟通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数据的微观处理逐步登上宏观数据运作的殿堂。对此,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回叫设备(C/L「一BM旺DEVIC磅)以及防火墙(FI旺WML)等技术,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11]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强,有效地避免会计处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6.智能化。电算化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已经来临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浪潮,会计工作加快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重心转移。由此,要求会计系统必须放大功能,而网络会计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为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这种战略性转移的过程中又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建立以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IP)\"[lz]、\"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等,从而,又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将会引发又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A沃尔勃特·信息经济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石子强·改变游戏规则·北京晚报,北京:北京晚报社,2000年2月15日

3薛云奎·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仿真手工·财会世界,北京:中国财经报社,2000年2月24日

4王文京、胡迸平·网络财务时代扑面而来·会计研究,1999;10:37一41

5奇平;无需远行,无需久等·南方周末,广东:南方周末报社,1999年11月5日

6王世定·论会计假设·见:中国会计学会,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157一169

7雷光勇、黄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1:24一27

8刘志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影响的研究·见: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33一48

9薛云奎·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会计研究,1999;11:30一36

10王朝磺·计算机的发展将导致会计革命·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B刀一5

11赵秀云·网络会计一信息时代会计发展新领域·四川会计,1999;2:9一1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一、西方物流理论的新拓展

近10多年来,西方物流理论发展很快,并不断地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创性地提出和研究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如精益物流、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理念带到了物流理论的研究领域。

1、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

这个新型概念来自于“精益理念”在物流理论的分析与应用,而“精益理念”则出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和丹尼尔1990年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和后来著的《精益思考》的研究成果。它的核心思想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消除物流中非增值消耗,开发出新的产品,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国内学者田宇和朱道立在介绍这个理论思想时认为,“精益物流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2、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

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环境共生型的物流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的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1994年,著名的物流专家詹姆斯・考帕(James Coper)教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库存策略和运输工具选择以及JIT(适时制)战略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3、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相对于“正向物流”的“逆向物流”最早是由詹姆士・R・斯托克(James R.Stock)提出的。他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此后,逆向物流研究在欧美国家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人士的相当重视,有影响的学者包括罗杰斯(Rogers)、蒂贝・兰勃格(Tibben Lem-bke)、瑞劳格(Revlog)、斯托克(Stock)、考皮克(Kopicki)等,但是,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斯托克(Stock)撰写的《逆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两部著作针对产品缺损、过期、发货差错、以旧换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反向流动过程,比较系统地探讨了逆向物流的理论问题。

二、中国物流理论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20世纪90年代未,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系统和供应链集成研究

应用系统思想和分析研究物流问题并非始于今日,但把物流作为一个理论学科,置于系统论框架中的系统来研究,使读者通过物流要素、结构分析,了解物流的作用和功能,理解物流是一个产业的提法和把“要素集成化”作为物流系统论的重点原理的论述,则是《物流系统论》的贡献。后来,在此基础上,有的学者通过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 把这种系统放在了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如有的学者将研究视角放在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结合点上,从企业的产业链静态层面和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等动态层面,分析集成供应链的形成;有的学者把企业内外部物流集成化作为我国当今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物流管理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和职能的集成化。还有的学者根据供应链所涉及的研发、资源、制造、物流、信息和决策6个柔性子系统关系,研究建立了供应链柔性系统集成模型。《物流一体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物流业务流程重组》(胡双增,2001)一文,通过对我国物流案例的实证性分析,揭示了物流一体化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的二重性的本质,指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管理信息系统,丰富了物流一体化重组理论。当供应链还在物流纵向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和深化时,20世纪末互联网的发生,使大量的研究视角开始注意到电子商务在物流和供应链中的惊人作用,因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或者战略联盟,“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宋华,2003),并把一体化物流链的研究推向了战略采购、分销、品类管理和库存管理等内容。企业面对一体化的选择,可以实施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法,以突出核心业务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取得竞争优势。所以说,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研究是一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飞跃,这是因为“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马士华,2000)。这样,从供应链流程形式而言,“一体化物流或物流一体化包括三种形式:垂直一体化物流、水平一体化物流和物流网络” 。不仅如此,为了推进供应链管理的边界研究,有学者提出实现“产品和服务与顾客的需求实现无缝连接,从而提高企业的柔性以及顾客价值”。

2、物流战略研究

对物流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角度:一是从货主物流需求的角度,研究即时物流战略、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和高度化物流战略,二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进行战略选择,探讨物流战略包括的内容对竞争战略的影响及物流战略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认为,战略选择可以直接导致其模式的差别,所以,物流战略往往决定了物流模式的选择。有的专门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益物流、价值链联盟、虚拟化战略三种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还有的深入研究了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形成动机,认为它是“核心能力和资源外取理论的一种衍生形式”。三是从理论应用的角度,从物流与商贸流通的关系入手,研究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跨越式、社会化、一体化、集成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和选择。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通过培育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用品牌战略构建中国物流业的竞争战略。

3、物流组织研究

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也改变了产业间的关系和结构,产生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一文在论证物流联盟是节约交易费用制度安排的结果上,提出物流联盟也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的观点,揭示了物流联盟的形成机理。而《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一文则认为,“物流联盟是交易双方在物流领域的战略合作中主动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交易,因而,物流联盟在交易费用方面的针对性和效果超出一般的‘双边规制’”,所以,交易协调的“三方规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就是第三方物流,同时,联盟企业双方在相互合作、组织协调交易的同时,仍可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物流联盟是一个利用组织和市场的有效交易组织,但它是不是一个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制度安排,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于物流联盟组织的效率,互联网的出现给改变经济运转方式和组织改变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平台。有研究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组建中间组织性的企业联盟―――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是符合中国的物流产业现状的,它可以使已有的任务导向性企业和资源导向性企业网络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经济生活的风暴把物流组织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地。一时间,以“电子商务与物流”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热点:有的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核心能力伙伴之间采用风险合同,核心能力伙伴与伙伴物流组织之间采用动态合同的双层虚拟物流组织契约网络体系,并针对虚拟物流组织的暂时性、动态性、多利益团体性等特点,对契约的主要内容做了分析研究。

4、新的物流理论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绿色物流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从政府规制和企业行为的关系,提出建立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从绿色物流的内涵分析,认为它不仅是一种环保,也会创造价值,是一种商机;从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和生态环境对物流的反向制约机制分析,认为“绿色物流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提出绿色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从管理和规制的角度,建议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认证,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在精益物流研究方面,有研究者提出用精益思想重新审视物流本身的系统性 ,有必要重新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精益化改造;在精益物流的实施上,从全流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高效配送、一体化物流方式和逆向物流管理的综合思路出发,提出精益物流成本管理思路,采用现代新的技术方法和快速响应策略;还有的用波特的竞争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为精益物流实施的工具,研究出“四种技巧”,根据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判断和改造物流系统。在逆向物流研究中,更多的是在物流服务和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方面,有的从战略上分析逆向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比较分析企业自营逆向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的优劣。也有的从利益驱动、企业责任驱动和法律驱动的角度分析,认为逆向供应链增值价值的实现问题是企业价值实现和最大化的一种新策略。

三、物流理论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从物流理论的引进,到研究热潮的兴起,国内专家学者和实业界的探索者们对物流理论做出了许多的付出和努力,使物流研究在系统体系、竞争战略、成本分析、供应链及其管理、物流组织、物流形成机理、新物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建树,同时,也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1、物流理论涵盖的内容体系的科学边界

从欧美物流大量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物流认识的深入和拓展是基于企业角度的供应链研究,这很容易产生西方供应链理论与物流理论彼此相同的误解。而国内学术界在这一点上,也未能有一个清楚的论述。有时候内容上出现交叉,有时候概念上又在混用。产生这种情况,也许是客观上二者就密不可分,因为它们本身就建立在价值链上,但是,它们又是不同的。一方面,对物流的理解引起争议至今,可以说,现在的研究成果还没有找到物流理论的真正内核,物流是供应链的部分,还是供应链是物流的部分,还是别的什么?另一方面,供应链注重企业之间的每一个环节和要素,使其资源效益达到最佳,而物流则是注重物资流通规律和制度效果,使其内外部资源实现最大的合理性。为此,概念体系的边界需要理论进一步的阐述,进而框定物流理论涵盖的范围。

2、基于流程管理的物流战略

对于物流战略的研究,不仅仅是套用已有的战略理论,也不是用新概念加战略来进行战略研究,更不是对未来物流做简单的安排。比如精益物流,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应去追求的一种物流思想,而不是企业的战略内容,更无法将它与一种组织形式并列。目前,国外已经有对战略要素和匹配方面的探索,国内学术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就战略适应条件和资源条件,深入研究战略的异质性模型和匹配理论的依据与方法。而对于战略匹配的出发点在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上,西方学者所流行的观点是:流程创造顾客价值。这一观点是不是流程管理整合资源的唯一呢?如果是或不是,竞争和成本的约束又与流程是什么一种关系?第二,从物流领域的扩展空间来讲,几乎包括了所有企业的供应链,这就决定了物流战略的个性倾向和不同层次,同时也就决定了追求战略的企业对社会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由于供应链已经是跨职能的链状形式,外部表现是一种客户关系,内部表现的是一种交易利益关系,所以,这种资源整合的社会化与利益的个体化,使战略性质发生的冲突是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的。

3、物流组织变革的作用和结果

物流引起组织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企业内部,也影响到了企业外部,如专门从事物流的公司或联盟组织。目前的研究都已经涉及到了这一问题。而未来供应链的竞争使组织模式的确定,是资源导向、产品导向、利益导向、业务导向,抑或是供应链导向,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它们对市场和流通格局的影响又是怎样的?显然这些都是有趣的理论研究。假设某一种导向成为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那么组织的形式是否就是今天已经出现的联盟、虚拟联盟和合同契约组织中的模式,它们不取决于产权,而取决于任务制度或机制,它们能否成为企业组织家族中的一员,有待于接受稳定性的理论证伪和实践验证。就传统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有没有一个稳定性的组织,取决于组织的职能或组织功能是不是具有独立性和产权制度。传统理论已远远满足不了研究的需要。因为,从企业组织制度上看,由依附于生产的组织,到独立于生产的组织,再上升到企业之上的价值链组织,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组织的一次重大变革带给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此外,关于联盟组织作用的问题,研究认为,物流联盟是一个利用组织和市场的有效交易组织,是一个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制度安排。这个结论值得进一步探讨。因为“失灵”是由“放任”和“完全自由”导致的,物流组织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加强对市场的干预,还需要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的证明。

4、深入“物流产业”的研究

把物流作为一个系统中的产业提法,早已成为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深入地研究这个新型产业的体系、内容、产业关系和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它的市场行为,突破物流产业的研究瓶颈,还需要对产业的边界和产业界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研究。

5、物流统计口径的统一和评价研究

西方物流理论也在进一步地研究物流的统计问题。这是物流及其他产业研究和企业间供应链研究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很难在数量分析上验证理论假设和结果。为了加快这一研究,可以参考欧美和日本已经使用的统计体系,今后也便于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物流评价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因此需要在研究物流绩效决定的基础上,增强物流统计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①田宇、朱道立:《精益物流》,《物流技术》1999年第6期。

②向盛斌:《基于环境的物流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4月。

③曹锋杰:载自网站www.e-works.net.cn专稿,2003年7月11日。

④桂寿平:《物流学基础理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宋华:《物流供应链管理机制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⑥绎明宇、张铎:《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第6期。

⑦宋华:《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⑧张光明、赵锡斌:《基于物流的竞争优势战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12期。

⑨黄福华:《推进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战略,《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⑩田宇、朱道立:《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物流技术》2000年第2期。

{11}周启蕾:《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10月。

{12}杨俊武、张中强:《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探讨》,《技术经济》2002年第11期。

{13}亚太博宇:《绿色物流不仅是环保理念,也是商机》,《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第5期。

{14}王长琼:《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第1期;《绿色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3期。

{15}章寿荣:《循环型物流业发展对策思考,《江苏商论》2003年第11期。

{16}邬跃:《论精益物流系统》,《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第5期。

{17}杨波:《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18}官绪明、魏景斌:《打造精益物流》,《中国储运》2004年第2期。

{19}付丽茹、解进强:《逆向物流的战略地位及运作方式的选择》,《经济前沿》2003年第11期。

{20}徐章、马士华:《逆向供应链的价值实现形式》,《物流技术》2004年第6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荣誉管理;概念;方法;企业

1、引言

现代企业管理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相关论著颇丰,但系统论述荣誉管理内容的论著尚未看到,这对企业管理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事实证明,荣誉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人基于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试图建立企业荣誉管理的概念并对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阐述,供企业开展荣誉管理时参考。也算是对企业管理学内容的补充,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参与荣誉管理的讨论与实践。

2、荣誉及其基本特征

荣誉即光荣的名誉。由各级政府、政党、组织授予集体或个人。授予形式包括召开表彰大会、庆功会,表彰决定、嘉奖令等多种形式。表彰公文、证书、奖状、奖牌、奖章、勋章、奖杯、奖旗等均是荣誉的代表符号,也是荣誉实物。荣誉的本质是各级政府、政党、组织对集体或个人价值、贡献的一种认定。它具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评价,而不是一般的社会评价。第二,荣誉是一种积极的评价,而不包括消极的评价。第三,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正式评价,而不是随意的评价。

3、荣誉管理的概念

根据工作实践,笔者对荣誉管理做出如下定义:所谓荣誉管理,是指主动策划和开发组织和员工的荣誉并对各种荣誉信息和实物进行收集、分类、保存、展示和利用的过程。如果这个组织是一个企业,那么上述管理过程就叫企业荣誉管理。企业荣誉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形象,增加企业的品牌价值,把荣誉优势转化为竞争或经济优势。

4、开展荣誉管理的必要性

开展荣誉管理是企业品牌塑造的需要。品牌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逐步积累过程。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大量的荣誉积累、适当的广告宣传都是塑造品牌必不可少的条件。

开展荣誉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于垄断性行业的企业来说,竞争压力较小。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使得更多企业面临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要战胜竞争对手获取订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而企业获得的荣誉特别是重要荣誉就可能成为优势之一,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开展荣誉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需要。荣誉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荣誉获得者的鞭策。企业应通过管理,把企业荣誉和员工荣誉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提升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放大荣誉的激励作用。同时,规范的荣誉管理,有利于荣誉的开发与重复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据了解,目前很多企业对荣誉的管理是不规范、不系统的。实际操作与本文提出的荣誉管理的概念相差甚远,存在诸多问题。如:注重集体荣誉管理,忽略员工个人荣誉管理;存在荣誉实物破损和丢失现象;荣誉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足,效率低下等。

因此,企业开展荣誉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5、荣誉管理的具体内容

(1)荣誉信息和实物的收集管理

荣誉信息收集管理是指将各种荣誉信息收集、整理的过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荣誉申报信息的收集,二是对已获得荣誉信息的收集。荣誉申报信息主要通过各类媒体、荣誉授予部门或组织发来的书面申报文件途径获取,重点跟踪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关联度较高的网站。及时收集荣誉申报信息可为下一步策划荣誉申报奠定基础。对已获得荣誉信息的收集,重点考虑如何把企业内部各单位或部门的荣誉信息汇集在一起。可建立荣誉信息定期上报和备案制度,保证荣誉信息的收集能够及时、全面。

荣誉实物的收集管理是指将荣誉表彰公文、证书、奖状、奖牌、奖章、勋章、奖杯、奖旗等荣誉实物集中在一起的过程。荣誉实物需要扫描或拍照,形成实物数码图片,便于长期保存、展示,以及开发利用。并不是所有荣誉实物要集中在一个地方,可实行分级收集、分级保存。

(2)荣誉归类管理

荣誉归类管理是指对各种荣誉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方式对荣誉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分类的目的是便于保存,调阅和开发利用。

企业荣誉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集体荣誉和员工个人荣誉,部分个人荣誉具有集体荣誉属性。纳入企业荣誉管理的集体荣誉包含企业层级和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层级的所有荣誉,而员工个人荣誉仅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荣誉,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大师、省部级以上劳模等。

按照荣誉授予的主体可分为:各级政府部门授予的荣誉、各党派所属各级机关授予的荣誉、各种组织(如: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授予的荣誉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可按行业、级别等类别进行细分,比如,各党派所属各级机关授予的荣誉可分为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等;各级政府部门授予的荣誉可分为部级、省部级、厅局级等。总之,结合企业实际并便于管理是分类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3)荣誉保存管理

荣誉保存是荣誉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荣誉信息保存和荣誉实物保存。

荣誉信息保存的要求:

企业应建立荣誉管理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企业层级,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层级以及企业员工的荣誉信息。

荣誉实物保存可采用分级管理模式:企业层级的荣誉实物集中保管。企业应明确一个部门负责保存,以保证该层级的荣誉实物全部、及时、完整集中在一起;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层级的荣誉实物,建议由各单位、各部门指定专人保存,并编制详细的荣誉汇总清单;企业员工的荣誉实物由本人保存。企业有关活动需要员工个人的荣誉实物时,应按要求提供使用。

(4)荣誉展示管理

荣誉展示的目的是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升集体荣誉感,提升企业的形象。荣誉展示是一种导向,表示企业对荣誉的重视与肯定,进而调动更多员工努力向上、取得更大成绩、争取更多荣誉的积极性。

荣誉展示应形成制度,要求作为岗位工作内容去完成。对于企业荣誉或员工个人获得的但对企业声誉有重要影响的荣誉,均应作为展示的对象。可采取如下几种展示形式:在本企业显著位置进行实物展示,或用照片办宣传板报、展板;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在有关媒体宣传获得的荣誉;建立企业实物荣誉室,长期或定期展示荣誉实物或照片;建立企业网上荣誉室,长期展示荣誉照片或其他荣誉信息。

(5)荣誉开发管理

荣誉开发指采取主动态度为企业和员工争取更多荣誉的过程。目前各种荣誉取得的方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分配型。具体方式是将荣誉数量指标直接分配给企业,企业按要求上报即可获得相应荣誉。第二种是机会均等型。具体方式是设定授予荣誉的条件,授予数量不限,企业自愿申报,按程序评审后全部或部分企业可获得该荣誉。第三种是自由竞争型。具体方式是设定授奖条件,授予数量有限,企业自愿申报,按程序评审优中选优后,部分企业可获得该荣誉。

企业应注重荣誉申报信息的收集,积极主动参与荣誉的申报,特别是第二种、第三种荣誉的申报。一般来讲,第二、三种荣誉对企业的影响更大些。

荣誉具有累积效应。在已获得荣誉基础上,可获得更多荣誉、更大荣誉或重要荣誉。企业应注重累计荣誉的申报工作。

(6)荣誉利用管理

荣誉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每一次荣誉的申报,都是对企业的一次宣传;每一个荣誉的获得,都是对企业形象的再次塑造和提升。因此,荣誉的申报和获得,具有广告效应。也就是说,荣誉的申报过程,就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效果类似于社会上各种炒作产生的宣传效果,但仅为正面效果。

利用荣誉获取资质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企业要合法经营,需要取得各种资质。目前很多种资质需要各种荣誉做支撑才能够取得,特别是资质的升级更是如此。

利用荣誉获得订单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具备某些荣誉,获得客户青睐,可直接获取订单。在很多项目招标中,某些荣誉是作为投标资格限制或评标加分项,因此,没有这些荣誉,就没有资格投标或参加投标以失败告终。

利用荣誉优化职能管理也是荣誉利用的一种方式。荣誉管理规范后,人力资源等有关部门在开展干部选拔、人才选拔、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均可利用荣誉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弄虚作假,体现公平、公正,使管理职能更有效发挥。

6、几点建议

(1)提高对荣誉管理的认识

企业必须对荣誉及其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荣誉的支持;其次,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荣誉和个人荣誉需要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充分利用;第三,荣誉的申报应变被动为主动,有选择、有计划。

(2)开展系统化的荣誉管理

建立企业荣誉管理信息系统。把企业及其所属单位获得的所有荣誉、企业员工获得的重要荣誉(注:各企业可自己定义何谓重要荣誉)纳入管理系统,荣誉信息统一管理,荣誉实物分类管理和保管。

(3)有计划地进行荣誉开发

企业应注重荣誉申报信息的收集,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荣誉的申报。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进行荣誉开发。比如本企业缺大师,应按照大师评审标准中对荣誉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育和申报;缺某个资质,应按照该资质评审标准中对荣誉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育和申报。总之,就是缺什么荣誉,有计划地补什么荣誉,增强荣誉申报的计划性和超前性。

(4)设置荣誉管理岗位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企业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搞好荣誉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大的企业设置荣誉管理岗位,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荣誉管理,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加强荣誉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问题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DB/OL].2001.

[7]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12]SchmidGB.Thesixfundamentalcharacteristicsofchaosandtheirclinicalrelevanceofpsychiatry:anewhypothesisfortheoriginofpsychosis[A].FrancoOrsicci.ComplexityMarrerooftheMinded[C].WorldsScientific,1998.139-164.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会计时空观会计假设缺陷会计系统变化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

一、网络经济与会计

现代社会经历的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经典理论中关于宇宙\"实体\"和能量要素的观念被物质、能、信息三要素理论所取代。从信息角度对事物客体加以新的描述,已成为现代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1]目前,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CI设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倔起,形成了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之后的第四产业,从而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推进到\"信息文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一些全新的经济组织(如虚拟企业)和经营方式(如电子商务)。因特网给世界经济上足了发条:以往建立一个公司直到其上市,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可是今天的网络公司,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几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只需十个月;电子计算机从50年代开始发展,40多年间,从286到386……到奔腾,芯片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每18个月翻一番,同时保持成本基本不变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因特网驱赶着IT业一路狂奔,加紧工作,不断创新,因为18个月后\"不成功便成仁\"。可以说,因特网己渗透到整个世界的每一角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2]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而言,它便会计发展史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己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3]

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4]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二、从网络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的时空观

康德哲学认为,宇宙本体之下,最基本的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时空观意味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衡量:农业文明,产品生产者就是自身产品的需求者,没有商品交换,没有产品的社会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满足他人需要;工业文明,产品变成商品,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范围。商品生产者投人资本进行商品生产,资本是一种时间的等待,就是牺牲当前的消费,投资于长远的利益。此外,为实现商品价值,需要通过动力型的生产力,也就是蒸汽机来跨越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信息文明,由于因特网,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此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又变小了。只要在线,发个E@M队IL,瞬间即可沟通信息,与地球另一边的企业距离变得很近。如不上网,与隔壁企业的距离却很远,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因特网的本质就在于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或近似于零,也就是便距离带来的磨擦系数降低,减少科斯所说的交易成本,加速度地实现商品流通。[5]

目前,随着信息文明的到来,会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仍局限于工业文明的层次,这种过时的思维模式如同机器上的固定齿轮,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如果从网络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会计时空的新视野。

(一)网络会计的空间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对物质运动的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在这一假设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6]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变化,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模糊性。例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再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VIRTUALFIRMS虚拟公司)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即其\"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7]以及近期出现并快速发展的基金项目。如此,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况。对于会计主体的这种模糊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

2.整合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木流动的加剧,企业间不断进行分化、重组、兼并,跨地区、跨行业、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成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集团公司,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以往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集团型企业(总公司)对异地机构(子公司、分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上都是高昂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整合。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无需远行,通过远程报表、远程监控,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其管理能力能够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结点。从而,也使得\"大企业变小\"、\"复杂机构变得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缩小了会计为之服务的空间范围。

(二)网络会计的时间观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时间,是指事物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运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畴,前者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后者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对会计主体\"健康状况\"的定期诊断。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突破表现在:

1.即时性。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解体清算的前提条件,这是进行资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现代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随时都可能导致企业解体,比如,按照\"摩尔定律\"IT业企业的生命周朔只有18个月;而短期的基金项目、网络会计的虚拟公司是一种临时性组织,从事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缩短了会计的时间界限。

2.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同时,它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手工处理信息高成本的障碍被扫除。如果说PC时代的会计系统主要解决工作量问题,那么网络会计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速度问题。时间上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只要需要,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击点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由此,可以满足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满足广大投资者(股民)的投资需求,去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了\"因特网上的会计报告\"的文件。网络会计的实时性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三、穿越网络时空隧道的会计反思

会计的时空观是构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哲学。网络环境下,它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l.集成化。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其数据源于业务部门(如,人、财、物、供、产、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联结,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2.简捷化。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技术环节,如平行登记、错帐更正、过帐、结帐、对帐、试算平衡等。[8]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多元化。即:(1)收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亦可接收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电算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2)处理信息方法多元化。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同时,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计算,比较差异。为加强管理与考核,甚至可以启用手工方式下所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算法\"、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全新的核算方法;此外,由于系统可以接收(或调用)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3)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根据需要,有货币形态的信息,亦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社会公益事项),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最终的会计信息将摆脱现有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会计频道\",[9]选择搭配会计信息的\"套餐\"或\"节目\"。

4.电子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便会计手段由算盘到键盘,从账本到磁盘。而网络会计将便会计介质继续变化,迅速走向电子化,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均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会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失去意义。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货币的\"质地\"也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纸币或硬币。网络会计环境是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用户、银行等机构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巴不存在货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电子货币进行网上结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10]对此,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口令控制、数据加密、职能权限管理、访问时间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

5.开放化。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是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广]、人事部门等)直接采集。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Intemet进入企业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瞬间沟通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数据的微观处理逐步登上宏观数据运作的殿堂。对此,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回叫设备(C/L「一BM旺DEVIC磅)以及防火墙(FI旺WML)等技术,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11]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强,有效地避免会计处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6.智能化。电算化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已经来临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浪潮,会计工作加快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重心转移。由此,要求会计系统必须放大功能,而网络会计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为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这种战略性转移的过程中又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建立以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IP)\"[lz]、\"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等,从而,又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将会引发又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A沃尔勃特·信息经济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石子强·改变游戏规则·北京晚报,北京:北京晚报社,2000年2月15日

3薛云奎·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仿真手工·财会世界,北京:中国财经报社,2000年2月24日

4王文京、胡迸平·网络财务时代扑面而来·会计研究,1999;10:37一41

5奇平;无需远行,无需久等·南方周末,广东:南方周末报社,1999年11月5日

6王世定·论会计假设·见:中国会计学会,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157一169

7雷光勇、黄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1:24一27

8刘志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影响的研究·见: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33一48

9薛云奎·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会计研究,1999;11:30一36

10王朝磺·计算机的发展将导致会计革命·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B刀一5

11赵秀云·网络会计一信息时代会计发展新领域·四川会计,1999;2:9一1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会计时空观会计假设缺陷会计系统变化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

一、网络经济与会计

现代社会经历的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经典理论中关于宇宙\"实体\"和能量要素的观念被物质、能、信息三要素理论所取代。从信息角度对事物客体加以新的描述,已成为现代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1]目前,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CI设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倔起,形成了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之后的第四产业,从而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推进到\"信息文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一些全新的经济组织(如虚拟企业)和经营方式(如电子商务)。因特网给世界经济上足了发条:以往建立一个公司直到其上市,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可是今天的网络公司,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几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只需十个月;电子计算机从50年代开始发展,40多年间,从286到386……到奔腾,芯片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每18个月翻一番,同时保持成本基本不变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因特网驱赶着IT业一路狂奔,加紧工作,不断创新,因为18个月后\"不成功便成仁\"。可以说,因特网己渗透到整个世界的每一角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2]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而言,它便会计发展史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己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3]

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4]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二、从网络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的时空观

康德哲学认为,宇宙本体之下,最基本的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时空观意味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衡量:农业文明,产品生产者就是自身产品的需求者,没有商品交换,没有产品的社会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满足他人需要;工业文明,产品变成商品,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范围。商品生产者投人资本进行商品生产,资本是一种时间的等待,就是牺牲当前的消费,投资于长远的利益。此外,为实现商品价值,需要通过动力型的生产力,也就是蒸汽机来跨越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信息文明,由于因特网,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此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又变小了。只要在线,发个E@M队IL,瞬间即可沟通信息,与地球另一边的企业距离变得很近。如不上网,与隔壁企业的距离却很远,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因特网的本质就在于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或近似于零,也就是便距离带来的磨擦系数降低,减少科斯所说的交易成本,加速度地实现商品流通。[5]

目前,随着信息文明的到来,会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仍局限于工业文明的层次,这种过时的思维模式如同机器上的固定齿轮,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如果从网络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会计时空的新视野。

(一)网络会计的空间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对物质运动的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在这一假设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6]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变化,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模糊性。例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再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VIRTUALFIRMS虚拟公司)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即其\"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7]以及近期出现并快速发展的基金项目。如此,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况。对于会计主体的这种模糊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

2.整合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木流动的加剧,企业间不断进行分化、重组、兼并,跨地区、跨行业、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成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集团公司,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以往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集团型企业(总公司)对异地机构(子公司、分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上都是高昂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整合。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无需远行,通过远程报表、远程监控,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其管理能力能够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结点。从而,也使得\"大企业变小\"、\"复杂机构变得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缩小了会计为之服务的空间范围。

(二)网络会计的时间观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时间,是指事物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运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畴,前者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后者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对会计主体\"健康状况\"的定期诊断。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突破表现在:

1.即时性。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解体清算的前提条件,这是进行资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现代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随时都可能导致企业解体,比如,按照\"摩尔定律\"IT业企业的生命周朔只有18个月;而短期的基金项目、网络会计的虚拟公司是一种临时性组织,从事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缩短了会计的时间界限。

2.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同时,它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手工处理信息高成本的障碍被扫除。如果说PC时代的会计系统主要解决工作量问题,那么网络会计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速度问题。时间上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只要需要,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击点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由此,可以满足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满足广大投资者(股民)的投资需求,去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了\"因特网上的会计报告\"的文件。网络会计的实时性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三、穿越网络时空隧道的会计反思

会计的时空观是构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哲学。网络环境下,它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l.集成化。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其数据源于业务部门(如,人、财、物、供、产、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联结,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2.简捷化。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技术环节,如平行登记、错帐更正、过帐、结帐、对帐、试算平衡等。[8]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多元化。即:(1)收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亦可接收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电算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2)处理信息方法多元化。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同时,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计算,比较差异。为加强管理与考核,甚至可以启用手工方式下所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算法\"、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全新的核算方法;此外,由于系统可以接收(或调用)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3)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根据需要,有货币形态的信息,亦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社会公益事项),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最终的会计信息将摆脱现有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会计频道\",[9]选择搭配会计信息的\"套餐\"或\"节目\"。

4.电子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便会计手段由算盘到键盘,从账本到磁盘。而网络会计将便会计介质继续变化,迅速走向电子化,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均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会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失去意义。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货币的\"质地\"也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纸币或硬币。网络会计环境是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用户、银行等机构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巴不存在货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电子货币进行网上结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10]对此,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口令控制、数据加密、职能权限管理、访问时间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

5.开放化。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是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广]、人事部门等)直接采集。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Intemet进入企业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瞬间沟通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数据的微观处理逐步登上宏观数据运作的殿堂。对此,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回叫设备(C/L「一BM旺DEVIC磅)以及防火墙(FI旺WML)等技术,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11]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强,有效地避免会计处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6.智能化。电算化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已经来临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浪潮,会计工作加快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重心转移。由此,要求会计系统必须放大功能,而网络会计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为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这种战略性转移的过程中又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建立以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IP)\"[lz]、\"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等,从而,又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将会引发又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A沃尔勃特·信息经济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石子强·改变游戏规则·北京晚报,北京:北京晚报社,2000年2月15日

3薛云奎·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仿真手工·财会世界,北京:中国财经报社,2000年2月24日

4王文京、胡迸平·网络财务时代扑面而来·会计研究,1999;10:37一41

5奇平;无需远行,无需久等·南方周末,广东:南方周末报社,1999年11月5日

6王世定·论会计假设·见:中国会计学会,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157一169

7雷光勇、黄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1:24一27

8刘志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影响的研究·见: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33一48

9薛云奎·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会计研究,1999;11:30一36

10王朝磺·计算机的发展将导致会计革命·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B刀一5

11赵秀云·网络会计一信息时代会计发展新领域·四川会计,1999;2:9一1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国内石油公司;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 TE1

1 国内石油公司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力量分散,机构重复设置比较严重。

目前集团公司(包括股份公司)系统共有科技人员5万余人,分散在300多个科研机构里;集团公司直属科研机构7家,企业直属科研机构80家,企业二级科研机构200余家。不同区域的企业都设有同类性质的科研机构、同一区域的同一性质的企业二级单位也都设有相应的科研机构。其结果导致立项重复、设备购置重复、科研整体水平在低水平上重复。

(2)机构庞大,科技队伍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

科研机构内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使得科研机构规模庞大,学科专业设置过分追求齐全,技术支持、社会服务一应俱有。科技队伍中不做研究开发工作的人员比重很大,按集团公司直属科研机构和企业直属科研机构统计,真正从事课题活动的人员仅占科研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57%左右。

(3)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

集团公司众多的科研机构中,博士数量非常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少数院所。

(4)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只有少数研究开发机构按技术中心建制,而大多数还是以原研究院所的机制运营。重理论研究、轻应用开发,重论文成果、轻市场推广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机制的形成。

(5)创新人才相对缺乏。

一是企业往往片面追求当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员工的在职培训、成人的继续教育,以致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二是引进的人才自身素质一定程度上存在欠缺,往往难以更快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科研能力;三是人才流动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缺乏人才相互交流、学术相互渗透的必要的科研氛围;四是人才流失,这主要是加入WTO后,各跨国公司用高工资等待遇吸引人才,以及石油行业大多远离城市,沿海与内地高层次人才收入差距较大,导致人才流失。五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6)科研投入问题。

一是投入相对不足。按照国际标准,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额的5%的企业才有一定竞争力,只有2%的企业仅能维持生存。而中国石油企业作为有较强实力的大集团经费投入也只有2%―3%。二是科技投入分散,导致中长期、重大、超前项目萎缩。三是同一公司重复购置同一资源,造成浪费。

(7)自主创新能力差。

大部分基础研究只是把国外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加以具体运用,造成我国科研工作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少,技术创新能力差,科技发展后劲不足。

2 中国石油公司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趋势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成为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际上各大石油公司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世界石油市场的激烈竞争,都把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作为其业务快速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获取最大利润的主要战略。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要想尽快适应世界石油市场,与国际接轨,重视并积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是前提。要做好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是关键。加快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是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集团公司要走向海外,实现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目标,就必须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其次,对于集团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来说,现行的科研体制还不尽合理。集团公司从总体规模上看,研究力量是比较雄厚的,但机构重复、分散、庞大,集中表现为大而不强,管理不集中。虽然这几年科技的贡献率较大,但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尚未完全形成。第三,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快科研机构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这也是科技工作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是建立创新型企业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未来几年内,中油集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途径简单的说是“瞄准一个目标,抓住五个关键”。

“瞄准一个目标”是指集团公司在优化科技资源时,要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目标。争取保证企业各类科技资源在不同的科技主体、过程、领域、时间、空间等层面上进行分配并实现相互的作用。优化市场资源,优化科技资源,优化管理资源,优化人力资料,优化环境资源。

3 我国石油科技需要实现几个转变

随着1998 年石油工业的战略重组,真正做到科技兴油,科技增效,石油科技就要相应地发生一系列改变:一是从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从围绕储量、产量转,追求的是储量、产量箭头向上,转向着力于效益。对上游而言,“科技增油”增加的必须是有效益的经济储量和经济产量。对下游而言,就是要提高工艺的技术含量,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从全国型向企业型转变。石油科技过去的研究范围,摊子铺得很大,战线拉得很长。重组后的石油科技要缩小包围圈,对集团公司没有效益的事不做,不铺摊子,不贪大求全。三是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机制择优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工作。科技项目通过市场的手段选择科研力量,打破人员、设备的界限。科研单位按照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后勤服务三块来进行划分和重组。四是从成果型向能力型转变。科研工作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科研工作真正从争技术水平和成果奖励,转到争市场竞争力和争经济效益上来。

4 国内石油公司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1)实施积极有效的科技人才管理措施。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代表,是企业创业的先导,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是首要的能动的因素,在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使科技人才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首先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优化科技队伍结构;其次必须改革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大科技资金在投入和使用上的管理。

首先要增加科技经费的投入,这是推动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以提高科技进步在生产发展中的含量;同时适当调整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加大勘探开发新技术项目以及对油田公司可持续发展最有益的新管理方式、方法项目的投入。

其次,要建立开放型的融资渠道,使科研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社会化的科研投资格局。如,允许从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产品销售、技术咨询服务等收入中提成,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基金提取应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对未列入计划的项目,二级单位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改变投入―研究―推广―创效的模式,在可预见的效益中,先预支一部分资金,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待研究成果经科技部门认定见到效益后,由科技部门偿付二级单位垫付的资金。这样做把技术推广创效和科技经费来源结合起来,一方面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督促了该项目承担部门和单位为能得到垫付资金,会比较积极主动地进行该项目的推广,加快该成果的转化。

最后,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严格执行油田公司科技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项目合同管理,项目经费必须按规定落实到课题组,杜绝经费挪用和依托单位重新分配的现象,经费的支出必须与合同规定一致,加大对项目经费使用的审计,掌握好项目的资金预算,严格执行资金预算,任何个人、部门不得增加支出,建立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把科研项目资金管住管好,让有限的科研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投入的科研资金达到最佳效益,让科研资金合理配置。

(3)建立有效的信息保障机制。

技术进步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财富的新源泉,要强化这一理念,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保障力度。

①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渠道畅通、迅捷高效、运转规范的信息搜集、处理、传递、共享机制和科技信息研究中心,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信息搜集、处理、传递方面的职责,把信息作为企业生存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来经营。

②加强网络建设和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共享搭建网络平台,实现科技工作信息化管理。

③加强与专业信息研究单位和院校、研究院所在信息搜集、处理方面的合作。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提高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④加强对石油科技发展动态和相关科技发展动态的跟踪监测。一是跟踪监测内部技术应用状态和工程技术服务中的技术难题,总结归纳市场需求信息;二是要注重跟踪监测世界石油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科技合作、市场开拓、工程技术服务以及国际会议信息、论文报告、网络信息、学术期刊、学术交流等渠道,系统跟踪研究重点国家、重点公司、国内外对标企业技术发展动态,分门别类地进行定期、系统的跟踪和监测,定期出研究简报或综述,研究新的思路与项目建议,为科技规划计划的编制和滚动调整提供参考。

(4)加强科研项目管理。

完善科技立项的科学决策系统和全成本核算的项目管理办法,针对企业增储上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难点选择题目,根据市场、效益立项,完善科技项目的合同管理制度,改革科技拨款办法,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和难度分为拨款、部分贷款、全部贷款三种形式。要强化课题的中期评估和跟踪管理。同时,在成果验收上,以“效益”评估为最终目标,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科技结论、没有经济风险评估的做法。

5 结论

结合对国内油田公司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科研机构设置重复,配置不当;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预测,本文探索出了适合国内油田公司发展实际的优化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物力资源配置的对策,以期能够对国内油田公司科技资源配置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油田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谋求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传谌.国有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薄志仲.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J].石油企业管理.1999.

[3]伍竞艳.陆上石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00,(2).

上一篇: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 下一篇: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