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选择及其对策

时间:2022-09-30 12:11:23

生态建筑设计选择及其对策

摘要:生态环保如今己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之一。在建筑设计上也要注意绿色环保与生态化。建筑设计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与改革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秉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就能走得更远。由于人类对资源的大量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致使如今资源出现了匮乏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之下,推进绿色生态建筑就成了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逐渐加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建筑作为能耗的重要消耗源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力推广节能生态建筑。人类住宅也从生存型逐步向功能型、舒适型转变,陆续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建筑,即生态建筑(其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确保居住者在身体、精神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即将生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设人与自然双赢,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一、生态建筑概述

(一)生态住宅定义

生态住宅即是指生态住宅的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绿化系统以及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都要把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及生活质量为准则和目标。因此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这一定义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及核心

(二)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想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达到建筑、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说我们要利用自然条件加上认为的手段来创造一个人有利与人们的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来努力实现向大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生态住宅的设计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综合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能源和物质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的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低耗、高能、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原则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准则和具体依据。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

(一)地域性生态建筑

地域性生态建筑多萌芽于乡土建筑,其技术成形跟其社会、经济以及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即生态建筑的技术特征有着明显的本土和地域化。柯里亚主张生态建筑要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的“形式跟随气候”建筑理论也同样适合这一特性,我国的传统民居中由人们直接在崖壁上掘洞而居―窑洞正是这一原则的验证。窑洞之所以能在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主要是因为黄上本身的塑性很好,另外黄土高原属于寒冷地区,窑洞被大量的黄土所包裹,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而吊脚楼则是针对云南地区夏季湿热地区的生态化设计,吊脚楼由其区域最为常见的竹子和木头搭建而成。底层架空,通风效果极佳。还有徽派建筑中的天井都是考虑其生态因素而建的典例。

(二)经济性生态建筑

经济性生态建筑因地制宜地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或是赋予传统施工工艺新的表现形式,在传承和弘扬当地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减少了建造过程中的运输成本、材料成本,同时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避免直接复制国外的生态建筑案例,杜绝商业化的“高技术”拼贴词汇的使用,花费巨额的经济代价。

(三)文化性生态建筑

文化性生态建筑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态理论自觉的追求,用来表现某一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对特定场所和气候所做出的独特解答,而且这些新形式能反映当今社会现实的价值、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从乡土建筑及传统建筑中挖掘出新内容的生态化设计手法。而面对文化国际化的趋势,适应地域气候、使用木土材料、尊重本地风俗及保持地方建筑特色等方面的生态理论的生态建筑还具有弘扬本土文化的作用。

三、绿色建筑施工的对策

(一)建筑施工技术策略

1.选择生态环保的绿色建材。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要选择具有优异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包括:①承重材料与填充材料,如生态水泥、生态高性能混凝土、钢材和木材等:②保温材料,包括透明绝热材料、外墙保温涂料等墙体保温材料、自控光热屋面板与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自控光热屋顶保温材料等。

2.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为了实现低耗减排目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建筑的蓄热、保温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可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发挥的生态效应。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包括被动式接受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显著特征。

3.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采用智能管理技术,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环境监控技术与热敏反应技术等新智能管理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推广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开发出人性化的智能设计,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舒适、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二)完美的生态住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

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对生态建筑完美的追求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构建一个完美的生态住宅,和大自然和平共处无一不是最佳途径。生态住宅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能源方面,同时也需要融合自然景观、社会文化等精神文明方面。因此,只有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做到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生态建筑才能长久立足。

(三)对室外环境的设计

保证建筑室外环境优良,可以适当地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规划管理。加大建筑周围的绿化程度,在保护现有的绿色植被的基础上再进行植树造林建设,可以在一些树木之间建造供人们休息的凉亭,很好地利用了树木的避阳遮阴的功能。减少水泥路面,可以采用带孔的方砖来铺路,砖孔中就可以植入草坪,让人们的生活被绿色所充斥。这样不仅仅做到了对环境的保护,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健康的元素。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室外设计时,还可以在建筑周围设置一些人工湖,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水文色彩。这种两全其美的设计理念符合了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主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绿色环保。

(四)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

在进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要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了人文因素,在追求绿色环保的同时也要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切勿盲目地跟从一些现有建筑中的一些环保措施。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进行个性化环保设计。太阳能是相对环保的能源,有些欠发达地区很大一部分的能源是来自于太阳能,但在较为发达的城市中追求的是高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而不适合这种完全依靠太阳能的建筑,这时设计师就不能盲目地选用这种太阳能建筑,否则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间接地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四、结束语

生态住宅的构建不仅仅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离不开相关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提倡。因此,只有充分有效的利用当代建筑学、当代建筑学理论、、当代建筑科技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学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从科学技术、自然环境、国民经济、可利用能源等多个角度出发系统可观的评价与设计住宅区的室内外环境,从而更加客观有效地诠释生态建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春松,侯湛.城市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3,24:86-87.

[2]李明坤.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J].门窗,2013,12:95.

[3]张权.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原理及设计研究[J].民营科技,2014,02:162.

上一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廊道探析 下一篇: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