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古诗文的“四美”

时间:2022-09-29 10:25:37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古诗文的“四美”

摘 要: 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之美,感受美的熏陶,培养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古诗文 美 教学方法

优美的古诗文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并且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古诗文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不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润物细无声”地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肩负的使命感,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五彩斑斓的“美”。

一、感知语言艺术之美

语言是课文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散文的优美、小说的生动、诗歌的凝练、议论文的严谨、说明文的朴实,均体现出各式各样的语言美。这样,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美就成为古诗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则是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这些入选课本的古诗文,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特色来看,有的音韵和谐,有的骈散结合,有的虚实相生,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娟秀灵动,有的情景交融,有的直抒胸臆。在教学中,如能挖掘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就把古诗文教学落到了实处。

如《与朱元思书》一文,其句式结构之美,堪称上乘之作。本文是一篇骈体文,从句式的节奏结构来看,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里第二、四字“水”、“石”是节奏点,“水”、“响”是仄声,“石”、“泠”是平声,韵律上仄平相对,前后对仗,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具有整体错落,方正圆润,四平八稳的特色,读来朗朗上口,产生一种婉转悦耳的音乐美,获得一种抑扬顿挫,平正纯和的优美。大量对偶句式的运用非常工整精巧,给人一种温柔敦厚的稳重均衡的美感。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字斟句酌方能达到用词的精练和准确,教学时亦当如此。例如讲授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词句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展现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一股狼烟直上云霄,格外醒目。横贯大漠的黄河,用一个“长”字凸显了其蜿蜒从天而降的气势。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句诗写出了塞外奇特壮观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将作者孤寂情绪巧妙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教学时,抓住这种关键字、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能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深刻领会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

因此,多读古诗文,促使学生搜集优美古诗文句子,并且记住这些名句,既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锻炼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挖掘人物形象之美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赏析经典唐诗宋词,一首首抒情诗,充满诗人爱国思想,他们为国而忧,为民而愤;一篇篇边塞曲,热情歌颂戍边将士,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吟诵诗词歌赋,那字里行间挺立起了一个个民族不屈的灵魂,铸造了中国的辉煌,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是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之魂。

教学中,老师宜引导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或书或歌借以表现自己人生的追求或对他人的赞美的,从而使学生在心中树立起一座座美的丰碑。如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受李白蔑视权贵的正义形象及追求自由的个性;诵咏《过零丁洋》中的“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感受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忽如归的英雄形象;品读《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的肺腑忠言,读出了他忠贞不贰的赤胆,死而后已的决心,聪明睿智,宽人律己的昭昭爱国心;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位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的“诗圣”屹立在我们面前。

再如《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在“齐师伐我”时不顾别人嘲笑,毅然挺身而出,率领军队“一鼓作气”地打败“齐师”的入侵,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国家的命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大智大勇、敢斗善斗、胸怀坦荡的蔺相如。除此之外,还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不畏强权的、能言善辩的宴子;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的范仲淹;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刘备;正气凛然、不畏的唐雎等,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心驰神往,无不深深震撼每个读者的心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人论世”,把作品同作家的人格结合起来,或从人性的角度探求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吸引而神采飞扬时,也就获得可喜的成功了。

三、欣赏诗文如画之美

古诗文动人之处就在于融诗情画意为一体。因此教学时,要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语言设法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驰骋想象,深入体会古诗文的画面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用语言描述或通过具体的画面,再现古诗文中的自然美景。如“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严冬,“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妙不可言的乡村美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源盛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但又“悄怆幽邃”的小石潭,等等,无不带给人们不尽的留恋。

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先引导学生把握曲意,然后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凋零的老树上攀着无叶的枯藤,树上一只乌鸦哀鸣,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夕阳欲下,远处一人牵老马缓缓走在驿道上。其次再现独立画面,画出诗意。对于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先由同学们将自己能画的事物独立画出,再进行艺术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这样,一幅有形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把无形的抽象的孤寂愁思之情表现出来了,自然与人生合为一体,直观而又形象,既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这是一幅生动的雨后山村风习画。从色彩上写景,松翠、竹青、荷绿、明月皎洁;从细节上写村民的活动,洗衣归来的活泼的少女和借助月色下河捕鱼的渔民。王维在风景清幽、民风敦厚的自然美画卷里表现了自己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中写景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自古至今,人们热爱美,追求美,珍惜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对美的向往是人类文明得以永不中断的重要动力,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从而以更丰富、更深刻的价值为人类文明添光彩”。

四、解读思想境界之美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华夏文明得以生存繁衍日日强大的血脉。古诗文中反映这种精神的课文也不少。我们应深刻领会,并循循善诱地向学生宣讲,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古代的知识分子虽然受时代、历史条件的限制,均或多或少地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的崇高人格却给后世带来了巨大影响,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奋斗不止。表现古代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作品在初中文言文中占的分量相当重。《鱼我所欲也》反映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注重品德修养,义重于益的思想;诸葛亮的《出师表》则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观刈麦》则体现了进步知识分子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意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品格;《送东阳马生序》则体现了一代学者对后辈的关心和勉励,其诚挚的情感、循循善诱的温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热泪盈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有志之士,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环境中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发愤图强,励精图治,终成一代英杰。《愚公移山》中的愚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敢于与地斗,不顾“年且九十”的高龄,河曲智叟的嘲笑,毅然地率领全家人挖山不止;付出总有回报,他的坚毅行为,连上天都被感动了,最终使“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的这种抱负、信心和成功,就是中华民族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写照。

这些不同朝代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在维护国家稳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方面,曾起过积极作用,在今天并不太平的世界格局中,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古诗文是一朵历久弥香的奇葩,它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无论是在文化传承还是审美熏陶,无论是在语言习得还是道德修养上,它都有着无法估量的教学潜能。语文教学是一项美育因素很强的教学工作,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实践,深入开掘,将美育自然地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审美鉴赏、激发审美情感,正确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样就能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审美熏陶,培育出更多“美的心灵”。

上一篇: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