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本科中医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9-29 08:34:22

中医院校本科中医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中医院校本科中医教学问题:因中西医文化背景-理论体系、教学侧重-课程安排、疗效评价-判定依据不同致使学生兴趣不高,中医认同感偏低;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能动性发挥不足;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同步增加不足,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解决之道:培养新生中医思维方式,提升中医认同感;多渠道激发学生兴趣包括运用新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互动;改变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实践机会;院校互助,充分调配教师资源、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未来期待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遵循中医学固有规律,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了解学生思维动态,分析学生心理特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多方面发展,才能适应新世代,培养出多技能实用型医学生。

关键词中医院校教学改革;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习兴趣;中医思维;中医认同感;教学互动;学生能动性;教师素质;新媒体;教学质量

传统中医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主要理念是根据经验积累,以阴阳平衡和天人合一为指导,从而最终能达到治疗效果。19世纪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方医学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通过反复试验得到科学数据,根据这些理论数据研判疗效[1]。另外,经过长时间的传播,西医日益被国人认识和接受,并逐渐成为国内医学主流,这使得中医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中医西医的学术争论愈加激烈,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发生强烈的碰撞,有学者甚至提出废除中医[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中医学应准确定位,挑起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担。高等中医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传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针对当前中医院校本科中医教学中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是高等中医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解决的。

1中医教学问题

1.1学生兴趣不高,认同感偏低

1.1.1文化背景-理论体系西医主要偏向于结构性、科学性和逻辑性,以实体结构为基础, 借助科学实验, 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更偏向于哲理性、文学性、天文学性等,简单的逻辑思维了解和结构了解是无法真正学习到中医的,通过对自然宏观、朴素地观察, 在辩证思维、演绎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中以教学难度很高,增加了学生对中医的认知难度。部分学生还没有能力区分中医与玄学,认为中医等同于“玄学”,甚至用现代医学的概念否认中医学概念, 否认中医学的科学性。1.1.2教学侧重-课程安排中医因其文学性和哲理性等特征,导致教学更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性的教学很少,很多学生失去继续深造中医的兴趣,进而对中医的认同感下降。中医学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很多院校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中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少,且都安排在第二个学年进行,此时很多学生已经准备进行实习和实践性教学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中医学”已经提不起很高的兴趣,除特别喜欢中医的学生,其他学生都没有感兴趣去了解“中医学”,导致学生中医认同感偏低现象的发生[3]。1.1.3疗效评价-判定依据学生在学习中医与西医两种不同体系医学理论时,会对比两种医学对疾病治疗的效果,然后就会了解到西医治疗效果是立竿见影且可用标准化衡量的。中医疗效是循序渐进患者主观判断为主的,所以一些学生认为西医比中医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因此对中医产生了疑问,如“为什么中医治疗效果没有西医明显?为什么要学习中医?学习中医的意义何在?”等,慢慢的就对中医产生不认同感[4]。

1.2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能动性发挥不足

学生升入大学,学习方式从教师监督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加之所学知识与之前积累的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全新的知识,需要学生及时调整适应。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机械性听课,互动环节较少,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学生的主动性通常被忽略了。中医基础课程作为中医入门课程,对学生日后学好中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课程往往知识点较为枯燥抽象,一些概念和关系很难把握。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面对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课更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基础没有打好,对于以后的学习更加困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这些负面情绪也映射到授课教师身上,而又影响教学质量,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1.3师生比例同步增加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99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许多高校扩招,入学人数大幅度提高,师资队伍扩大、师资力量提升速度远远赶不上扩招速度,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教师每周课时数大量增加,备课时间不足,忙于应对;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和提高;授课学生数量增加,班级学生基数增大,教师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需求及兴趣,难以因生施教,影响教学效果;学生难以吸收大量中医知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1.4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中医是通过时间积累的经验医学[5]。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教师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中医专业教师素质普遍不高、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中医教师数量少、中医教师培训机构少,很多院校聘请社会上与中医专业相关的学者及人士参与到中医教学等导致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中医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大高校过于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引进,虽然注入了新鲜力量,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多是科研能手,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学习能动性更多受教师授课方式、方法影响,青年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不足,只能照本宣科,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知识点,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效果不佳。

2解决之道

现代中医[6]临床、教学与科研,均以中医理论、思维方法为指导,以西医的技术、理论为手段,以 “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为原则。现代中医理论的提出,重新审视了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取长处结合,做到中西医融会贯通,使得传统中医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2.1培养新生中医思维方式,提升中医认同感

提升学生对中医的认同感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学校可通过开展名老中医师中医主题宣讲,让学生了解中医在治病救人发挥的重要作用;选择优秀学生代表,针对今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新老生交流会;运用多种新闻载体,如校园网站、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加大力度宣传中医优势等方式,让新生激发学习中医的兴趣,培养初步中医思维方式。一旦最初的思维模式形成建立,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慢慢理解中医,客观辨识中西医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增强学习认同感[7]。

2.2多渠道激发学生兴趣

2.2.1运用新媒体教学通过学院网站收录优秀讲课视频,利于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充分运用多种媒体设备,制作优质PPT课件,通过动画模式,模拟五行生克制化;视频演示针灸进针;通过图片学习中医外科等等。新兴文化载体,让静止的知识动起来,采用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2.2.2增加教学互动,改变授课方式传统的授课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回顾教学知识点时变成学生授课,教师听课,总结出重点难点,逐个突破,让教师从侧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2.2.3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实践机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不能把教学与实践分割,早临床,多临床,实践临床,增加学生医院见习次数,让学生加深理解。增加开设实验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解。2.2.4医院学校互助,充分调配教师资源与医院合作,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医院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补充高校师资不足。医科类院校加强交流,外聘优秀教师。改变课程设置,同一专业不同班级课程设置不同,交叉授课。切实从学生出发,保障师资力量。2.2.5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针对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一对一互帮互助;制定青年教师跟课制度,并定期考核跟课情况;进行试讲由教研室研判是否能单独授课。全体教师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并邀请外校优秀教师交流经验提高授课水平。选派优秀教师公派学习,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定期开展讲课比赛,鼓励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3小结

继承和发展中医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医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不断地摸索与创新。遵循中医学固有的规律,不断研究和改进中医教学方法,同时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学生心理特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深入广泛的开展中医教学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多方面发展,才能适应新世代,培养出多技能实用型医学生,让中医文化发展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刘祺.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1840-1911)—医术、文化与制度的变迁[D].天津:南开大学,2012.

[2]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J].医学史研究,2009,30(13):60-63.

[3]隆美华.浅谈中医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8,7(27):86.

[4]徐云生.论中医学基本观[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5]何玲.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6]徐琳.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关于废除中医大论战的哲学思考[J].中医药文化,2011(4):18-21.

[7]侯云山,乔占兵,尹婷,等.中医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医药学报,2004(11):682-685.

作者:凌梦思 黄兰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学工处

上一篇:地震应急自救知识探讨 下一篇: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辨证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