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02:20:07

护患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内容、技巧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0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积极治疗配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4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4%,积极配合率为92%,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中有22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2%,积极配合率为68%,护理满意度为7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护患沟通;护理管理;应用;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53-02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加深,人们对医疗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病情上得到良好的护理,还要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为此,很多医院纷纷在不断的加强护理管理建设投入,不懈致力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很多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紧张、消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比如患者不配合工作、发脾气,严重的甚至产生医疗纠纷等等。临床研究表明,在护理管理中加强护患沟通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够打开患者的心结,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发生[1]。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内容、技巧和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0名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0名患者,患者主要为消化内科、肿瘤科、骨科等科室的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观察组中有53名为男性,4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9岁,平均年龄(44.56±3.11)岁;对照组中有59名为男性,41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10岁,平均年龄(43.23±2.09)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具体措施如下:①注重非语言性沟通,沟通并非就是用嘴说话,护理人员的日常言行举止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比如护理人员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不耐烦的表现,不再患者面前窃窃私语等等。另外是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表情、手势、眼神、穿着等各个方面要举止得体,表现大方[2];②做好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它是护士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渠道,同时也是帮助患者打开心结、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3];③心理暗示:暗示是临床常用的心理疗法,有时候它甚至比药效更好,护理人员要充分利用暗示架起与患者沟通和打开患者心结的桥梁。同时,在沟通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护理人员要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实现患者的心理护理,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多关心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等等[4];其次是要善于倾听,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应表现出认真、尊重的态度,全神贯注的倾听患者的倾诉,不要随意打断患者,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再次是抓住与患者沟通的契机,不要将护患沟通看作是一项任务,可以将它当作朋友间的交流,比如在抽血、输液的时候就可以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最后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和语言态度,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思想观念也各不一样,护理人员应尽力避免用专业术语,而是采用患者能够听懂的方式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应多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根据主管的认识去评价和判断,还要掌握好自身的语气、语调以及声音的节奏等等,要注意沟通技巧[5]。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积极治疗配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

1.4数据统计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

观察组中有4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4%,积极配合率为92%,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中有22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2%,积极配合率为68%,护理满意度为7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护理是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医疗模式也在慢慢的发生着转变,已经由传统功能性的治疗模式逐渐转变为公益性的服务模式。这就使得人们对医疗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护理管理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接触患者的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参考文献

[1]王文生,邢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07):96-97.

[2]陆颖.护患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7):97-98.

[3]周蕾.现代护理模式的护患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15):163+165.

[4]唐静.护患沟通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99-100.

[5]谢蓝芝.人性化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06):37.

上一篇: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骨科应用中的临床... 下一篇:静脉补钾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