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2-09-04 07:04:54

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其他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血糖控制;价值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99-02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胰岛素分泌缺血或作用障碍有关,发病后患者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如果血糖持续升高会造成其他组织功能障碍或衰竭,严重时会引起心血管、肾、眼等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临床上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及运动治疗等方法,其中饮食护理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最基础也是较重要的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所选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关糖尿病诊断标准,无伴发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患者均为自愿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有男58例,女42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5±4.8)岁,病程1.5年-22年,平均病程(7.6±2.8)年;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有男55例,女4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4.5±4.6)岁,病程1年-21年,平均病程(7.5±2.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入院后次日清晨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采血,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每日三次均给予二甲双胍及一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治疗。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简单的疾病知识介绍、药物支持及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向患者传递饮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可以达到的效果,鼓励患者主动配合饮食护理,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血糖的控制。②调查患者的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进行适当调整,控制患者每日热量的摄入,搭配合理健康营养均衡的食物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营养支持。③患者每日的食谱由护理人员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食谱考虑到患者的实际血糖水平、饮食习惯及每日需要摄入的营养,为防止患者长时间食用同一种食谱产生食欲不振情况可在保持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注意每日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摄入约占全部能量的30%以下、50%以上及15%左右,每日食盐摄入量在6克以内,食物以粗纤维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尽量少进食粥类食物,食物宜清淡,禁止过量食用油盐,选择低糖的新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④定期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血红蛋白等观察指标,并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调整食谱。⑤糖尿病病程较长,饮食护理更需要患者的长期配合,为避免患者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并进行积极的指导与鼓励,督促患者坚持配合饮食护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监测指标治疗前后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红蛋白指数。

1.4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监测指标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断: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监测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监测指标控制在稳定状态;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红蛋白指数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χ±s,mmol/l)

项目1观察组(100)1对照组(100)干预前1干预后1周1干预后4周1干预前1干预后1周1干预后4周空腹血糖18.25±1.7517.44±1.5216.35±0.8118.24±1.6517.74±1.4217.35±1.31餐后血糖111.77±1.9519.81±2.2117.32±1.28111.57±1.85111.01±1.21110.32±1.68血红蛋白19.28±1.8217.97±1.8215.66±1.2119.33±1.8119.11±1.6619.01±1.54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显效6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显效42例,有效24例,无效34例,有效率为6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40例慢性肾炎病人的中医临床护理 下一篇: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