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亦精彩

时间:2022-09-29 11:38:04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想学生在第一课时教学检测时通顺、正确地读出课文,不仅要在课前的预习上就要开始下功夫,还要在检查学生初读情况和重难点地点拨上动脑筋。下面我就结合我们学校的“三自五步教学模式”说说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课前自主预习――设计问题导引

预习可以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沟通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距离;对于学习困难生来讲,预习能促使他们提前起步,增强自信心;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预习可分为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我们学校实行新的“三自五步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外预习。课外预习主要是在上课前一天要求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准备学具。然而,笼统地布置学生回家进行预习,效果则很不理想。最近我们学校在尝试课外预习时设计和第一课时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导引,让学生回家按步骤进行预习,效果显著。如三年级下册12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引,让学生回家去预习:

1 读课文三到五遍,读完一遍给自己画颗星。在课文中标出本课生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将读音标在课文中。

2 读准生字字音,认真写一写田格中的生字,注意笔顺。

3 通过查工具书来初步理解“委屈、自豪、铺天盖地、多亏、无边无际”等词语意思,可以把意思写在书上。

4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通课文,读好长句子,注意语气。

5 体会小骆驼心情的变化:小红马嘲笑时感到很( ),跟妈妈到沙漠中时( )饿了怎么办,沙漠旅行结束了,知道了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觉得自己应该感到( )才对。

6 再找一找像“( )天( )地”这样类型的词语。

二、课始检查初读――宽容产生美丽

阅读教学初读课文时,学生在读书中的问题很多,结结巴巴、丢三落四、颠来倒去的初读现象屡见不鲜。而细致零碎的反复纠错纠偏成为老师和学生初读指导的“重头戏”。尽管纠错式初读看起来更扎实,但对被纠正的学生和其他同时经历这一历程的学生来讲,在结结巴巴的读书中,似乎会丧失对朗读的兴趣,牺牲对文本内容的体会。语文的诗意灵动,阅读情绪的张扬空间被悄然挤压。似乎也没有顺应学生内心的诉求,(在课堂上,以美的形象,以自己的优点示人,)违背了人性的自然选择。让学生以糟糕做起点,是否会影响后续学习?在平时的初读检查时,不妨留一点宽容给学生,适当的宽容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螺旋式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

宽容,就是适当地放过一些不影响表达的误读。就全班学生来说,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误读有时是难免的,有个人语言模式特性的因素,也有学生语言能力欠缺等因素,还有文本语言在表达时多元化因素。如《荷花》一课开头,“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有的学生习惯于读成“闻到了一阵清香”,这里的“了”就可以宽容处理。再如《大作家的小老师》中写道:“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很多学生更喜欢读成“英国著名的作家”,句中的“的”我认为同样可以采用宽容来放过。实际上,像这样一些细小的、次要地方的误读,采取宽容处理以后,随着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深入,初读阶段的有些误读会自然消失。

三、课中巧妙点拨――深度问题助思考

第一课时并不是简单的揭题激趣、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结束了,为了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深入朗读课文,进行细致有效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文的一些重难点,设计有思考价值的深度问题来激发学生再次读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侧重于对文本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体昧感悟,而理解、感悟的到位于否,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如《清平乐村居》中有这样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此句一个“醉”字,是辛弃疾画龙点睛之笔。有位教师紧扣这个“醉”字,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师:这里的“醉”仅仅是酒醉吗?

生1:还可以是陶醉。

师:陶醉于什么?请大家读读全词,说出你的感受。

生2:陶醉于眼前的美景。

生3:陶醉于幸福的生活。

生4:我认为陶醉于的是大儿子的勤劳,二儿子的手巧,小儿子的可爱。陶醉的是他们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非常幸福,非常安宁。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个“醉”字,你们说只有老夫妇醉了吗?

生5:还有作者也陶醉了。诗人忧国忧民,虽然遭受打击,但是心系国家和人民,见到眼前的情景,会想到金兵入侵,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要是没有战争,那里的人们也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生6:还有我们也沉醉其中。

不难看出,在这段实录中,学生的理解是有层次的。从酒醉到“陶醉”,从“他醉”到“我醉”,对诗的理解逐渐深入,而又自然轻松。有弹性的问题设计,能给每个学生一次跳跃的机会,实现相对于自身的飞跃。课堂中这样的深度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有效思考,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课终悬疑――掀起再预习高潮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丰富想象。第一课时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第二课时就应该来聚焦细节。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展开自己的想象,让他们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呢?我想在第一课时及将结束的后几分钟,根据第二课时的重难点,悬置几个有价值的深度问题,为学生的第二次回家预习再点起一把火,掀起再预习的高潮,为第二课时的预习展示进行铺垫。如《少年王勃》第一课时的结尾,设计这样的悬疑会更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1)为什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到底好在哪里?请你找出书上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王勃的这句诗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2)为什么王勃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滕王阁序》?他与在场的那些人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书上找出相关语句读读,体会,从中你品味到什么。(3)你知道“初唐四杰”指哪四人?你能把下面的诗句填完整吗?

A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B 况属高风晚,__________________。(4)读一读练习,3中的成语,想想能否用其中的三两个连起来说一说王勃。

其实,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及时反思,精心设计预习时的问题导引,设计有深度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在对待学生次要的小错误上宽容一点点,能在课终悬疑时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哪怕是在人人不想上的第一课时,也能奏出精彩的乐章。

上一篇:试论小学体育课的创新教学法 下一篇:浅析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