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9-29 09:15:23

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2-0321-0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休闲体育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了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的意义、价值以及开设休闲体育遇到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休闲意识,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休闲体育 学校体育 休闲意识

一、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的意义

1.开设休闲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健康第一”是高校当前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国际休闲权威专家分析和西方未来学家预测,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社会,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20世纪,随着经济、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生支配闲暇时间也就更多了,但是目前休闲体育教育严重缺乏,全国只有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八所院校开设休闲体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士的需求,因此高校开设休闲体育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2.休闲体育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要满足人们的休闲要求就要以趣味性来吸引人们,如:贵族运动――网球、都市的新趣――轮滑、最酷的运动――“3人”篮球、最火的运动――羽毛球、冒险者的游戏――卡丁车等。学校体育加强休闲体育教育,积极鼓励学生以健康的身体运动方式从事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改变过去体育教学所带来的浓厚的强制性特点,而且可以促进封闭的体育向开放的体育过渡,使学生不再害怕体育,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

3.休闲体育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休闲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身心需要,同时也可以增进社会交往,给人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学生的休闲体育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价值及休闲体育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质量意识,引导学生在闲暇的时间内积极参加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放松与发展,这对避免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生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将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价值

学校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对于刚从高中紧张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的学生来说,大学的一切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把休闲等同于“游手好闲”、“丧志”。这说明了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休闲体育,不能正确的看待休闲体育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的愉悦。将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价值本文分三点阐述:

1.将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社会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首先健康问题就备受关注。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人都想走在时代的前端,从而出现了自我加压,被迫加压,生物节律被破坏,生活规律被打乱,健康透支等健康疾病。青少年犯罪、沉迷网络、学生自杀等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人类的身心健康出现了很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运动休闲知识。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去思考,去面对健康威胁的挑战。所以将休闲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休闲体育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培育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将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

教育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永恒的目标。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偏重于运动技能和体育竞赛,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造成学生被动参与体育锻炼。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会生存,更要使学生学会生活,休闲体育教育不仅教人们如何度过自由时间,更要教育人们如何有价值地使用自由时间去完善人的生命过程,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使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3.将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心理价值

体育锻炼是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促进人的正面情绪效应。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自我意识,促进个性的发展,并通过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追求自我实现,获得人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休闲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使参与者对未来的情况比较乐观自信,能够很好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联系,在这种联系建立以后就能够获得重视、关注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而也能够得到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可能遭遇的问题,降低挫折和体验负性情绪的可能性。

三、将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所遇到的问题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体育教学观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维体育观转变,体育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选编的自加大,体现出科学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首先,体育教材内容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过分强调以体育竞赛为中心的教学,偏重运动的外在形式,大多数活动缺乏终身受益的内容,不能适应休闲体育的开展。其次,由于高校体育经费有限,没有多余的资金在学校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最后,大部分学校缺乏开展休闲体育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引导措施和发展休闲体育的生活行为方式等,造成了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将休闲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还将会面临棘手的问题。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面对人们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怎么让人们愉快而舒心的过完休闲时间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通过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使学生能更好的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做出贡献。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将休闲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2]麦斯阿塞克.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Q(3).

[4]吕红芳.我国部分高校研究生休闲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4.

上一篇:如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中学英语课堂 下一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