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29 03:10:38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讲授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已经是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宗旨,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总结出知识要领,并经历强化训练和教师的适宜点拨,拓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过程。本文阐述了自主学习的意义,旨在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打造高效高中英语课堂。

【关键词】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7-0007-2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作为中学教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如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有的同学反映,英语学习费时费力,收效甚微。一方面老师抱怨学生不会学,不用功,另一方面学生的反映是英语学起来没兴趣,听不懂,背的单词总忘。我校在长春市属于二类学校,学生生源的质量不好。如何在短期内使我校的教学焕发勃勃生机,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就成为我校稳健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在英语课堂高效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以下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中学生这些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英语实践和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满足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尽最大可能让他展现活动热情。

1.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材是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每一个模块(Module)下分为若干单元(Unit),而每一个单元均涉及一个有关主题(Topic),涉及到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饮食卫生习惯、环境保护、体育比赛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主题都能唤起中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的任务足把这些主题变为更易于学生参加的话题,进而把这些话题变为令学生感兴趣、乐于思考并有感而发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巧设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任务的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问题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学习任务可探索性的感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设计问题情境,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和投入程度,努力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究的氛围。

2.启发引导,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学习过程便是研究过程、创新过程,也是收获过程。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始,学习任务的确定是关键。当学习任务能唤起想象力时,学习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在感染力。学习任务一旦确立,教师的作用就是千方百计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创设一个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氛围:借助书本,学习资源和课堂媒介,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意识,推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和探索,在学习活动中探索语言规律,进行语言实践。

二、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含义和意义,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努力,一旦他们意识到独立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善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那么我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就较容易实现。自我认识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我设计了一些英语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将反思结果对照结论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学生在了解自己英语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并通过观察一些班级英语学习相对成功的学生的个人学习行为,总结他人和自我的经验,供自己学习和借鉴。我对学生说:“学习风格是一个人的个性差异,不能用好坏去衡量,每种学习风格都其优点和缺点,班级好的英语学习者要善于保护自己原有学习风格的特点,有意识地克服其中的缺点,并通过借鉴其他学习风格的长处,使自己的学习风格更加能够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通过交流,学生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学以致用的同时努力赶超对方英语实力。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其个性、性格、认知风格和学习外语的策略渐趋成熟,学习能力开始慢慢形成,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和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可以帮助感知要学习的新内容:另一方面,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搞好预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预习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要明确预习什么,预习多少,花多少时间,采用什么方式,做到有的放矢。

(2)要对预习的内容积极理解,认真思考,争取记忆消化其中的一部分。一些生词、短语、句型,尤其是生词和短语应该力争在新课前背下来。至于对话、课文可以借助词典或对照课文注释,初步理解大意。

(3)“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要善于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要养成善于使用工具书排疑解难的好习惯。

上一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路径探讨 下一篇:现阶段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