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提问设计的有效探究

时间:2022-09-29 03:04:55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设计的有效探究

近年来,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新课改实施的核心环节,而课堂提问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是反馈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包含设疑、引思、激趣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如果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以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拟对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做了探讨。

一、充分挖掘提问功能的有效性

1.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精妙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积极性。精妙的提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实践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历史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历史学习上,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3.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问答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不断提出、思考与解答问题,在刺激与反应中,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双方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行为,使学生不断提高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有效地组织教学,实现学习目标。通过科学的设问,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导入提问,在检查旧知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领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变换学习主题时,通过过渡提问,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历史发展脉络。在突破难点重点时,提问可以增强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结束时的总结提问,能使学生的能力提升,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5.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首先,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通过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加深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教师科学地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学生学习这些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想,如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思想。

二、尊重见解,问评结合

当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对老师的提问作出自己的一番见解后,他们迫切想得到老师的评价。事实上,历史老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往往是:答对了,坐下,讲下一节内容;答错了或不够准确,再叫下一位同学,接二连三,直到满意为止。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或者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较好的做法是,在学生同答时,老师认真倾听,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答完后,老师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适当合理的评价,以表示对学生思考结果的尊重和重视。首先肯定其正确之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力。同时,对其不正确、不全面之处给予纠正或补充,并且说明你对他的评价理由,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获得新的学习。即使学生的回答完全错误,也不要给以严厉的训斥,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回答时,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他们开放、发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补充,相互评价,在师生、生生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三、重视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是教师就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有效的提问,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除认真备好课外,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四、师生共同参与提问

单一的教师提问,有时难免会陷入某种模式。因此,在这个时候可以发动学生的力量共同提问,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适当激发并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历史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历史的机会。当代初中生多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表现欲,必须满足他们表现自我的愿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参与探讨的机会。这种参与不仅是表现,而且是学习,更是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清代桐城学者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学生提问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提问。比如在布置了学生自学之后,不是由教师以提问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而是要求他们分别就教材内容每人提一个问题,问题可大可小,并对自己提的问题在课本上找出答案,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的质馈和回答的质量评价学生,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检查学生的听课情况;通过提问,查漏补缺,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提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要考虑通过提问能使学生思考什么、学到什么、达到何种要求,选择问题的切入点通常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处和容易产生疑难的地方。提问中应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一问齐答”这种旨在追求热闹场面的表面性提问,往往会导致“问多无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2.激励性原则

在进行提问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回答后,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实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都想被别人肯定和表扬。当学生对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寻找其答案中的闪光点,予以赞扬。当然对回答中的错误,教师不能无原则地表扬,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是无法让学生接受的。

3.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基本动力。所设计的历史问题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感到有用、有趣。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一环,而新课程标准对提问技巧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尽可能地使设计的教学提问打开学生的心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下一篇: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的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