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易信的“健康五宗罪”

时间:2022-09-29 02:43:36

老人易信的“健康五宗罪”

老年这个群体对身体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其他年龄的人,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有一些老年人对医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局限,在观念和实际操作上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对健康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事与愿违。

误区一:生病后过分依赖药物。

不少老年人认为疾病能够痊愈,全是药物的作用。所以经常因为一点小病就服用很多种药物或长期服用多种作用相似的药物。其实,药物由于理化性质相互影响会发生配伍变化,如药物混合发生减效或沉淀反应等,进而影响药效;而且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副作用还会加大,对人体有害无利。对抗疾病很大程度上还要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建议:了解用药原则:“能简单不要复杂,能口服不要肌注,能肌注不要静脉点滴。”

误区二:多吃补药能长寿。

人老了就需要进补,只有长期进补才能长寿――这是很多老年人的普遍想法。所以他们总是长期服用各种补药。其实不是所有老年人患的疾病都是“虚症”,如果滥用补药,反而会引起新陈代谢失调,引出其他疾病来。如高血压及血黏度高的老年人,长期服用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则会引起血压升高。

建议:滋补的基本原则是“药补不如食补”。即便选择补药也要辨证。

误区三:能吃能睡就健康。

能吃能睡固然是健康的表现,可有时候又是疾病的反映。有的病并不影响食欲和睡眠,反而还有使食量增加、睡眠时间延长的现象,如甲亢、糖尿病、肥胖症等就是这样。

建议: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误区四:运动越多越好。

“生命在于运动”,许多老年人由此误认为运动越多越好。事实上,老人在生理上已衰老退化,过多或过量的运动容易造成损伤。还有不少老人本身就有心脏和骨关节方面的疾病,更不可以过度运动。

建议:四分动,六分静,对老年人健康最有益。

误区五:饮食越清淡越好。

有些老人为饮食清淡索性吃素,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不少长期吃素的老人出现了消瘦和营养不良的现象。饮食应该荤素搭配,样样都吃一点,这样才能获取到均衡营养素,才能维持体重,达到人体收支平衡的最佳状态。

建议:规律生活,均衡饮食,吃出健康。

(摘自《中国妇女报》)

上一篇:当心似是而非的“感冒” 下一篇:小毛巾,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