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

时间:2022-09-29 12:46:18

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

摘 要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体育教学因其既有在室内进行的体育知识性教学课,又有在运动场进行的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教学课,也有室内与运动场结合进行教学的课,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体育;素质教育;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1 前言

新的世纪对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结构等方面将发生历史性的变革,这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新世纪的体育教师必将主动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各种要求,改变思想,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结构,将体育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 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2.1 巧设悬疑,激发学习动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好得多。

2.2 以活动为主,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2.3 动作示范指导时巧用多媒体

当学生进行学习训练时,必定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专项的运动动作技术,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动作的初期主要靠教师的示范讲解,教师的示范动作做得优美、大方、准确、轻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身体动作形象,达到最佳效果。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由于身体素质的诸多原因,有些动作自己也不太标准。这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笔者选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决这一尴尬难题。笔者在制作课件时剪辑大量的示范动作的图片及录像带,通过控制速度播放、回放、暂停等方式使学生真正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以及动作方向、路线,很快便达到教学效果。同时亦改变了学生单一模仿教师示范动作的枯燥教学,使学生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自己抓紧体育训练的欲望。

3 让课堂变为学生成长的摇篮

3.1 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提高思想觉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现在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使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自私、自大、自闭、孤独的性格,甚至还有些比较极端的性格。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养成与人为善、谦虚、谦逊的性格,形成能够与人和睦相处的态度。因此,体育教师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教师还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认识;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3.2 锻炼身体的同时开发智力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所以体育教师不但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应重视他们的智力开发。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3.3 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现代学生个个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精力旺盛,他们大都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对于体育明星、体育健将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喜欢模仿体育明星的形象,渴望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形成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科学教育的意义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