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也需集体备课

时间:2022-09-29 12:43:37

作文教学也需集体备课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有关集体备课的理论和做法已经很多,大多都是关乎某一课或某一篇文章的,而关注作文教学方面的集体备课好像被冷落了,即使是有所提及,也不如某一篇文章备得那么有新意,那么深人浅出,可借鉴的地方少之又少。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认为在作文教学方面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智慧效应,取百家之长,共同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关键在教师。而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各有所长。为了实现智慧共享,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集体备课是目前最为切近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作文集体备课又有别于一般性的集体备课,具有超前性、有序性、互补性、激励性、动态性和周期长的特点。作文集体备课主要着力于写作前的积累准备和写作后二次提升两个方面,因此备课时间要提前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能把写作这项综合工程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好,写后的不足矫正好,优点深化好,要点衔接好。

那么,作文的集体备课如何开展呢?首先从写作前的教师积累准备开始。在这个阶段主要体现集体备课的超前性。一般在上个学期结束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下个学期的写作安排,先集巾研读下学期教材的写作序列,依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共同确立写作题型和题目(每学期7篇),还有每个写作专题的侧重点(一般一个学期确定6个侧重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把每一个题目进行合理分解到每一个教师,要求每一个教师围绕自己的专题去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教案包括写法指导,材料积累,范文赏析,误区诊断等环节,便于开学后进行二次备课。如以九年级上的作文集体备课分工安排为例:第一篇是《读书其实很快乐》,侧重点是审题,主要从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同和关键词等方面人手。第二篇是《为自己鼓掌》,侧重点是如何开头,主要从开头的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简洁生动有趣,照应主体等方面人手。第三篇是《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侧重点是如何结尾,结尾要做到首尾呼应,凸显主旨。第四篇是《这一天,让我铭记》,侧重点是如何过渡,过渡的旬段要简清,衔接要自然贴切。第五篇是《我眼里的_____》,侧重点是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要具体形象,生动感人,层次鲜明:第六篇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侧重点是语言要富有文采,主要从修辞、化用、炼字和旬式等角度人手。第七篇是《我们的心近了》,这一篇是对上述六个训练点综合运用,重在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集体备课把写作题型、题目和写作侧重点确定后,紧接着就要把相关材料整理打印出来,并要求每位教师把这些内容分发到学生的手上,做到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确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写作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作文题目去利用假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实现有目的的积累准备。这种做法不仅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积累准备,而且也是在给学生找到一条便捷的积累途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辨析哪些材料需要积累,哪些材料需要舍弃。如此这样就等于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抓手,阅读积累目的明确,增强阅读兴趣,达到有效地引导学生占有各种写作材料,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写作训练任务,避免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写作空洞无物等现象出现,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集体备课中写作题目训练侧重点的确定,主要体现了写作训练的层递性和有序性。侧重点分开看是各自独立的,如果从整体上看(一个学期),它是有序的,是环环相扣的,层递的。也就是说每次进行写作训练时侧重于某个点练习,当一个学期前6个重点都各自练习完毕后,到第7篇的时候,就要把这6个点进行综合运用到一篇中来,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从九年级上的作文集体备课分工安排中得到印证。并不是说每次就只训练某一点,而是侧重于某一点,如“读书其实很快乐”侧重于审题训练,那就要引导学生把题审透,要突出“其实”这类修饰限制词的理解分析,还可通过同“读书很快乐”这样的题目进行比较,确定审题的重点,避免走人命题者设置的误区。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定点训练做到触类旁通,凡是遇到文题中有修饰限制词的要做到重点关注。同样以“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题目为例,虽然是侧重对结尾训练,其实也暗含了审题训练,仔细阅读之后,就会发现这个题目和第一个题目是属于同一类的,都有修饰限制词,所以这个题目中“又”就是审题的关键点,暗含了在过去的基础上的进步,否则就会偏题为“我上了一个台阶”。再从整体角度看,题目体现了层递性,如“读书其实很快乐”到“为自己鼓掌”再到“我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始终关注自我的发展变化,突出自我的体验感受。再从训练侧重点看,它又是有序的,由“审题”到“开头”再到“结尾”……这样有序的侧重的指导,主要从整体上教给学生写作结构文章的方法和技巧。

学期初,进行二次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把各自主备的专题,上交打印稿汇总交换分发,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相应专题的补充或修改。主要做法是在原稿上用红色添改,如有引注要详细标明,利于集体备课时发言。这体现了集体备课的互补性。在进入正式二次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发言,主要围绕本次备课的设想,及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阐述,接着再由同组成员展开思维碰撞,主要去围绕当次作文训练点要求,去补充优化相关材料。以“读书其实很快乐”为例,当时主备人主要围绕“读书”“快乐”两点进行审题指导。大家听后马上就指出了不足,如果按照主备人的指导,题目就应当是“读书是快乐的”了,很显然审题不够准确。而这个题目中“其实”才是审题的关键点, “其实”暗含着从误区中走出来,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快乐。这样一补充,使写作思路豁然开朗。还有的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做了一定的补充,如从误区中走出来,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体现了一个变化过程,也就是需要一个过渡。这个过渡要写具体,既可以是情感变化震撼点,也可以是对读书认识改变的一个触发点。还有的提出在写读书的前后变化时要注意详略处理。互补性还体现在课堂的指导上,教师的材料同学生的材料形成互补,思维视角的互补,还有学生课堂上精彩的发挥反过来对教师的教案补充,形成生生互补、师生互补、教师间互补的良性教学氛围。

其次是学生写作之后的二次提升集体备课阶段,在这个阶段针对各自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或新发现,进行汇总;另外把批改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总,是二次备课的重心。这个阶段主要体现集体备课激励性。作文批改完后,不是马上就到课堂上评讲,而还要坐到一起来,大家把各人批改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进行汇总。对共性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一般是通过二次指导下的二次作文提升。二次作文提升,不是在原文上做一些修改,也不是简单改一下再重抄一遍,而是围绕共性问题设计出指导方案,用实例引导学生推敲,比较,分析,找到最恰当的写法或字词,达到问题的矫正,能力的提升。对于一般的个性的问题,主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办法等几个环节实现,如有的学生开头写作时,语言罗嗦不够简洁,那就要在批改时旁批指出,让其语言“瘦身”,达到简洁生动的要求。当大家提出各自的问题后,同样由主备人进行材料汇总整理,然后大家集体编辑成册,作为校本教材,实现资源共享。在学年结束时,还要求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专题,结合大家的智慧和课堂实例,形成一篇专题教研论文,利于经验推广运用。另外还要把学生优秀的文章进行汇总,编辑成册。文章按照训练序列分类编排,每篇文章有学生的自评和他评构成,他评重在教师的点评,点评还是重点围绕训练的侧重点的体现,及语言的组织运用能力,彰显优秀作文的示范魅力。特别突出的文章,经过教师集体修改,推荐到报刊发表。经过这样的二次提升备课,教师掌握的材料更全面了,再回到课堂指导,一定会更透彻,更深入。再加上优秀范文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视野将会更加开阔。

由此可知,作文集体备课是动态生成的,不单单解决了学生的写作问题,给学生找到了一条便捷的占有写作材料的途径,增强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不再对作文教学感到无所适从。

上一篇:材料作文升格演练 下一篇: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所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