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所牵挂

时间:2022-07-31 05:31:03

【前言】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所牵挂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不热心于作文,对作文当然也就无所“牵挂”。我想这正是学生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一个写作的人应该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写作。对写作“心事重重”的人,他会有写不完的事,说不尽的话。即使日子平常单调,好像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所牵挂

一次题为“一个关于我的故事”的作文课上,虽然就“谋篇布局”“选材剪材”“立意”等方面在上课时就作了交待,但一个班的作文批阅下来,还是暴露出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①选材陈旧。“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原以为学生有话可说,而且会”百花齐放”,甚至不乏感人之作,结果学生写的是一些老掉牙的故事,什么第一次学炒菜,爸爸教“我”学骑车,深夜母亲送“我”就医,等等,让人渎来,昧同嚼蜡。这些似曾相识的素材,毫无新鲜之感,使人倍感悲哀:我们学生的生活竟是如此单调且枯燥无味吗?

②语言表达无个性。学生文中表达方式多采用记叙,记帐式的讲述,直接抑制人的阅读愿望;偶有几处抒情议论,也是无关痛痒的“”,或是干巴巴的“呐喊”。

以上两个问题归纳起来,似乎也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这已经是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了。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语文老师在这些方面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作为教育的一方,老师是煞费苦心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受教育的一方也是这样对作文“满腔热情”吗?如果作文教学成了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那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成功吗?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联系到自己的写作经历,自己哪一次成功的写作少得了一番如妇女生产般的苦痛呢?而学生的作文练习会有如一个母亲十月怀胎般的期待吗?会体会到一位母亲听到婴儿啼哭时的那种幸福吗?没有!他们既没有等待中的付出,也没有太多成功后的快乐。你看学生现在的作文现状,基本就是面对文题,根据老师的分析和指导,当堂写就作文。

作文伊始,如果我不横加阻拦,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前后左右的同学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一他们在互相倾诉不知该写什么的苦恼一一真是其情也哀;还有一些同学在忙着翻各种“作文选”――倒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不管怎样,在一番搜索枯肠之后,大家都“有话”可写了,一篇“大作”就此诞生。写的是什么呢?前文已有描述,这个“馍”不管是别人嚼过的,还是自己嚼过的,反正一次作文结束了,万事大吉。等到下一次作文,看看分数和评语,再受一次“煎熬”,又一次作文过了,又解放了。学生对上一次的作文牵挂了吗?没有!学生会牵挂下一次作文吗?也没有。这是理所当然的,对这一次作文都唯恐避之不及,谁又会期待下一次写作的到来呢!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不热心于作文,对作文当然也就无所“牵挂”。我想这正是学生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一个写作的人应该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写作。对写作“心事重重”的人,他会有写不完的事,说不尽的话。即使日子平常单调,好像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他也会发现其中微妙的变化与差异,甚至在似曾相识的时空里有所感悟。

牵挂作文,其实就是牵挂生活。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从作文角度讲,我相信这也是有道理的。如果学生总是琢磨着今天有什么值得我写作,有什么去作为我的笔底收藏,那么他就会留心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譬如路边的一草一木,譬如身边那个人的一颦一蹙。他也就会主动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会及时捕捉自己哪怕是一瞬间的想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会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明察秋毫的眼,也就有了洞悉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把世间的一切都纳入自己的思维之中,不经意间他也会“妙手偶得”,见别人之所未见。如果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那么这种积极的对生活的牵挂就是对写作最好的准备。这是一种思维的准备,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相反,一个对生活没有牵挂的人,即使是再美好的事物,看在眼里,也会视而不见;再美妙的天籁,听在耳边,也会充耳不闻。如果学生听凭好事物悄悄在眼前溜走,久而久之,面对再好的东西,他不会也不懂得珍惜。他的心早已裹上一层厚厚的茧,思维也僵化得没有一丝缝隙,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我们有的家长,一片苦心,带着孩子满世界找“生活”,以为孩子的生活不够丰富,天南海北领着孩子“长见识”,结果长城也攀了,沙漠也去了,回到家一写作文,还是没得写,还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说作文离不开生活,不是说要刻意摆弄出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样式,也不是说外面的世界才精彩,应该说生活就在身边,我们就在生活之中,只是需要你一颗关注的心。如果我们漠然地看着世界,把作文看作是游离于生活圈之外的事,那么就是走遍地球,又有什么话好写呢?

写作会使人目光敏锐起来,认识清醒,对生活更亲近,更洒脱。我们一些学生看到别人的好作文,说人家写得好,文中这个事儿,自己也经历过,就是这个样子的,但自己怎么就没写出来呢?你让他也学着写一篇,他又会说好像除了这些事儿,也没什么好写的了。这就是虽在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外的人。天天生活,偏偏又没有生活。

如何让学生“记住”生活呢?很多语文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做法,那就是让学生写日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能让学生的日记成为一种“苦记”,成为一种心理负担,尤其是在有升学压力的情形之下。日记可以写成“一句话记事”,或是冰心小诗式的“零碎的思想”,这样做表面看是让学生积累一些材料,实则让学生“牵挂”着生活,保持着一种写作状态。

以上谈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有的学生明明有表达的欲望,却表达不好,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说这还是“牵挂”的问题,只不过“牵挂”的方向不一样罢了。一个牵挂写好作文的人,一定会揣摩如何去表达。就像一个孩子如果想要得到心爱的玩具,他会想如何向家长开口呢?怎样的措词怎样的句式才会让他如愿以偿呢?他会充分考虑表达的效果,哪怕他失败了。同样,我们的学生如果在意他的写作,他就会留心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并且在习作中运用它。有一次我带学生欣赏《母亲的诗》一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这几句很美,学生也很喜欢,我激发学生说,把诗中的意象换了,重写这首诗怎么样?在我的示范和指导之下,大家当堂写出了以下几句:“燕儿呢喃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知了声声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枫叶飘零把秋天的门推开了/寒梅绽放把冬天的门推开了……”同学们乐了,说大家都是诗人了,作诗就这么简单呢。我想学生如能把这样的尝试坚持下来该多好啊!

我总认为,牵挂写作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吸收别人的语言,把别人的话“据为已有”,哪怕开始是依葫芦画瓢。坚持阅读,寻章摘句,模仿借鉴,丰富语汇,提高认识,进而有自己独特的表达,这正是许多学生的作文成功之路。梁启超先生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问学习方法,我

想向诸君上陈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却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就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我想在读书中养成积累的习惯,集腋成裘,写文章时就会信手拈来,不会有语言表达之尴尬。学生能否坚持阅读和积累,会做到什么程度,说到底还在于他牵挂到什么样儿了。

事实上,“会”作文的学生,往住对以上两方面都时刻“牵肠挂肚”,并能巧妙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为什么有的学生脑中有佳句,笔下无妙文呢?因为摘录、诵读是吸收,是静态的积累,作文是释放,是动态的组合,这不是简单的“一进一出”的问题。作文说到底就是用个人所掌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来传递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遵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将之联缀成篇。它的实质就是在语言和生活(思想)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结合如果贴切自然,那么文章就文从字顺,摇曳生姿;结合得勉强、生硬、粗糙,则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作文“讲究”的学生,总是很注重用恰当的语言来再现生活。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过:“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它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惟一的句子、惟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种寻求注定了是一种艰辛的过程,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有的学生肯为找到这样的“惟一”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另一些学生却不愿为此劳神费心。结果同叙一事,共写一景,有的学生语言鲜活如生活,充盈着灵气,有的则文句不通,如清汤寡水,淡而无味。语言与生活的结合是一个于他人难以察觉的隐性过程,至今好像还没有人能够指出这其中的普遍规律来。但一个肯为作文倾心的学生,他的丰富积累在特定情境的激发下会与相应的生活不期而遇,成就佳作。相反,一篇不如人意的学生作文,做老师的可以指出修改方向,但能帮他跳出原来的窠臼吗?往往不能,因为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最好还是用他自身的语言储备去完成,如果硬是这么做了,也是越俎代庖,于事无补。作文精批细改了,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在原地踏步呢?所以如何引导学生“牵挂”着寻求语言与生活的结合,又当引起我们语文老师足够的重视。 虽然如何让学生“牵挂”作文,还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我们探索,但如果我们从写作教育(而非写作教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去研究对策,必定会有较大的收获。

上一篇:作文教学也需集体备课 下一篇:“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