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时间:2022-09-29 12:06:05

对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摘 要】对于既无太多学历优势,也无更多经验优势的职校生而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对自己的优势、兴趣爱好、职业市场的行情及未来发展状况等作充分的挖掘、了解和必要的包装。合理定位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群体的职校生而言,是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加职业生涯成功概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校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合理定位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群体的职校生而言,是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加职业生涯成功概率的重要举措。

(一)职业生涯规划应成为职校生入学教育的立足点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指出: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直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开展,可以使职校生在刚一入学就明确目标,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和三年或五年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是职校生认真学习、钻研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职业人的立足点。

(二)职业生涯规划应成为培养职校生自信心的切入点

一流的学生上重点高中,二流的学生上普通高中,三流的学生才不得不上职业学校。在步入职校大门后,学校如能适时地对他们开展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无疑是向他们已经疲惫的心灵打了一针兴奋剂,使得他们能够重新拾起早已失落的自信心,重新焕发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学校培养职校生自信心的切入点,是学生活力和朝气恢复及增长的切入点,是学生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的切入点,也是他们从此开创自己亮丽多彩人生的切入点。

(三)职业生涯规划应成为培养职校生学习兴趣的出发点

经过中考的冲击,灰头土脸的学生带着一丝失落、无奈、茫然甚至自暴自弃踏入职校的大门。

在入学之初引导职校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他们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藉此照亮他们前方的路,学会分析自身实际,重新培养学习的动力,克服学习中存在的种种困难,激发出丢失已久或蛰伏于心的学习兴趣和无限潜能,从而在学习中取得师生共同期盼的成绩,有针对性地去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志向。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职校生适应职校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获取理想成绩的出发点。

(四)职业生涯规划应成为职校生顺利就业的归宿点

对于一所职业学校而言,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力,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最突出的一个指标就是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就业工作成了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指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的教育和规划,理应成为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走向各工作岗位的归宿点。

从宏观方面说,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从微观方面说,职业生涯规划贯穿职校生在校的三年或五年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业生涯,既成为学生入学教育的立足点,也成为学生开发学习潜能、获得理想成绩的出发点,成为学生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切入点,同时也成为学生顺利就业、胸有成竹地走向社会的归宿点。

二、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目标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起始目标:合格的职校生

新生入学后,重点是要引导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和氛围,实现角色转变。一是要实现自我要求的转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人生目标,着眼于追求全面的素质发展,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实现学习观念的转变。要教育学生尽快摆脱中学时形成的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观念。三是要实现学习方法的改变。要将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导、接受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四是要进行就业启蒙指导。要与实习单位联系,直接让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基层,初步了解专业特点,激发学习欲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选择一条既符合企业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成长目标:合格的准职业者

经过一年的锻炼,大部分学生已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但是,三年或五年的学习生活仅仅是他们走向社会的一块跳板。这一阶段要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阶段基础打得是否扎实,将关系到学生以后能否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向合格的社会人、合格的准职业者转化。一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来部分地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二是要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来锻炼他们。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方向选择。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家庭情况以及社会需要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为了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职业学校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选择教师,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倡导学生一主多辅、一专多能,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准入制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此阶段,教学应当与企业、与现实社会保持沟通,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方式,将职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有所用。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目标:合格的职业者

这一阶段要将上一阶段进行的就业(创业)指导延伸至就业阶段的在职进修培训与职业迁移能力培养,形成终身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成为合格的职业者。为此,一是要进行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包括敬业精神、创业精神的教育和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注重学生择业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培养,要通过对历届毕业生择业时的细节分析,让毕业生在自荐、推荐、笔试、面试等过程中善于寻找机遇,把握机会,在掌握真才实学的基础上勇于并善于推销自己。三是要注重就业信息的提供,要指导学生利用好周边的地理资源和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收集就业信息,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筛选处理,使岗位需求信息更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求职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校教育应由职前的学历教育转向职前职后教育并举,进而延伸至终身教育,要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强化职业迁移能力培养,进而达到其发展目标――培养合格的职业者,促进学生最终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上一篇:孕早期不知情行为对宝宝有害吗 下一篇: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