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情感障碍及其消除

时间:2022-09-28 10:55:15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障碍及其消除

文章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情感障碍进行了剖析,同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消除情感障碍的策略。

1 情感障碍的探析从我国的教学现状来看,职业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一般只达到了初中毕业的相应水平,有的可能还要低些,分析语言现象的基本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些学生自己也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无法适应常规的外语教学,这无疑会在学习过程产生情感障碍。这些情感障碍具体在英语学习中表现为缺乏信心、愉悦感和成就感,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也经历了比其他的学生更多的情感创伤,如在原来的学习环境里担当不上领跑者的角色,始终觉得在高等教育群体中更处弱势地位,凡此种种情感障碍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习上信心不足,焦虑、成绩不佳,对自己还能否学好英语更是忧虑重重,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结合现状,采取以下消除学生情感障碍的相应策略。

2.1 学习情绪的控制外因与内因都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外因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而内因却可以控制。影响外语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其中以情绪控制最为突出,特别是遇到焦虑、忧愁、挫折感、失败感、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要想外语教学成功,就要对学习者的情绪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这种控制要下功夫加以研究。要把情绪信息、情绪反馈、消极情绪的控制与消退、积极情绪的产生和消化都要纳入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的控制系统之中。外语学习中情绪按其高低也表现出上述几个层次,各层次又因其原因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关键是我们能否因势利导地对消极情绪进行控制,使其不再发展,且能适时地对其积极的一面进行鼓励使其加强。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又能做学生的朋友,以诚相待,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气氛。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每一位学生如果能够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与爱护,以及对他个性的理解和尊重,他们便会常常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从而变得有朝气并产生积极的动机,这样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不怕出差错丢面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2.2 自信心的培养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也是学习者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基础,无论是认知活动,还是情感活动,自信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自信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最有效。成功的体验能激励进一步的成功,而屡次的失败会逐渐损害学生的自信,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职校学生信心的强弱往往取决于他们过去的体验,周围重要人物对他们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而这里所指的重要人物是职校学生认为对自己有影响的人,他们包括家长、教师、同学及朋友等等。从他们的英语学习心理来分析,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是他们非常渴望学习英语,又担心学不好,从而造成焦虑心理;二是他们自感基础差、信心不足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作为重要人物中的主要一环,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鼓励性评价,消除其自卑感,唤醒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除了为他们创造各种表现机会,鼓励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而不应该过高要求他们,使他们感觉目标离自己太遥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自信心。

2.3 激发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因此在快乐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更能激起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情绪使之产生兴趣,从而释放出主动探索知识的能量,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经常变换教学手法,让学生不仅“学”中有乐,而且“学”中增知。

2.4 消除测试产生的负面影响测试本身是一种学习活动。好的测试以及为考试所做的复习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自我评价与评价标准进行对照比较,便于了解自己的成绩与不足,调整学习方法,然而采用了这种测试手段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度后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效应,即考试焦虑――成绩不理想导致情绪低落,从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英语测试普遍起着一种考核的作用,而考核的结果往往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只有少数学生可以体验到成绩名列前茅的那种快乐情绪,更多一些的学生均不同程度有挫败感,尤其那些成绩落后的同学由于有了过多的挫败情绪的体验会使他们很快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有的还会放弃继续学习、自暴自弃。要缓和并消弱这种状况,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使他们看到经过努力后既有收获又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同,这样才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5 注重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要过程就是教师分析、讲解、归纳各种语言点或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很少开口说或动笔写作。在这种“注入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在实际运用上,他们基本上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对。旧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及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的观念应该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利于激发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方式应该是多方位的,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启发学生研究讨论,提出难易适当的问题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互相启发,互相辩论,互相补充。在这种模式下达到培养能力及提高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反思 下一篇:浅谈英语的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