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09-28 07:12:4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全员育人长效机制、稳步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拓展与创新教育内容和载体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等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46-02

高校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理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育人长效机制

高校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把“育人为本”放在工作的首位,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切实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各教学系(部)的党总支、分团委机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高校党、政,各处室、教学系部都应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员育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党委工作重要议程,每年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并将经费列入预算。在科研方面开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类课题。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所与设备的投入,用于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备,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感和时效性更加明显。

二、稳步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高校“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要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大力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组织编写和制作“精彩一课”、“教学热点难点解析”、多媒体课件等行之有效的辅助教材系列,形成包括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注重教学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案例分析法、体验教学法和多媒体手段等多种方式与手段进行教学,强化师生互动,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与质量。在课外实践教学方面,根据、教育部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专列一个学分,用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每年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全体学生开展暑假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国情和区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堂教学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当今最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武器;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使大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当中,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提高“两课”教师素质,确保“两课”教学质量,使青年学生在课堂里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占领好“两课”这块主阵地,并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三、拓展与创新教育内容和载体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首先,拓展多种活动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教育。以高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等为牵头单位,各基层党总支密切配合,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地融合到日常工作实际之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和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新生军事训练、国防教育和业余党校等方式,关注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系(部)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助理班主任培训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主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以及“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习党的十精神学习”、“弘扬五四精神”、“文明修身工程”、“中国梦・我的成才梦”百科知识竞赛、励志歌曲比赛、“中国梦”系列活动主题展板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名人演讲”活动,邀请客座教授到学校做形势报告及讲座。通过道德讲堂、校友报告会、优秀学生事迹宣讲会,开展“爱国、爱校、爱班”等教育活动;坚持以每周一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新生入学教育、就业教育、毕业典礼、表彰大会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

其次,主动和有效利用新媒体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高度重视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牢牢把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动权,认真抓好高校网站、各处室、系(部)网站建设,各部门、教学系(部)建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及时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校园内发生的各类新闻,并按照《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高校网络文化有序发展,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以正确、积极、健康的内容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每个班级、每个系学生组织、学生工作队伍都建立QQ群、微信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紧密结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再次,加强基层组织和社团建设,发挥党群组织育人功能。重视基层党、团组织和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对入党积极分子坚持注重培养,严格要求,层层把关,按照发展党员程序,把品学兼优的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以各院系(部)党总支、分团委为主导,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构、党建工作室作为载体,以党课、党组织活动、集中学习为主,自学、讨论、交流和各种相关活动为辅的方式,抓好高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使新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普及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率、预备党员培训率均达到预定目标。

最后,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坚持每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开展“手拉手爱心交通秩序维持”、“服务群众我先行”、“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创先争优争当先锋”,以及助残、艾滋病宣传日,法律宣传、社区和谐建设等一系列公益服务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发挥专业职业技能,利用双休日在高校内及高校附近的社区、医院、幼儿园、活动中心等处开展义务维修、清洁、协助文艺汇演,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工作,深入社区,服务群众,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贡献。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育人活动建设。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广泛利用各种资源,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通过每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节、校运会、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学习文化艺术节、元旦游园晚会等主题教育活动,提升高校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良好校风。加强校园宣传媒体的管理和监督,整合校内学生工作简报、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学生社团刊物等宣传教育资源,把握宣传导向。

其次,深入开展多种有益活动形式,创建优良学风氛围。围绕优良学风建设中心工作,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积极开展各种工作。一是以励志教育为主题,大兴学习之风,逐步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以高校文明行为规范教育为主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品牌特色,工作有序平稳推进;四是以竞赛促发展,全面提升实力,着力为学风建设添砖加瓦;五是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教学水平提高;六是以督查为手段,保障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学风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最后,创新“6S”管理模式,推进学生宿舍管理的科学化。充分利用宿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推进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宿舍“6S”管理模式,通过党建、团建进学生公寓,开展安全文明宿舍评比、宿舍设计大赛等活动,让学生骨干参与宿舍管理,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开展“人离电断”、“禁烟海报创意大赛”、“禁烟承诺签名”、“无烟宿舍”、“清洁宿舍大行动”、“宿舍文化节”、“文明宿舍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违法、违纪、违规用电及学生宿舍不卫生等行为进行监管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文明、卫生意识。实行辅导员夜间值班制度、宿舍管理员24 小时学生宿舍执勤制度,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尽力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及时化解矛盾,将学生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营造一个安全、文明、整洁、有序、向上的宿舍环境,促进校园的文明和稳定。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首先,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党员从事班主任工作。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总规划,逐步出台激励政策,规范选聘程序,优化辅导员队伍;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培养辅导员队伍的学习研究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

其次,应加强科研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及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经常深入学生调研,如对社会公德、文明礼貌、高校食堂饭菜质量、生活消费等多个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在认真归纳、思考的基础上组织申报科研课题,注重日常工作与科研相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态势,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金锋,张海林.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刘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1)

[3]朱佳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9)

[4]胡建军.试析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作者简介】张时碧(1970- ),男,河南周口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卢 雯)

上一篇: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培育的研究 下一篇:论《城市游戏》的体育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