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重在兴趣

时间:2022-09-28 06:27:31

阅读,重在兴趣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让他们为兴趣而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抓特点、设疑、更新教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创造,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因之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75-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如下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过,以笔者多年来从事六年级的教学工作经验来看,要想大部分学生达到以上要求,决非易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习成为乐趣时,学习效果才更好。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让他们为兴趣而读书。无可否认,学生能力的发展与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在如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相信很快就可达到。下面就谈谈我是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吧。

一、抓特点激趣

小学生天真、敏感,对一切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加以引导,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能瞬间激发,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从不急着上新课,而是对孩子们说:“今后的语文课由我给同学们上。这节课,我讲个小故事作为送给大家的见面礼!”于是,我给大家讲了几个小故事,有《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等,这时几十双小眼睛都注视着我,从他们眼神中看出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当我停下不讲时,他们都大声嚷道:“老师,再讲一个嘛!”我就趁热打铁说:“你们爱听故事吗?那么你们就要学好语文课,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就是从语文课本上学来的。语文课本上有童话故事、科学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等。学了故事,你们也可以讲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听。你们想,语文课多有意思呀!”这堂虽然没有讲新课,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设疑激趣

在阅读教学中,巧设疑问,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1.在导语中设疑

学习课文前,我注意设计一些有悬念,或者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会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愉快、热烈地投入学习。如教《琥珀》一课时,我先用投影片出示一块里面关着苍蝇和蜘蛛这两只小虫的琥珀,然后设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十分好奇,睁大眼睛等待下文,我随即板书课题,告诉学生这就是琥珀,像这块琥珀是非常罕见的,因为有一只苍蝇和蜘蛛被关在里面。我又问:“这两只小虫是怎样被关在里面的呢?”这进一层的设疑更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读起书来更加用心,都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导读中设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启发学生自己通过读,经历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教师地导读中精心设疑,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维领域,从而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读读课题,然后设疑:冬天的太阳,童年的骆驼队会有什么故事呢?这样设置悬念,必然激发学生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当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又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我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楚王三番四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巧妙回击的?”这样,学生在导读中巧妙设疑激趣,就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3.看图中设疑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配有许多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是观察的对象,又是理解课文的凭借。在看图中设疑,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例如《我的战友》一文中的插图,主要是展现在烈火烧身时,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的动人场景。我引导学生边观察思考:“为什么在烈火烧身时能一动也不动呢?当时他心里想些什么呢?”这样设疑能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从中感受到英雄人物的献身美。又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适当设疑:“文中的小战士为何端着碗,神情悲伤?而老班长又在说什么呢?”这样一来,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会积极地阅读课文内容,认真地进行思考,深切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4.结语中设疑

在结语中巧设疑问,可以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从而扩展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是这样设疑的:“诸葛亮被人们称为‘智囊’,他除了‘草船借箭’这条妙计,还有什么妙计呢?要想详细了解啊,《三国演义》可以告诉你。”虽然课文教完了,但同学们想一睹‘智囊’的风采,强烈的探究欲会驱使他们在课外寻找《三国演义》来阅读。又如,教学《丝绸之路》时,可向学生设疑:“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西天取经的唐玄奘都曾经从这条路上走过,你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那课后可以找一些资料来阅读一下!”任何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兴趣的催化剂,一旦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强烈欲望。

三、更新教法,激发兴趣

如果每篇课文都用一个教法,一个模式,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兴趣,学习没有积极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我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了不同的教法。

总而言之,“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求知兴趣的首要源泉和第一个火星,包含在教师对上课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创造,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因之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周立群、庞车养编著 湛江师范学院报编辑部 2004增刊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

[3]《语文素质教育新探》 陈学法主编 大连出版社

上一篇:新课程·新思考·新天地 下一篇:解析镇康一中“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