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电路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28 03:18:44

技工院校电路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主要针对电路基础课程,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及如何进行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的储备,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电路基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M13文献标识码: A

电路基础是技工院校维修电工和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切合技工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改进电路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兴趣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电路基础的教学质量,适应技工院校教学工作。

一、认真做好课程与课堂的导入设计

要学好电路基础,首先必须让学生对《电路基础》课程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的课程与课堂的导入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导入主要是上好第一堂课,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认真上好绪论课。教师多介绍一些电路基础理论在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及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的事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无处没有电,电路基础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联,电路基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加学生对电路基础学科的亲切感。其次,教师要讲清本课程与专业理论课及实习操作技能课之间的关系,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最后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一些方法。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电路基础的积极性。

而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可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其导入方法必须依据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基础进行设计。

主要有:1、生活经验引入法。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的基本知识出发,通过教师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引发学生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照明电路忽明忽暗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短路跳闸时电力系统中又会产生哪些异常现象?这些问题都能使学生感到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能够用将来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从而对电路基础课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设问引疑法。在课堂教学前,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认真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例如:在讲授串联谐振电路时,可以通过设置如下几个问题来引入课题:收音机是怎么实现调台收听节目?调台过程中到底调节的是收音机里的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几个似懂非懂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本节课就可沿着这些问题逐步展开教学。

3、悬念激趣法。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将探究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内动力。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主要将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学生作简单的介绍。听完介绍后学生会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他们会踊跃的向教师提出各种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磁悬浮列车的安全性是如何得到科学保障的。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

此外还有我们较为熟悉的开门见山法、类比引入法、复习引入法、演示现象导入法等,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与专业实例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电路基础》的兴趣,教师应把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或生产生活等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浅出。例如,学习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等物理量之前,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水流、水位、水压、水泵等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而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先简要介绍:水流是指水分子在水压的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的流动,而低水位的水又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从而保证高低水位之间始终存在水压,水流才能不断循环。进而说明:电流是指电荷在电场力(电压)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有规则移向低电位,而低电位的电荷又通过电源力(电动势)的作用,不断由低电位移到高电位,从而维持电路两端电压及电流。

基础理论是为专业理论和实习操作技能服务的,电路基础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联系专业实例进行教学。如讲授自感和互感时,可分别联系常见的日光灯的镇流器和变压器;讲授串联谐振条件时,可联系收音机的调台;讲授三相交流电时,可联系生活中的三相供电线路和三相电动机等来讲。这些实例,实用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从而使学生学习过程感觉不空洞,学有所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实物与实验教学

《电路基础》课程中,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电气元件及设备的结构。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如果只按书本教材死板机械地讲解,学生一般都会感到抽象难懂,从而觉得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习热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实物教学,即在讲解相关内容前,先让同学看看实物,从而提高学生探索元件及设备内部原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单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时,首先应找一台单相发电机,拆开让学生观看其结构,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演示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基础上再讲解原理时,学生一般都会主动思考,配合教学并且对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电路基础》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教学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验中可以随时设置疑难,观察现象,从而促使同学思考。特别是演示实验不受场地限制,占用课时不多,操作简易方便,现象明显,且可边演边教,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使学生住意力集中,对物理现象获得深刻的印象,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电路基础》中演示实验较多,成功地演示好每一个实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用比喻和类比阐释某些抽象概念和理论

概念多、且理论抽象,这是《电路基础》难教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适当运用比喻和类比,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概念、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讲授电容器的充放电时,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充放电过程的理解。如下图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圆柱形水桶,且B可看成一个水位恒定不变的水源(相当于直流电源)。打开开关D,给空水桶A注水(相当于给电容器充电)。显然水管G中水流量(相当于电流)会由大到小,A水位(相当于电压)却由小到大。当A与B水位相同时注水结束(相当于充电结束)。关掉D打开E,A放水(相当于电容器放电),水管F中水流量(相当于电流)由大到小,A水位(相当于电压)也由大到小。这样就把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充放电过程形象化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接受。

水泵与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类比;把磁路、RL的暂态过程等分别与电路、RC电路的暂态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在类比和比较的过程中区分其不同的特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规律。

五、对教学内容、方法、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基础较差,电路基础教学课时又不多,教师没有办法按照教学大纲课时安排进行教学,必须对一些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课时作出适当调整。一是应当根据企业对不同技能等级产业工人的实际需求,对《电路基础》的内容进行调整,把握实用够用的原则。比如对中级工学生的电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上,像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和非正弦交流电等内容可以不讲。应该让这部分学生重点掌握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电磁感应原理、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以及日常维修和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而对高级工班则适当加深难度,因材施教。二是在教学中,教师可视情况将某些公式、结论等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适当简化,重两头(物理条件和结论)轻过程(数学推导)。如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串并联谐振的条件,三相交流电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电压与线电压的相位关系等的数学推导,过程繁琐复杂,适当简化其推导过程,教学效果反而更好。三是协调学校相关科任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如《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复数运算可作为电类专业的教学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安排在《电路基础》教学进度之前,这样可以降低《电路基础》中数学运算量较大的章节的教学难度。

总之,电路基础的教学必须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寻求新突破,要围绕构建理想课堂充分研究学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改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实验教学,拓展思维空间,并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电路基础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玲.《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方法谈.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

[2]成康.浅谈电工基础新课教学中的方法.中等职业教育,2010.

[3]莫琳.浅议《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的导入.教育教学论坛,2011.

[4]陈湘进.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电子制作,2014.

上一篇:加强地铁车站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 下一篇:公路设计与交通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