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

时间:2022-09-28 09:34:31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图文表混合排版”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谈了一些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图文表混合排版;任务驱动;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自己当前问题有所理解,并能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其特点之一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课前教师首先提出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来学习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任务驱动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手段。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图文表混合排版”中的应用意义

学习使用计算机工具,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和背诵,而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尤其对于中职生,他们已经基本具备常规性知识和操作,更需要发展他们“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选择和使用计算机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而“图文表混合排版”是文字处理软件的综合应用,是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不同的观点,解决当前的问题,因此,主题是多样的。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可以让学有所思的学生接着完成下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让学有所创的学生完成后面的任务,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教学过程的实施

1.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知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学习本课时正值学校要求每个班出一期关于以学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以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的提出及梯度设计

本课的大任务是设计以学雷锋为主题的电子黑板报,其中有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插入表格四个小任务。其综合性最强、灵活性最大,因此,展示的板报样例应是有难度梯度的,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适合的学习入口。而且多个设计样例可以让学生见多识广,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使学生欣赏板报的美感所在,开拓学生的视野。

首先,展示一个入门级的排版训练实例,版面设计比较简单、简洁,用分栏分隔几个版块,只包含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插入的基本操作,对字符和段落做相关的设置。其次,展示一个创意排版训练的示范教学样式。在以上基础上,主要是针对文本框的线型和颜色,艺术字、字符的其他效果进行了设置。最后,展示一款与上面一款比较相近,但增加了花边的设计,强调版式主色调的选用。

3.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任务教学法在建构式的教与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实现任务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亲身经历构建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章燕.关于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的探索,2008.

[2]李明隆.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3]高晓,卓琳.浅论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浅述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负荷的认识 下一篇:二声部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