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8 08:57:03

初中数学阅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 要: 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数学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解题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阅读,对丰富数学语言,提高解题能力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是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本文作者分别从学生层面、教材层面、课堂结构等层面就如何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阅读 有效性策略 数学阅读能力

在富有成效的数学学习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说对阅读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对此往往重视不够或有所忽视,以致一些初中生常常读不懂数学概念,弄不清应用题题意,解题无从下手,这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今天,加强数学学科阅读教学研究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阅读与语文及其它学科阅读有其相通的一面,但由于数学自身的简洁术语,加上标志数学特征的内容上的抽象性,以及表述的严密性、逻辑性,等等,数学阅读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时教师必须注意:①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那些浏览式、快速阅读式、为解题找依据式等阅读方式都不太合适数学阅读。②数学阅读要求边读边思,不断体会,不仅仅要理解其中的内容、推理、重点、要点,更要体察其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并弄清其数学联系。③数学阅读要求读写结合,适当地动笔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和关键;对内容跨度较大的地方,可通过推敲、圈点或演算、勾画来“架桥搭梯”;另外还可以对教材上的例解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练习,以发挥其最佳功能。④数学阅读后要求能够语意转换。数学更多的是抽象性语言,因此数学阅读要求大脑建立起两种“语言”的灵活转化机制,这也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重要方面。

鉴于数学阅读的认识及其有别于其它学科阅读的特点,我认为应当重视数学阅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以便更好地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训练,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一、优化数学课堂结构,提供阅读机会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功能,将数学阅读训练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改变过去的“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形成以“先学后教,学教结合,自主读书”为特征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自学辅导法”,其具体流程如下:

二、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科学传授阅读方法。教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学会粗读、细读和精读乃至研读。读书指导要有步骤地进行。初级阶段,学生可以按教师编写的阅读提纲编写方法。教师还可选择几段书上的内容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的做法以作示范。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整理归纳阅读要点,并根据阅读所知进行评价,交流对话,进而可以写一些阅读心得。

三、立足教材,把握阅读重点

数学教材是专家们在考虑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美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故必须重视数学课本阅读。课本阅读包括以下几点。

课前预习课本,要有明确的要求、范围,要能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要提出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思考题或操作实践性的作业,当然还要注意对预习的检查。

课内指导阅读课本,要把读、听、思、练结合起来。对于定义、法则、公式、性质等基础知识要耐心、逐字逐句地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细心领会。读出课本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读书还要与讨论、质疑结合起来,使读书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作业前阅读课本,是知识学习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具有把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练习设计和教材内容融合在一起的功能,意义重大。

课后温习课本,要与新课预习结合起来,逐步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

四、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和追求,这就是说要使学生能产生读书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利用各种因素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比如可以经常对学生讲一些关于“自学成才”、“读书解难”的故事,树立读书榜样;在教室里经常陈列或张贴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材料,强化对学生进行教学阅读的刺激;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内外数学阅读,在加深理解教材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在选好阅读材料的同时,也可指导学生及家长购买一些精当的数学阅读书籍,让学生有效地阅读;另外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读书摘录展示等活动,这样既可检测效果,又可激励学生。

五、拓展课外阅读,实现知识迁移

现在的初中生社会阅历浅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他们解决起来比较费力,主要是难以适应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如“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等。因此,多读一些数学应用方面的数学书,有助于他们开拓知识视野,例如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但这远远不够,还要通过第二课堂或者兴趣学习小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习题,并为他们推荐相关的数学书籍来阅读。教师提高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加强数学阅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语言的接受提高,以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面向未来,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这既合乎现代教育思想,又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

开展数学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在平时的实践中,善于对数学阅读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和总结,逐步优化阅读策略,从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作文教改之浅见 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