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28 08:49:05

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探讨

摘 要: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高职工程监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文从该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考核机制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职工程管理专业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培养高职工程监理专业学生投资控制能力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方法既不同于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又不同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旨在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从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在工程监理专业如何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职业教育“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专业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也在原来《建筑工程定额预算》的基础上经历了多次改革,逐步科学、完善。但从目前整体环境下来看,工程监理专业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因循守旧,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部分学校顺应课程改革需要对原来的《建筑工程定额预算》也进行了课改,但在改革过程中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和意义,“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个别院校甚至仅仅是将《建筑工程定额预算》的课程名称改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其他一切如旧:同一批教师、同一本教材、同样的授课内容,在教学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

2.形而上学,知识简单堆砌,缺乏有机联系。

这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另一个极端。课程改革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和知识体系,将知识进行重新构架,符合学生掌握规律,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但这种重组不是无序的,而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机”组合。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需要技术类先导课程如《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等课程作为学习基础,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后还要注意与《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经济法规类课程的衔接,另外课程教学还必须紧密联系预算员岗位技能要求和造价员编审资格考试。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存在很大的难度,部分院校在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全面”,违背了职业教育“必须”和“够用”的原则,仅注重形式上变革,将先导课程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组合堆砌。如我们曾看过一校本教材在《土石方工程》部分只是把《房屋建筑学》中和基础有关部分的内容,《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土方工程”,《省计价表》第一章“土石方工程”计算规则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A部分的内容,以及近年来该省造价员编审资格考试的真题进行组合,中间没有任何衔接,冗余信息多,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3.目标不明,缺乏针对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授课方法。

在目前形势下,高职教育“贴近实际、体现应用”的教学特点已经非常突出,但由于历史和师资原因,针对高职工程监理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授课仍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针对高职教育的授课方法。许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它既不同于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教育,又不同于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多数老师要么是原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班底,要么是直接从高等院校毕业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的,他们的思路和教学方法仍旧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如在授课过程中仍按照先讲概念、再讲原理,然后分析规则最后讲解例题,侧重的还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没有能够真正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是缺乏针对工程监理专业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授课方法。由于工程监理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历史相对较短,且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等专业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工程监理专业基本等同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没有正确将两者区分开来,甚至是同一教师按同一教案进行上课,课程内容上没有真正突出与工程监理职业的接轨,也没能对实践环节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安排;另一种情况是按照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来进行授课,但课时又明显不足,没有真正针对监理专业的授课计划,教学目标含糊。

4.教材缺乏,生源素质制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选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遇到最大的困难也是教材问题。由于本课程具有政策性强、区域性强的特色,特别是工程造价正处在改革之中,这一点与发展较为成熟的基础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国家新规定、新规范的理论方法部分没有办法及时编入教材,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工程监理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教学内容也过于学科化和系统化,甚至部分有些教材选用的工程实例仍以砖混结构为主,完全脱离实际,实用性不强。因此教材的滞后性给该课程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另外,高职院校生源大多是中考或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文化基础差、理论底子薄,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目标,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很难,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于图纸的识读、构造做法和施工工艺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施工图的阅读应用能力较差;二是学生接触实际工程时间较少,感性认识不足,未形成系统的工程知识。这些都制约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1.明确课程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内容是实施能力培养的前提。

课程目标是专业课程方案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是学生学完一门专业课程后将要达到的或获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这是课程教学的根本所在。因此,在讨论课程教学方法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工程监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目标,将它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清楚地区分开来。我校在确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目标时是将其作为工程监理专业核心能力之一的投资控制中的一部分,如表1所示。

其次,要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以企业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彻底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实用性。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我校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和《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围绕培养学生建筑工程量计算、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能力安排教学和实践内容,将实践教学、实践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增加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2.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教无定法,每一种学习方法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并且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我校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授课内容,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并经常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项目递进驱动法。项目递进驱动法是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是宏观上统领整个课程的一种指导性方法。我们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的不断拓展和层层推进来带动课程的学习,驱动课堂教学的开展。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现不断提出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和操练。在授课过程中,我们结合“××新村”三期续建房工程为学习背景,围绕课程目标,创设实训项目,注重任务分解,重点抓好项目牵引阶段的教学控制,将整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任务的层层推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项目递进,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在进行每个任务训练时案例教学法是中观上教学方法的具体化。由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实践性强的课程,计算规则多,教学内容多,特别是在讲授清单和定额两种计价模式时,针对基本知识点尤其是针对工程量计算规则,必须多举实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实施案例教学的简单过程如图1所示。

针对传统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采用“层次案例”教学方法。所谓“层次案例”,即根据课程教学在不同进度上的需求,将案例分为“大案例,中案例、小案例”三层。每个层次的案例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同时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小案例主要作用是导入知识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计价表使用、土石方工程、墙体工程、砼工程、钢筋工程等重点模块,都设计有一个简单的案例,通过对具体项目的运算、讨论引出分章的知识点;大案例主要是和项目结合,贯彻整个课程始终,加强实践操作,弥补实践教材匮缺,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中案例主要是用来验证教学成果,树立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巩固同学们的技能点,促进同学们的主体性全面发展。

3.采用多媒体和现场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

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本课程本身系统性极强,涉及知识范围广,先导课程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这些都潜在地给学生学习本课程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速度快、现场感强、效果好等优点,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讲授土石方工程部分的内外墙长度确定、砼条形基础T形接头处计算、构造柱马牙槎的计算、框架梁板柱的配筋等内容时发现,学生空间立体感不强,用语言解释起来又非常困难,学生即使知道工程量计算规则,也难以从图纸上正确读出尺寸计算工程量,而当采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时,不必过多解释,学生便能轻松、清晰地理解所讲内容,而且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效果明显。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有计划地采用现场教学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教学环境,有效缓解学生的认知疲劳,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了解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等,学生能够更接近实际,加深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理解。我们在讲授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模板工程时把教室转移到学校临近的建筑工地,现场介绍有关施工过程和计算方法等,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4.根据监理岗位要求,加快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滞后、适应性弱等问题,要加快高质量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要与监理工作岗位密切相关,适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内容上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的要求,广收博览建设市场信息,包括规范文本、建设文件、市场价格、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补充到教材中。另外,校本教材要与授课多媒体课件相配套,这样可以避免教学速度快、容量大与学生作笔记速度跟不上之间的矛盾。

5.改革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教学质量。

考核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践性很强,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何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必须改变把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考核孤立开来,“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一个全过程的监督、控制的考核机制,旨在通过考核手段的公平、公正,进一步督促、规范、检验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我校在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中按照“课程考试”(40%)、“成果考核”(40%)和“平时成绩”(20%)三个部分进行学生考核成绩的确定。其中“课程考试”按照江苏省工程造价编审专业人员资格考试(初级)的模式进行,分为理论考试和实务考核两部分;“成果考核”主要是根据项目教学法,按照学生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主要包括“成果完成质量”和“答辩情况”两部分;“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包括“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几方面,注重的是学习过程的考核,成绩汇总如表2所示,通过三学期的实践,此种考核评价方法相对科学,有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查,也有利于对教师教学成果的客观评价。

三、结语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作为培养工程监理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之一的专业课程,目前仍处于课程改革的深化阶段,我们要紧紧围绕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师“双师型”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要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学生培养真正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芸.《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朱平.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09,(4).

[3]孙久艳.创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5,(3).

[4]韩景玮,,马丹丁.论《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5]纪传印.高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下一篇:高职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