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为了感受美的情感

时间:2022-09-28 08:46:27

阅读是为了感受美的情感

[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情感素养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反复朗读,让学生动情;借助插图,让学生移情;加副标题,让学生抒情等方式,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阅读是为了感受到一种美,从而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情有义的人!

[关键词]语文素养 情感素养 感受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课程标准界定“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因为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的人了。

像《女娲造人》、《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和《丑小鸭》一类的教材,学生很容易被作品所蕴含的真、善、美所感动:因为十二、三岁年龄的孩子本身就生活在美的童话世界里。可像李森祥的《台阶》、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一类的文章,学生就不容易进入作品所表达的深邃的情感中。因为他们理解不了作者回忆“父亲终年辛勤劳作造几级象征性的台阶”、“一本一分为二后又用来修补完整的书”等情节时作者轻松话语下所蕴含的沉重而又独特的情感。由此可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能真正地感受到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从教材中萌发出感受这种美的强烈欲望――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阅读是为了感受到一种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所蕴藏的深邃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是阅读教学的必经之路。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加阐述,请教大家。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入情。“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提出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并强调要创设情境使学习者进入情境,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创设情境。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就可以运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精彩情节在课堂上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体味文章反映的生活现实。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种把全体学生都引入到创设的情境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乐此不疲,受益颇多。又如《木兰诗》一文的教学,学生对内容大都比较熟悉,且大多数看过由此改编过来的一些影视作品。运用文本,创设活动情境,体味人物的形象美是引导学生入情的捷径。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它改编成课本,安排学生进行彩排、汇演。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再以“木兰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受到人格的熏陶。

可见,我们应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创设让学生入情的情境,搭建桥梁,让学生从桥的这边顺利地走向桥的那边。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有时学生很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情境这座桥梁的铺设,缩短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成了“作者或是作品的代言人”。

如《台阶》一文,父亲为了拥有一座高台阶的屋子,用了大半辈的时间筹备;“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作者这样动情地描述,作为三十好几的我深深被感动了――因为我目睹了我父母为筹建新屋的艰辛也不亚于文中的父亲,可学生对这些是漠然的,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这些怪异行为,在他们看来“父亲”的这些行为是不可思议的。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内心泛起情感的涟漪呢?在上这课之前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回家与你的父母聊聊你们的爷爷是如何建房子的?用了多长时间筹备?用了多长时间建造?同时我还印发了课外读物――《娘啊,我的疯子娘》,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大家为了填饱肚子而付出的努力。第二天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交流《爷爷造房子的故事》。讲着自己爷爷的故事,他们理解了“父亲”的艰辛,因为此时的“父亲”仿佛成了他们口中的“爷爷”了,李森祥所演译的“父亲造房子的故事”几乎成了学生口中“爷爷造房子的故事”了――他们入情了!他们浸染在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里了。可见“感人者莫先乎情”!

二、反复朗读,让学生动情

“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文就应该美美地读,美美地享受。朗读方法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法。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性的声调起伏中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深层信息,让学生动情。

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对它“百读不厌”。学生朗读文本的细心与童心,你不能不被他们所感动。

记得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被那个8岁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在品读语句中,他们调动了自己的情感,读出人物的思想来了,他们在品读――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一段时发表了如下看法:

“再见”一词写出了朋友“扔”下“我”时果断的情景,应该读出果断的语气。

“再见”一词容写得富有幽默感,应该读出风趣的意味。

“再见”一词暗示着其他孩子对“我”的讽刺和嘲讽,应该读出“不怀好意”的语气。

正是通过反复朗读,调动了学生沉睡的情感,在抑扬顿挫的声调起伏中读出了自己感动的情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的朗读,把大作家的文章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积淀。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采用了多种读法,一种是劝慰式的(此诗是作者给邻居家小女孩写的临别赠言);一种读法用说话的方式;另一种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还有一种读法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悄悄地说。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掌握了这首诗的精髓,陶冶了情操。

对于《背影》一课的学习,文中四处描写我的眼泪,每次流泪我都想到了什么?带领学生反复对比朗读,学生更能体会朱自清的复杂心情,许多学生在读时都带着眼泪,进而理解深深的父子之情。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

文字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形象化的语言材料来感染、熏陶和发展学生,使人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以形象化,而不是抽象说教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的人格,提升其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

可见,通过反复的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哈姆雷特”都有自己的情感倾向,都有自己的动情点。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

三、借助插图,让学生移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课文中很多插图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画面意境,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学生透过画面内容想象到隐含在图画背后的情蕴,能够使画面上的形象活起来,走进课文情景,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借助《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插图,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意境,作者的“廖阔大地,我主沉浮”的天人合一的情感自然移入了学生的视觉之中,于是不禁发问:“晚上八点左右的时间(‘是日更定’)去游西湖,如何能看清湖上影子、长堤、湖心亭呢?原来作者张岱是心游西湖,寻找心灵的归依啊!真可谓是‘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啊!惟有大自然的胸襟才能洗涤他们内心的孤寂啊!”这样穿透插图的解读,正是学生“移情”的外在体现啊!――他们提升了自己的阅读品味。

在学《核舟记》时,学生根据课文语言的描述,学生自己绘画出了“核舟”的模样,让他们进一步地感受到“其长曾不盈寸”的桃核竟要雕刻出如此繁多的人物景观,不由自主地感叹到“嘻,技亦灵怪矣哉”,从而提升到对古代艺人技艺的敬佩!再者他们又借助自己的绘画,再次沉浸到作者营造的情意世界里去了!

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至深不浅。学生利用文中已有的插图,在头上夸张地加了几缕乱篷篷的头发,旁边加上几句与儿童的对话,俨然构成了一幅诙谐的漫画。然后振振有词地阐述着自己构图理由:“好吃懒做,穷困潦倒,无暇顾及边幅”是孔乙己的代名词,这也是造成孔乙己命运的性格悲剧。

一幅小小的插图,竟然成了学生引经据典的依据了。巧借插图,学生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辩、判断是非等情感移入插图中了。在让插图“动”起来的过程中,不仅延伸了课文内容,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课文,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了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总之,插图帮助我们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加副标题,让学生抒情

在课文原标题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确切的副标题。所加的副标题既要符合课文的内容,又要和原标题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对课文深层地了解之后,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融入自己的理解,用廖廖几个字抒写自己的情感,从而完成对阅读的提升,培养了创新精神。

比如学了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后,学生添加的副标题有《美好的,总让人怀念》、《回忆我的童年》、《一去不返的童年》等等,学生体现出来的“念旧、怀念”情怀比较明显,我想这与《朝花夕拾》的主旋律是不谋而合的。再比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添加的副标题有《永远的父亲》、《抵挡不了我成长的步伐》、《伤心的往事》等,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父亲的怀念的情绪深深地笼罩着学生的内心世界!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的教学实录中经常见到加副标题的活动环节。对标题的补充,如《故乡》《中国石拱桥》《藤野先生》等课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在初读之后,能够在原标题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成为一个新标题。有的拟副标题,如《海燕》《皇帝的新装》等课文就有这一步教学环节。也有的另拟标题,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七根火柴》等课文,就要求学生发挥创造性,拟定与文章内容主旨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标题。还有的拟小标题,如把《听潮》中描写海潮的图景分成三个层次,各拟一个小标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几个片断故事各拟一个小标题等。

长久以往地坚持这项工作,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读文先读题”“读文再加题”的习惯。这一习惯就会延伸到他们在写作时就会本能地处理好“拟题”、“选材”之间的关系,水到渠成地做好读与写的衔接,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比如在学好《台阶》一文后,学生给《台阶》加了很多的副标题,比如《落空的灵魂在哀怨》《岁月无光》,这些副标题鲜明地体现了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提升,于是抒写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总之,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的爱国情,爱父母,爱他人,爱弱者,责任感,革命英雄主义等情感的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塑造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情有义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素质训练方案.学苑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10.

[3]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0.

上一篇:浅析企业网站推广策略 下一篇:浅谈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四大理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