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路径分析

时间:2022-09-28 05:06:24

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路径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对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数据资源的共享、精细化信息管理、创建信息化沟通方式、形成信息化安全监管体系的管理措施,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做出了优势化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数据资源共享;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1-0155-02

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是单位机构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事业单位更好地立足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路径探索,提出了数据资源的共享、精细化信息管理、创建信息化沟通方式、形成信息化安全监管体系的管理措施,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做出了优势化的理论探索。

一、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单位管理、技术开发、经营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信息技术与事业单位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单位的管理层次不断创新,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种方面:首先,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讲信息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能够使得人力资源更为妥善地人尽其才,对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需要学习的情况进行综合化的信息考虑,实现信息的对称性发展。其次,在管理过程中,信息化能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规划,保证单位的财务信息能够得到最有价值的体现,实现事业单位收支的平衡化管理,更为有效地管理事业单位的资产,实现利益化的发展。再者,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对事业单位的人事任用、工资改革、重大采购、新投资、生产技术改造、重大的政策、重点业务等领域进行全面化的规划。其实,信息化进程,就是重视信息价值,转化信息应有价值的过程。每个单位经营过程都存在不断流动着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业绩、生产经营进度等。这些信息在恰当的时候被恰当的管理人员充分使用,将数倍的产生价值,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效益上。总之,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的首要职能,是从传统单项管理通向全面化规划管理的桥梁,它对管理情况作出预测,为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以制定出行动方案予以应对。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从多方面快速地为各种计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通过建立计划信息数据库可以使计划数据得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及存取,并实现计划编制自动化,达到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指挥的高度,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数据资源的共享路径

数据资源共享是计算机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共享能够实现邮件功能邮件服务器的相关功能,可以为单位内部所有员工提供基于用户名的邮件转发、分发、抄送等服务。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是企业局域网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减少冗余度、集中存储和管理、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功能。这些技术都可以为事业单位的部门管理服务,形成部门信息的共享,就有利于事业单位部门工作之间更好地协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要实现这种数据资源的共享就必须要在单位内部注重网络建设和软件开发,搭建信息化运行平台,开通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启用,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的全面应用,统计信息化在对外宣传、加强信息公开,提升内部行政办公效率,强化数据质量。通过技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例如:在实施“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之后,各单位主动关心支持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配置和利用电脑网络,使单位各个部门都能及时了解到部门的工作任务情况,为及时调派人手,进行便利快捷的管理服务,有效提高了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二)精细化信息管理路径

精细化管理信息建设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意识与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永续渐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常态管理模式。精细化信息管理要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跟踪管理、动态更新,加大对信息的核查、分析、评估,去假存真,实行有限范围内的共享,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各种业务流程、业务规范,开发利用进行数据分析、跟踪对比、监控预警的各种管理工具。制定更为精细化的信息控制指标、进行精细化的网络统计、分析和评价,通过这些信息化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精细化管理工作来讲,就是要建立信息化控制的职能链条,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分析为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制定一个清晰的未来发展愿景和目标,有的企业尽管有很厚的信息化资料,可是没有清晰的愿景。因此精细化的信息管理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地提供事业单位服务的发展远景,做出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预测,通过数据描述实现部门整合,保证单位能够更好地进行部门人力资源、资金、管理制度的调整,促进每一个部门都能够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单位精简部门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创建信息化沟通方式

网络信息化沟通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互通活动的总和,它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交流现象。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服务相关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进行。因此,对于事业单位部门而言必须创建信息化的沟通方式,这种共同方式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单位内部的沟通,也就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依靠资源共享已经能够实现。所以,更多的是第二种沟通,就是单位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以信息沟通为手段,形成社会化服务的核心内容,以网络信息为依托,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拉近服务提供者与服务目标的距离,使得信息沟通手段成为事业单位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现场所。沟通方式包括信誉卡的签署、网络平台的建设等内容。总之,事业单位要对服务对象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并形成基础的数据库或网站。单位网站的建设一般以网页形式给人们提供相关的档案信息和服务,进行档案信息的网上咨询、查找、电子文件的实时归档及直接提供使用。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之中,应该把档案的管理系统纳入事业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一个一体化系统。然后能使信息数据智能生成自动更新,自动从不同信息用户的角度提炼要点,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主动提示信息用户查阅。

(四)形成信息化安全监管体系

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的管理建设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信息公开化的建设也特别要重视对信息的安全监管。因此,要实现安全监管的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安全与监管并重,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进一步加强安全监控体系、密匙管理体系、网络信任体系、信息资源的全面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同时,形成安全问题应急预案的制度建设,以保证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后能够及时进行补救。另外,建起一套监控机制,这个机制不仅要满足速度的要求,也要保证质量的要求,要随时保证对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日常维护和安全隐患处理,保证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网络化管理,可以随时进行查询、审批、汇总、分析等管理工作,实现了对事业单位部门的管理工作内容的预测、共享和全面化服务,有利于单位形成动态管理以及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冯德福.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2] 谢宇飞,郭翔,李锐.高职院校人事工作信息化建设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上一篇: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仿真研究 下一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增强企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