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还是一支粉笔的感觉好

时间:2022-09-28 03:09:31

数学,还是一支粉笔的感觉好

学校给我们每个老师发了电脑,教室里也装上了电教设备,没有设备时非常想用,刚有设备时确实用了,但学生都只想着看热闹,效果却并不理想。上课用课件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而做课件又非常麻烦,并且屏幕拉下来以后半个黑板被占用了,由于反光,还要拉上窗帘和关上灯,演示和板书不能同时进行,很是矛盾,后来有个学生对我说“很喜欢老师清晰整洁的板书,我喜欢保存老师完整的笔记。数学,还是一支粉笔的感觉好!”

学生的话,让我感觉到数学课用课件上效果有时并不是很好,因为学生学习需要一个吸收的过程,用课件容易速度过快,学生还没完全理解消化就又接下去了,如果用传统方式上的话,写板书什么的都要时间,这个时间学生正好有机会自己吸收刚才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方式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好一些。同时,学生的话也让我感觉自己多媒体技术的欠缺,也更深刻地理解“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已,如果完全依赖课件,我们就成了现代科技的奴隶。”

那么,今天的教学应一味的追求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是抓着传统教学手段不放呢?我认为,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境界。

首先,课件是为了讲好课而设计的,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用的,特别是数学,用课件的时候必须是需要用时才能用,如动态演示的: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最大最小值和图像变换等问题,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多媒体就非常合适,直观形象,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但是像训练比较多的那种课,如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等等计算类的,不如弄块小黑板,或者分组合作,我感觉这样效果会更好点。黑板和课件应是相辅相承的,我们要把课件用到刀刃上,让学生感觉到非看不可的时候再看,也许一节课用多媒体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所以黑板和课件应是相辅相承的。

其次,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和优质课评选中,一般都采用多种电教手段,特别是集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更是常见。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特别是非计算机教师)制作的课件较单一,只是用较多的文字和一些图片及少量音乐的集合,常出现“备课和黑板的搬家”“抄课本”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努力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技术,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学习。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这就好比有一架战机在你面前,你仍不能鹰击长空、保卫祖国一样,你还需学习如何使用它并训练自己的体能。

最后,我觉得数学做课件的最好软件既不是FLASH,也不是POWERPOINT等,而是几何画板。一向以抽象和推理严谨著称的《几何》不好学,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但至今还没有别的什么课程能取代它的地位。拿着粉笔、直尺、圆规等传统教具的数学教师绞尽脑汁,时刻想着如何为学生“解困”,但传统的教具、教法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几何画板”软件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尺规教学方法,为数学教学,特别是为几何学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可以讲清以往讲不清的概念,但是千万别做成幻灯片式的课件,这样就会失去数学最朴素的东西。还有课件要清爽,千万不能花里胡哨,要不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多媒体是为了教学,但教学不是为了多媒体。只要我们本着研讨之心,不一概否定,因噎废食,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一定可以使多媒体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效果。的确,如果能用好多媒体,当然能提高课堂容量的。如果用不好,就不用;如果你能用好,请坚持!

上一篇:明确要求 有的放矢 下一篇:人文教育和诗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