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装点科技新闻创作

时间:2022-09-27 10:57:26

用艺术装点科技新闻创作

摘 要 艺术品,藏之,久而弥珍。科技新闻作品,能否当作艺术品来收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然而,就新闻本身的特性而言,时常有“时过境迁”之嫌。往往是一条新闻一旦公之于众,也就成了“明日黄花”。而我们的目的在于:让科技新闻作品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与渗透,让受众喜闻乐见并收入囊中。如此,科技新闻即如同艺术品那般成为人们可收藏之物了。

关键词 科技新闻;艺术品;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56-04

1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本身与艺术的共通性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中国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脱离了火箭之后,她的运行轨迹该是多么玄妙的曲线啊――那不正是艺术美的化身嘛!

从宇宙诞生起初的“大爆炸”,到每一个微小的“基本粒子”,她们的层层美妙、玄奇的构造,又有谁敢说她们不是艺术的哪?

从哥特式尖顶、拱形的石质建筑,到中国榫卯结构的木质皇宫、大殿,哪一个不是技术的科学?哪一个又不是艺术的成就呢?

美丽而奇幻的单细胞细菌类生物世界,令我们人类赞叹――生命不仅弥足珍贵,而且还绚烂无比。我们人类自身的艺术美,不正是体现了――数学“黄金分割”理论“据理力争”的“胜利成果”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出了地球南、北极浮冰的“冰雕”作品。宇宙太空中神奇的未知世界,也不得不令我们人类的科学家浮想联翩,为未来的“科幻世界”描绘出科学并具艺术色彩的美丽图景……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无论是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之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手工、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不但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对大自然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

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

……

艺术与科学二者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大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表示: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他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欧拉和高斯。从而,斯宾格勒得出如下结论:“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

2007年8月3日4r许,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探望了“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两年前总理看望钱老时,钱老当面向温总理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说:“您上次说的两条意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钱学森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

说:“您讲的话我都记住了,您这次讲得比上次又要深一些。我们要超过发达国家,就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复合人才和领军人物。只要坚持下去,一年看不出成果,几年后总会有效果。”

200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报道,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玉良,原来只读科学,很少看文学。但有一次,一位中文系教授给他写信,短短几句条分缕析,让他甚为佩服。在那位教授指导下,他读起了《古文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他说:“每次我读《滕王阁序》,总是心潮澎湃,能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又说:“科学讲的是理性精神,但仅仅有理性精神还不够,还需要想象力。科学大师哪一个不是具有般的想象力,否则如何创新?”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出国考察,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担任团长,团员中,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等。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即席出了一个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这“三强”明确地指出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个强国,却又暗喻着钱三强的名字。在座的科学家,思索良久,均未对出恰当的下联。华罗庚先生见状,自己说出下联:“九章勾、股、弦”。满座科学家为之叫绝。《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首先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中另一成员赵九章先生的名字。

科学,是人们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活动,要求人们崇尚真理,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民主宽容。

艺术,是人们审美的追求,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其直接的目的是求美。反对雷同,强调个性,其表现的过程体现自由性,其结果通常呈现多样化。

科学与艺术都讲求创新,最终都要求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境界。

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共同性,所以可以沟通。共同之处成为二者沟通的前提。艺术与科学最终的目的都是造福于人类的,普希金说过:“科学家和作家的队伍,不论其性质如何,总是处于教育冲锋和文化进军的前列。”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的前进过程中,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每个艺术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完成使命的,但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中实现的,结果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掌握客观世界的方法,创作过程本身以及反映世界的手段都是非常接近的。

艺术和科学都是追求真、善、美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尽力在创造的事物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本质和高度智慧,艺术和科学均是人类创造的,所以其中肯定包含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真善美就是其中的一项。爱因斯坦说:“我虽然不能证明科学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但我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无论如何,只要有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实在,那也就有同这个实在有关系的真理;而对前者的否定,同样就要引起对后者的否定。”

毕加索说:“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让我们明白真理的谎言,至少是能让我们了解真理的谎言。艺术家必须知道让别人相信他谎言中的真实性的手法。如果他在作品中只显示出他找到的并一再寻找的掩饰谎言的方法,他就永远成不了任何事情。”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毕加索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指出了科学和艺术所追求的真理。科学追求真理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艺术追求真理有些人会提出疑问,但是经过历史的洗涤艺术确实也是追求真理的,席勒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把现代病态社会转变为理想境界的手段,而且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回想起幸福童年时光的东西,它开启真理的道路。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崇尚美、追求美的,钱德拉塞卡写道:“人们如何按照文学或艺术批评的方式把科学理论当作艺术作品来评价。广义相对论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是一个美的理论。”由此可见他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一种艺术作品,而且把它看作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数学家G・H・哈代说:“数学家的模式,就像画家和诗人的模式一样,必须是优美的;这些思想,就像色彩或字句一样,必须以和谐的方式统一起来。优美性是第一道检验标准:这个世界没有为丑陋数学准备长久的地盘。”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科学理论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都是具有一种必然性的美。拉斐尔的《圣家族》这件艺术作品,画面上的每个人的位置都恰到好处,都是不能更改的,一旦更改了就不再美了。同样的道理,在某种程度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爱因斯坦运用的一般物理学原理就会明白,爱因斯坦只能导出这样一个引力理论,而不能导出另一个根本不同的引力结论。

2 科技新闻作品的载体――语言、文字及图像(包括电影、电视、摄影及绘画等,本文仅做有关“语言与文字”的论述)等,能塑造成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

笔者一向认为:汉语的语言文字,不仅仅可以用来给中国文学添加艺术色彩,使得文学作品栩栩如生,让人们阅读起来如醉如痴、爱不释手。诗、词、歌、赋,以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乃至小品、故事,甚至是儿童文学的写作手法,都同样可以用来为我们的科技新闻作品增加艺术色彩,从而使科技新作品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科技日报》及初期的《中国科技报》自创刊以来,也曾大量运用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的形式来抒发编辑、记者和其他创作者的情怀,以表达对于科技新闻人物的赞赏和对中国科技新成果(科技新闻事件)的高度关注、颂扬,也都受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例如,张飙先生任《科技日报》总编辑时,曾开办了《院士科海甘辛》栏目,所报道的全部是我国科学界的泰斗人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每篇报道都配一首诗词,受到了科学家的欢迎与赞许。如用词牌《鹧鸪天》写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理论家范海福――

例文1:

常将真情写霄汉,

路难体残,

心河星更灿,

问君怎得壮志展,

炎黄燃胸炽炽焰。

用同一词牌写地质学家程裕琪――

例文2:

穷物理,

探本源,

奥秘最处是自然。

男儿所慕在峻岭,

高山所爱是伟男。

这对科学家表达的是何等真诚深厚的感情。

例文3:

(引题)水,让女人柔情似水;

水,叫男人“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曾被我们人类情深似海般地称之为“生命之源”、“生命之母”,而未来某一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命,很有可能会葬身于一片无情的――

(主标题)水,这东西……

当无情的、脱缰野马般肆虐的洪水在地球上随处可发的时候,我想到了水这东西;当特大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吞噬了无辜生命与人类财产的时候,我又想到了水这东西!

毋庸置疑。水这东西,是我们地球上一切生命形式及物种的源泉,我们人类之生命更是须臾离不开水这东西。

那天,我打趣地问一个女生:“为什么说你们女人是水做的?”

女生答曰:“因为我们女人柔情似水啊!你没看见,我们女人是多么地好流泪的吗!”

那么男人呢?坚韧如钢?!然而,水常常使男人们“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现代科学证实,人体质量构成的70%以上为水(H2O)!因此,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女人和男人都是水做的!

人,就是水做的;人,就是生于水。证明这一点的还有我们中国古老的科学《易经》(亦称《周易》)。

在《易经》里,称之为“坎”的水的卦象中(可查看八卦图),一个阳爻(读音:摇)跑到了两个阴爻当中去了。这一卦象也正是人类男女交合的图像。这是很形象的,大家一看便知。

男女交合,必定诞生新生命。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在生命的孕育过程中,能离的了水吗――只有在水中游泳才能与卵子结合;胚胎要在母亲子宫的羊水中才能生长发育!

怎么样,“水是生命之源泉”的说法没有错吧。

可是,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矣!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被称为“坎”的水卦象的那个“坎”字!坎字,是由一个提土旁加上一个“欠”字构成的。我们试想一下,人类离开了土地、欠缺了陆地还能存活吗?这正是水的两面性――水这东西既能让人类生,亦能叫人类死!

70%!一个巧合的百分比数字,应该引起我们人类足够的警觉――地球表面70%以上覆盖的东西也是水!这和我们人体质量构成的70%以上的水,真乃是不谋而合啊!

从1980年开始算起至2012年的这30余年中,每隔10年,地球环境气候变暖的速率都高于上一个10年!这是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通过这30年来研究考察得出的不争的事实。

还是这个科学家小组,在对同一个课题的考察研究后发现,在10个影响地球环境气候变“坏”的因素中,有7个因素都呈上升态势,而只有3个因素是趋于下降的态势,这3个因素分别是:冰川覆盖面积(分崩离析),南极洲冰雪的覆盖面积和北冰洋浮冰的覆盖面积!

科学考察的结果的确令人类担忧,科学研究的数据“铁证如山”般地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科学就是科学,大自然决不会偏袒我们人类!

是啊。我们人类曾情深似海般地赞美水这东西“是生命之源啊!”“是生命之母啊!”。你信不信,终归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命都将葬身于一片无情的之中……

例文3的创作特点是全文用抒情散文的手法来写作,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若让人读起来,其语言也会朗朗上口。

应该指出的是,当前在我国的出版物当中,出现的同音造词、造字的怪现状。一些常常出现在电脑网络当中的很不规范的用词、用字,也流入到正式出版的报刊书籍中,还有人管这叫作“汉语语言文字的创新”,这显然是极端错误的、荒唐可笑的。

我们编辑、记者要掌握的大约7 000个汉字、近6.5万个汉语词汇,若引入数学中“排列组合”的概念,那这7 000多个汉字和6.5万个汉语词汇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呢?去除那些不像样的、太过晦涩的文章(排列组合),仅仅是让人可上心一阅的文章(排列组合),也会让人们难以数清的。我们再去粗取精,不断地雕琢,而留下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这些可称为上乘品的文字,即我们所要的艺术品。

笔者在这里大胆地把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数学(排列组合)的概念引入科学新闻创作、写作过程当中,意即使科学新闻写作更具艺术色彩。因为数学常常是构筑艺术品的基石。其实,文学创作亦如此。

是的。艺术,常常是感性的,常常是人们情感的抒发;科学,常常是理性的,是更具哲理、定性、定量的概念的玩意儿。然而,生物化学家们研究证实:人体内的生化反应常常支配着人们的情感变化。艺术又一次跟自然科学联系上了。

3 目的与结论

本论文的论述结论:科技新闻作品是完全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收藏的。当然,这里所说的“藏”,是“广义”的。就是说,科技新闻作品既可以是纯物质品上的收藏,也可以是精神意识上的收藏。前者亦不过是几本书、几本期刊,抑或是几张报纸;后者则显得尤其重要――收藏于人们的脑海中,甚至是人们的潜意识中,用以指导人们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实践。

长期以来,特别是我们国人,触及“科技新闻”,不论是见诸报端,还是杂志、电视广播,也不论是流行于电脑网络,都不乏敬而远之者。似乎“科技新闻”就那么晦涩难懂,不如普通的社会、人文类新闻那般“平易近人”。其实,科技新闻作品是完全可以让我们的读者喜闻乐见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写作、创作的手法了。我们用艺术的手法来装点科技新闻作品,其目的正在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科技新闻、科学技术事件本身的特点,具有不断变化、不断更新而有时又具有不易变化、不易更新的“悖论”。因此,就要求我们科技新闻工作者具有科学的胆识――不畏传统、不畏教条的科学精神,既要大胆地创新,又要有“亘古不变”胆量。我们的精神c胆量,正是来源于我们对科学真理的认知水平。而精神与胆量,不正是出自于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吗?这样科学与艺术又一次通过人们的“情感”而联系在一起了。

科学技术正高速猛烈地改变人类的现实生活,这是任何一个人类社会成员都能感受到的。从减少碳排放量到探索新能源,从甲型流感的全球蔓延到新型电脑的不断问世……人类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科学技术发展所造成的改变。

上一篇:“AVS+”高清节目卫星传播平台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人民科学家”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