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错误变得美丽

时间:2022-09-27 10:26:35

让学生的错误变得美丽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认为最完美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流畅的教学流程、顺利的师生活动、紧密衔接的教学设计。如果在某一环节学生出现了“卡壳”或“错误”,这样的课堂教学还完美吗?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呢?笔者现从界定学生错误以及处理学生错误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学生错误的内核界定

什么是错误?《辞海》对“错误”的定义是“不正确”。在哲学层面上,“错误”是指主观与客观“不符合”。本文所指的“学生的错误”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偏差或失误,具体表现在反馈 “不正确” 知识、 生成 “不符合” 结论。

二、处理学生错误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学生出现的错误也是形式各异的。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错误,教师不应该回避或武断地批评指正,而应该正确面对、巧妙利用、灵活处理,化错误为契机,变错误为资源。

(一)产婆术的启示――巧妙引导,化错误为“生成”

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部分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可以运用“产婆术”,通过巧妙提问、引导讨论、互动生成等环节渐次推进,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大部分学生错误地把“鲁迅”当成文中的“小伙计”。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谁知道鲁迅先生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吗?

生(茫然)

师:鲁迅先生的小说写得那么好,是因为他青少年时候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你们看,他在咸亨酒店里打过工,在《社戏》里和双喜一起看戏、偷蚕豆,还在《故乡》中和闰土一同捕鸟、抓刺猬。哪像我们三点一线,除了睡觉就是学习。

生:不对。

师:那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老师为什么说错了,要以理服人哦。

生:老师,《孔乙己》《社戏》《故乡》是小说,小说中的“我”是鲁迅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指作者本人。

师:那你们还说“小伙计”就是“鲁迅”呢?

生:老师,我懂了,“小伙计”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教师趁机用幻灯片展示:鲁迅先生在谈小说创作体会时曾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二)辩论赛的精彩――精心策划活动,变错误为“契机”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敏锐捕捉、正确判断、巧妙组合教学中生成的信息,形成新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出现的认知不同步现象转化为新的教学契机。

如在教学《雷雨》时,我让学生对“周朴园对侍萍到底有没有真爱?”进行探究。结果有的学生认为有真爱,有的认为没有真爱。面对这种现象,我没有急于寻求统一的看法,而是激发认为有真爱的学生与认为没有真爱的学生展开辩论。

生:我们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些细节:周朴园一听说眼前这个下人三十年前曾在无锡,就立刻想起和侍萍的往事,打听侍萍的下落,想为她修修坟墓;几十年过去了,他还记得侍萍的生日,为她保留着以前的习惯,还为与侍萍生的第一个儿子取名“萍”。从周朴园的这些做法可见他对侍萍深深的思念。正所谓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离开了才知道是多么的珍贵。这就是真挚的爱情,是装不出来的。何况周朴园没有必要假装啊,更何况是假装三十多年呢!

师:是啊,从周朴园现在的行为来看,他对侍萍是有感情的啊,请认为没有真爱的辩手陈述。

生:我们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有的,但不是真的。比如:周朴园对侍萍的抛弃,仅仅是因为门第的悬殊吗?不是,是在名利与侍萍之间作出选择结果。因此,他很残忍地在大年三十把刚生下孩子三天的侍萍赶出家门。这就说明了在他的心目中,金钱、名利远比侍萍珍贵,他对金钱名利的爱大于一切,哪怕是自己最爱的人。当他发现自己面前的人就是当年的侍萍时,没有表现出与离别多年的爱人重逢的喜悦与激动,而是冷冰冰的嘲讽和警惕,一声严厉的“你来干什么”就足以证明:周朴园爱的是金钱,而不是侍萍。对侍萍是没有真爱的。

师:有道理啊,如果爱侍萍,就不该始乱终弃,就不该用支票卖断这份爱情。双方还有没有补充的理由?

生(赞成有真爱的):把侍萍赶出周家不是周朴园,而是周家,生活在封建家长制横行时代的周朴园没有别的选择。所以,这些不能说明周朴园的冷酷残忍。

生(不赞成有真爱的):在古代,为了爱情,反抗专制的封建社会的故事不是有很多吗?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共赴黄泉,双双化蝶,生死相依;古代还有“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诗句。这是多么坚定的爱情。而周朴园处于有民主新思想的半封建时代,难道就不能反抗吗?这表明他根本就不想反抗,他默认金钱至上,爱情虚无。

随着辩论的深入,双方学生形成共识:周朴园对待侍萍的感情是真挚的,但这并不是真爱。

课堂,应是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有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作为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抓住“错误”,巧妙而有深度地开发这种“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迸发创造力;悟知明理,体验成功的愉悦。

上一篇: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压轴题考点分析及复习策... 下一篇:试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