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性质与文化传播

时间:2022-09-27 08:48:49

博物馆性质与文化传播

[摘要]文化传播是博物馆的主要属性和基本功能。博物馆是保藏人类发展和人类环境见证物之处所,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举办各种陈列展览进行文化传播和宣传教育,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永久性开放的机构。做好博物馆文化传播工作,提高公众参观质量,是博物馆宣教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博物馆性质;藏品陈列;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81-03

博物馆的出现最初是源于对物品的收藏。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开始注意寻找宝藏珍品奇物。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帝国的行动中,将搜集、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稀有古物、艺术品等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曾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教学、传播文化知识。待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属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王朝,也收集了更多的艺术品。公元3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世界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由此可知,博物馆一词是由希腊文“缪斯”演变而来。

一、文化传播是博物馆性质和功能的具体体现

“无论以前人类曾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淹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博物馆的萌芽源于收藏活动,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中,从中世纪到欧洲文艺复兴,再到近代博物馆产生的初期,搜集和收藏一直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这时的博物馆只有一项职能――收藏。17世纪,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批富于自然科学实物资料的博物馆开始出现,这时期博物馆还没有文物陈列,只有一些接近于展示的活动,把藏品从收藏架上拿下来,用于观察、鉴赏、研究,这种活动是博物馆传播活动的最初萌芽。于是博物馆的又一功能――研究功能产生了。18世纪,欧洲一些隶属于寺庙、宫廷的收藏逐步向大众开放,开始出现收藏功能的转移和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涌现出一批有历史、自然、艺术的新型博物馆。此时,第一个近代博物馆――英国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诞生了,是“以固有的藏品举办陈列展览向公众开放”。至此,博物馆出现又一项新的职能――教育功能,其特征是重视社会教育作用,注重为社会服务。[1]与此同时,为适应不同时代变化,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曾进行了深入探索,花费了很长时间,做了反复讨论、修改,从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初期的“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科学、工艺、历史以及考古学等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之后,1950、1962、1971年等,国际博物馆协会又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改完善,直至1974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一次博协大会上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永久性开放的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2]

博物馆定义的确立,明确了博物馆的性质和功能,是博物馆利用藏品进行科学研究、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始。此后,为了适应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博物馆进一步向开放的、面向大众的方向转化,以充实的资料、直观形象的教育特点吸引了各界。让社会公众了解到,博物馆不仅是收藏文物、标本和学术研究的机构,而且是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它可以大量地向社会传播文化知识。这一时期,博物馆开始有了专门的展览,并且有专门的教育人员向社会传播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因藏品、研究和陈列展览而与观众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博物馆也彻底打破了自我封闭的形象,迫切需要把所收藏的“物”即藏品文物的资源转化为对公众有用的信息,为公众增长知识、提高文化和受教育做出贡献。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传播手段必不可少。

博物馆中“物”的收藏、研究和利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只有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博物馆收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利用其资源。在日本从事博物馆工作研究的鹤田总一郎认为,博物馆是“人与物之间的结合”,这种“物”是指全部博物馆资料(藏品),“人”是指博物馆的利用者,博物馆中的物和人是以同等地位而相互联结的。只有人与物结合,才能演化出博物馆的种种活动,那就是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公众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博物馆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载体,与其他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博物馆中的陈列展览、文物展品是博物馆对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博物馆主要利用藏品这种独特的语言向社会传播文化信息。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以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主体序列和艺术形式组成,进行“物”的直观教育和信息传播。同时,又以现代化的陈列方式运用艺术、电子多媒体展示手段,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这种动态传播媒介指动态模型、录像、触摸屏、互动项目等;静态媒介指展品文物、展示版面、绘画、说明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功能。博物馆传播的信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标本是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实物遗存,它向人们展示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传达人类的变迁信息。博物馆的信息发送者是研究人员和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针对年代不同、质地不同的文物进行科学研究,对零乱而久远的考古发掘品进行整理修复、分类保存、鉴定研究,以揭示藏品丰富的内涵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并举办各类陈列展览。宣教人员则是最直接、最翔实的信息传播者,担任对观众的展览讲解和知识传播工作。

观众是博物馆信息传播的对象,博物馆的服务面向社会,它的受众广泛,不同民族、不同国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人都来博物馆参观,可能各自怀有不同的目的与兴趣,需要吸纳对自身有益的信息,而对绝大部分观众来说,更多的是心灵的陶冶、轻松愉快的学习、高雅文化的享受。讲解人员要把展览内容转化为直接的知识语言进行表述,对展品作详细解说,并在传播文化中与观众互动,增加他们接受信息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展览内容的理解,以便重点掌握有价值的信息。让观众在不同于大众传播的特殊环境中,由视觉、听觉、感官、展览氛围上全方位了解、感受博物馆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依据对象(中小学生、少儿、家庭、及兴趣爱好者)讲解示范馆内现代化陈列项目,在各种互动、制作活动中具体讲述、实际操作,让观众通过动手动脑获取知识。

利用资源、公众服务是博物馆的两大核心要素,博物馆真正富有成效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实现了向观众有效地传播实物信息以及对观众的全方位服务。[3]要做到这些,就要明确来博物馆的公众对象,了解社会与观众的需求和愿望,在此基础上举办的展览才会更适合观众,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博物馆单方面意愿的传输,建立与观众和谐互动的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

三、做好文化传播,提高公众参观质量

博物馆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公众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和支持。从博物馆的职能和任务来看,其生存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与观众发生和谐融洽的关系。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核心是吸引更多的观众,争取观众、组织观众,满足观众的需求,千方百计为观众热情服务,这是博物馆的基本任务。博物馆只有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其社会教育功能才能显现出来,服务观众的意识也才能得到提升。

国际博物馆界权威人士认为,所谓优秀的博物馆,就是让观众走出来时的感觉比进去时好得多。这一点看似容易,但要真正做好却不容易。因为走进博物馆的每一位观众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与社会背景不同,对博物馆的需求也不同,博物馆教育传播人员要做到“因人施讲”,让不同的观众面对讲述的器物时进行思考、理解和加深印象,并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使他们能够从展品中充分获取所需知识,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和博物馆文化的认知。

同时,博物馆还要关注观众参观的质量。有专家对博物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参观者进行过系统的观察、研究得出,在特定时间段里,博物馆参观人数越多,观众观看展品的时间就越少,就是说,博物馆的人越多,观众参观的质量就越低。一般认为,博物馆参观人数的攀升是博物馆成功的体现,但未必收到了很好的公众效益,因为人多嘈杂的混乱环境,势必影响观众的参观情绪和参观质量。因此,讲解人员在接待工作中既要做好展览讲解,又要指导观众如何观看展览,在确保文物安全和观众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增进观众的参观效益。

21世纪的今天,电视、电脑早已主宰了人们的生活,现代化多媒体和互联网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稀奇,公众获取信息的技术发展很快,他们可以从网络、多媒体电脑中得到比博物馆展览还要多的东西,博物馆的神秘与魅力日趋减少。同时,大众传播的广泛与信息的便捷,在不断地与博物馆争夺观众。人们有时会觉得,获取有关信息、掌握某种知识,完全不必像过去那样非去博物馆不可。但是,事实上,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信息传播怎样广阔,都无法取代博物馆这一独特的文化优势。作为特殊的社会文化机构,观众不进博物馆就不可能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可能感受到文物展品实物的独特魅力,也不可能亲眼目睹我们祖先用智慧和才能创造出的国之瑰宝,更无法感受到博物馆高雅神奇文化的心灵震撼。

四、树立博物馆文化传播者的良好形象

作为博物馆文化传播职能的施行者,博物馆文化传播人员要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智能结构。所谓智能结构,是人的智力与能力的综合。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力是知识的体现,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而能力的提高又是对知识的深入和拓展。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工作是面向社会的窗口,这支队伍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精神面貌代表着博物馆的良好形象和文化品位。笔者认为,博物馆文化传播者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要具备优良的道德素质,培养高尚的品质和责任感;要热爱国家和人民、热爱博物馆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学好文物的法律、法规,以主人翁的思想保护好文物,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好文化传播工作。

其次,要修炼“内功”。对陈列展览的全部内容和教育传播的知识要潜心学习;熟悉每一件展品,研究文物、标本所蕴涵的深厚文化;了解展览的主题思想,力求讲解内容的准确和文物信息的真实性;掌握专业的讲解技能,提高讲解水平,做博物馆专业文化传播的行家里手。

第三,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作为博物馆的专职宣教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历史、考古、自然、文化艺术,还要结合专业与各类陈列展览,涉猎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以丰富的内容满足广大观众不同的知识需求。具备体察观众求知的心理变化,为观众提供良好服务、解疑释惑,使外在的美与内在的功力相结合,展现博物馆素质高、专业强、技能好的文化风采。

最后,博物馆讲解是以普通话的形式表达出的语言技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用字正腔圆、专业内行的讲解语言把观众紧紧地吸引在观看范围之内,达到理想的施讲效果,是博物馆讲解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能。讲解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关键在于通过陈列文物之表象,以艺术的语言去传播文物的丰富内涵,以内在的学识通过语言表达,调动不同层次观众的听讲热情,使讲解语言与文化传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观众了解历史文化、感知先贤的创造才能、获得知识精髓、得到高雅的艺术享受,是博物馆文化传播者的真正责任。

在新时期,博物馆文化传播者要更新观念,以人为本,以社会发展重新研究陈列内容、研究观众需求、研究展品内涵、研究不同形式的教育效果,拓展讲解工作的新路子,由单纯性解说叙述逐步转变、提高为具有研究能力的学者型讲解专家,发挥博物馆特有的文化传播优势,探索博物馆在新的社会发展中文化教育传播的新途径。

[注释]

[1]吕济民:《 新世纪博物馆的社会变革》,《中国博物馆》,2000年第1期。

[2]李文昌:《博物馆的传播学解读》,《中国博物馆》,2008年第3期。

[3]段勇:《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与公共服务》,《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胡雪峰.浅析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陈德声.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经营[J].中国博物馆,2006,(4).

[3]郭秀媚.试析当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问题[J].南方文物,2006,(2).

[4]刘卫华.博物馆的传播学研究[J].中国博物馆,2001,(4).

上一篇:和谐政府\和谐企业造就和谐社会 下一篇:民国时期兰州婚俗变迁历史诱因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