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产业转型中的融资启示及融资建议

时间:2022-09-27 04:14:12

中小企业产业转型中的融资启示及融资建议

摘 要:关于浙江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的跑路的报道,揭示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转型普遍遇到的三个问题:首先是银行信贷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信贷歧视”;其次是所谓的资本运作事实上非常危险,在为企业创造高额收益的可能性的同时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再次是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中的作用弊大于利,因此必须谨慎利用民间金融为产业转型提供融资服务。在综合分析了这三个问题后,提出了建议:长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存在重要影响,应当积极引进。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高利贷;长期股权投资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13-02

1 背景介绍

2011年9月,媒体纷纷开始报道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老总胡福林的跑路。浙江信泰集团不仅拥有温州市“明星企业”、“五个一批”重点企业、百龙企业和“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而且拥有“海豚眼镜”这一自主品牌——这是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太阳镜品牌,同时也是温州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眼镜品牌。

根据媒体报道:胡福林之所以要跑路,是因为公司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资金链的断裂。据报道,2007年,信泰集团是温州市瓯海区国税百强榜上第11位的企业,累计缴纳国税(增值税等)1197万元,2009年,信泰的国税缴纳额已经降为946万元,到2010年只有570.92万元。同时,由于原材料和工人工资的上涨,眼镜业务的净利润徘徊在5%到9%之间,并且呈不断下滑的趋势。面对这样的情况,公司不得不主动谋求转型。2008年信泰集团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胡福林快速组建了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光伏企业。为了募集到产业转型所需要的巨额资本,胡福林以眼镜行业的厂房和积累为基础,通过所谓的“资本运作”不断从银行借入资金。由于眼镜业的利润微薄,信泰集团的资金链开始越绷越紧。2010年光伏产业市场行情发生急剧转变,但是胡福林回头已晚。察觉到信泰集团可能存在的债务危机后,银行开始停止对胡福林的放贷。各路债主开始不断上门催债,胡福林被迫选择“跑路”。

和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一样,信泰集团的产业转型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启动以后,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商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制造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薄。企业开始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不转型是等死,而转型则是找死——转型意味着企业将不得不放弃原本熟悉的业务领域而转入新的陌生的投资领域。由于人民币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贷款利率长期维持在6%~7%,如果以CPI作为通货膨胀的标准,那么实际利率大约在4%左右。在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大量中小企业开始试图转型。

在这些试图转型的中小企业中,类似胡福林这样选择跑路的老板还有很多,他们的经历总体上说来十分类似:由于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加上多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持续,企业开始积极谋求转型,为了获得高利润而进入原本陌生的投资领域。由于从投资到产生利润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资金链必然会越绷越紧,一旦市场行情出现波动,随之而来的就是银根紧缩,企业将无法继续获得廉价资金的支持。为了填补资金空缺,企业被迫选择拖欠货款并利用民间信贷。由于新投资的产业尚未获得收益,原有产业的利润又难抵民间借贷的高息,短则数月,多则一年左右,企业的债务危机便开始爆发。面对债主的逼债,企业家不得不选择跑路。

2 信泰集团产业转型中的融资启示

信泰集团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融资安排凸显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2.1 银行信贷与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无关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长期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而言获取银行的信贷资金比较容易,因此有学者怀疑银行是否存在“信贷歧视”——即对不同的企业执行不同的贷款要求,有选择性的进行信贷资金的提供。

但是这一观点很难成立。从理论层面看来,“信贷歧视”不仅对银行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将会使得银行遭遇双重损失:一是吸收存款的利息成本的支付;二是发放贷款的利息收益的损失。因此,如果贷款的利息、本金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那么银行总是存在放贷的冲动。从事实层面看来,在资料介绍中可知:信泰集团作为一家私人所有的企业,从2008年开始进行产业转型时,银行不仅没有惜贷,而且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这说明银行惜贷与企业的所有制以及规模不存在显著的关联性。2010年后银行开始停止对该公司提供贷款,是由于信泰集团的财务状况以及市场前景开始恶化,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存在重大隐患。因此,银行停止贷款完全是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做出的决定,不能被认为是出于对企业的所有制或者规模的考虑进行的“歧视”。

信泰集团并不是个案。在对温州“跑路潮”的介绍中可以看到,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都从银行获得了大量的贷款。但后期银行开始怀疑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才停止了贷款的发放。这就充分说明,“信贷歧视”很难成立。事实上,许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商业贷款,通常是由于这类企业达不到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它们是典型的“劣质客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也寻找不到合乎银行要求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担保人,甚至连基本的财务信息也不能做到真实、有效的提供,这使得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存在很高的风险;同时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收益的配比原则”对放贷利率进行调整,所以银行在对这类客户提供信贷服务时自然缺乏动力。特别是由于近些年来国内的通胀压力,央行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设定了限度,使得银行的可贷资金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必然会优先考虑“优质客户”的融资要求。这不是“歧视”,而是银行作为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

2.2 资本运作改变不了高负债的本质

在上述资料介绍中,为了信泰集团产业转型目标的实现,胡福林进行了所谓的“资本运作”,不断从银行借入资金来投资光伏产业。为此他成立了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光伏企业。但是,无论胡福林怎样进行融资安排,资本运作的实质没有改变:它无非是使用某些技术手段来扩大了企业从银行获取的资金规模,从而达到用少量自有资本驱动项目建设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债务资金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公司的资本结构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资本运作必然导致企业财务杠杆效应的不断放大。

资本运作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债务资金的资金成本低于股权资金的资金成本,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资本运作带来了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的下降。其次,由于债务资金比重越来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也随之被放大。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那么股东的收益会上升的更快。最后,资本运作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巨额的资金,有助于企业快速的完成产业转型,从而结束在低端产业的残酷竞争,获取更高的利润。

但是资本运作在带来好处的同时给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只是这些隐患并不那么明显,因此很难察觉。首先,根据MM资本结构理论可知,如果不考虑税收的因素,大量借入债务资金虽然后导致公司综合资本成本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在此同时公司的财务风险上升,股权资本成本又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这就使得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保持不变。其次,资本运作使得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放大后,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股东自然将获取高额报酬;可是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恶化,那么相应的股东也将获得高额损失。因此,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仅很难改善而且很有可能下滑的背景下,利用资本运作扩大投资规模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最后,企业的产业转型需要时间,短则三年,长则五年甚至数十年。资本运作在短期内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一旦国家货币政策出现波动,资本运作是否还能筹集到这么多的资金支持就很难说。因此,在投资时期比较长的情况下,利用资本运作的方式筹集自己本身就隐含了资金供给断裂的可能。

2.3 中小企业产业转型过程中对民间金融的利用必须十分慎重

通常说来,民间金融指的是非正式的、非监控的资金融通。民间金融分为两类:一类是非高利贷性质的民间金融,比如亲朋好友之间的无息贷款、内部职工集资或者村民集资入股。这类资金融通利率很低甚至没有利率;另一类是高利贷性质的民间金融。使用这类资金的成本很高。由于国家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因此这类资金的利率通常在这一界限左右浮动。在市场资金紧张时,这类资金的利率通常都会突破这一界限,成为标准的高利贷。

客观说来,历史上民间金融的存在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它的存在为企业早期成立时的资金筹集提供了一个补充的渠道,在目前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十分有限的背景下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使是高利贷性质的民间金融,尽管使用这类资金需要支付很高的代价,但是由于它的存在,也促使了使用这类资金的企业想法设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同样不能完全否定。

但是对于产业转型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民间金融都无法为其转型提供资金支持:非高利贷性质的民间金融虽然资金成本很低,但是它融资额度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中小企业产业转型期巨大的资金需求;高利贷性质的民间金融虽然能够提供较大的融资额度,但是它高昂的资金成本使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借款的利率、规模以及偿还时间,因此这类资金的实际可用额度往往十分有限,而且多是六个月到一年的短期资金融通。企业产业转型通常都需要三到五年的投资期,因此这类资金对产业转型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它们常常是以“过桥资金”的形式出现(即拿这笔钱暂时周转,一旦从银行获得贷款就会被立即偿还)。

民间金融的存在不仅不能为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而且对其转型的成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首先,由于民间借贷的利率很高,因此银行业务人员也有可能会因为贪图利润而采取各种隐蔽手段(例如存转贷,假贷款等)参与民间借贷,鼓动甚至迫使企业扩大民间金融的融资规模,逐渐使企业陷入“收益不足以弥补利息”的境地,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其次,由于民间金融是信用贷款,没有严格的审核,这就使得企业容易放松财务警惕,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利用民间借贷扩大投资,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企业的债务危机就会爆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民间金融的非正规性及非监管性,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后很容易引来暴力收账的问题,这使得债务人一旦发现还款存在难度的时候就会主动选择“跑路”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而不是积极想办法来进行生产经营的改善,更不会有心思来考虑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信泰集团只通过民间金融借入了少量的资金,这些问题还不明显,但也有所显现。总之,民间金融容易成为企业信贷危机和社会经济萧条的催化剂,是企业在转型时期应当极力避免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

3 中小企业产业转型中的融资建议——积极引进长期股权投资

产业转型是企业家的二次创业,和企业家首次创业相比较,它所面对的市场更加复杂,产业的投资规模更大,产业的投资建设时期也都普遍性更长。因此,产业转型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保证产业转型的成功,首先需要保证资金供给的连续和充裕。从上述讨论中可知,尽管银行不存在信贷歧视,理论上说来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实际上资本运作在使大量债务资金流入企业的同时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市场波动导致企业盈利不足,就有可能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爆发。而民间融资无法承担起为产业转型提供融资服务的重任,因此积极引进以长期股权投资对于中小企业产业转型的成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具体说来如下:

首先,积极引进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降低企业产业转型的市场风险,提升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产业转型后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和转型前所面对的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在同一产业范畴内这些不同也大量的存在。企业家能够在原有的市场上领导企业获得良好的业绩,并不意味着企业家就能够在新的市场上表现优异。因此,积极引进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引进企业外部的人才,有助于增强企业对新的市场的了解,从而提升企业决策的正确性,改善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在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积极引进长期股权投资就愈加显得重要。

其次,长期股权投资的引进,使企业在建设新项目、实现企业产业转型时的资本实力更加雄厚,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资本运作改变不了企业资金来源的实质,它只是使用了一些技术的手段来扩大了企业可获得的信贷额度。债务资本的存量一旦突破某个界限后,企业的偿债能力就开始严重不足,不仅很难再获取更多的债务资金,而且有可能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导致资金链的断裂。长期股权投资的引进,通常可以大大降低总资产中债务的比例,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由于债务资金融资规模的缩小,导致利息的偿还负担也随之变轻,这就使得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随之提升。

再次,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长期资金。陈磊、张涛、乐文平(2012)通过对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台湾省与韩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展重化工业的事实证明了在经济发展中,融资的长短期限对产业结构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在经济中要实现重化工业的发展,长期融资的供给是必须的。由于我国的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普遍是从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这一结论在这里同样适用。引进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企业达到摆脱低层次竞争,进入产业高端领域以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最后,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力争使企业在进入新领域的一开始就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产业转型时期的投资规模往往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考虑到货币政策变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企业必须保证转型投资必须有着充裕的资金支持。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性质,使得它的引进为项目的持续进行提供了后备支持,避免了企业因为资金而被迫利用民间融资或者放弃在建项目遭遇重大损失的局面,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总之,长期股权投资的引进对于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能否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在鼓励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产业转型的同时,积极推进创业板、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心等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工作。中小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吸取信泰集团产业转型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银行贷款来进行项目建设,但另一方面也要认识资本运作的实质,要意识到产业转型应当与企业自身的实力相结合,在慎重选择项目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避免产业转型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失控。

参考文献

[1]黄柯杰.温州老板“跑路潮”调查[EB/OL].www.省略/wwwroot/dfzk/society/252934.shtml.

[2]徐益平.摸底温州:跑路潮引来各方大救赎[EB/OL].www.省略/html/113/2011/10/14/678413.shtml.

[3]陈磊,张涛,乐文平.长短期融资对产业选择的影响: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比较[J].上海金融,2012,(1).

上一篇:论集团资产管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与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