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上)

时间:2022-09-27 01:07:29

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上)

2007年10月27日夜,随着最后一场音乐会的结束,“2007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正式闭幕了。这次音乐节的规格之高、节目内容之丰富以及参加单位和人员之多,都创下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有史以来的最好记录。此次音乐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专业电子音乐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MIDI技术进入我国以来,我国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等音乐与科技结合发展之学科的建设成绩斐然,早期成长起来的一批专家、学者已经在本领域做出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国际电子音乐学科发展逐步深入和专业建设逐步细化,国内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也进入到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转型时期,如何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音乐科技相关学科和专业,成为摆在国内专业音乐教育决策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对国内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等音乐与科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学科二十来年的发展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旨在和国内相关专业学科的同仁一起回顾国内相关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当前的现状,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探讨我国以电子音乐为代表的音乐科技相关学科与专业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电子音乐发展所关注的重点和实践领域的不同,本文将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实验、探索阶段(1984-1987)

(一)综合性大学计算机音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我国最早的计算机音乐研究是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院校开始的。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他们在国内计算机音乐研究发展初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获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1.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实验室

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徐树中教授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几年下来,徐教授带领实验室的全体研究人员获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如他们开发了国内最早的计算机音乐硬件接口,开发出了国内最早的计算机音乐绘谱软件,研制出了国内最早的电钢琴等)。1986年,徐教授开始招收计算机音乐方向(主要面向计算机声音合成、分析等领域)的硕士研究生。由于许多研究和开发都是由企业出资进行的,因此,随着课题和项目研究的不断开展,实验室在很短时间内还获得了一定的利润,也在交大率先实行了财政的独立核算。由于当时国内对交大计算机音乐发展的关注不够,相关介绍和宣传性材料很少。

当时,来自河南电台的记者俞鹰写了一篇介绍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文章《中国的计算机音乐》,重点介绍了上海交大计算机音乐的发展。1992年,他参加了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年会,并向大会宣读了该篇文章。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将他的文章收集在该年的会刊上,引起了国际计算机音乐界对中国计算机音乐发展的关注。一些国外计算机音乐专家甚至慕名到上海来参观学习。1992年,在徐树中教授积极运作下,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召开了国内首届“计算机音乐与音乐科学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十余个国家的计算机音乐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召开作为我国早期计算机音乐发展的大事,为国内外计算机音乐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994年,随着徐树中教授退休,上海交大计算机音乐实验室的各项研究基本停止。

2.北京大学音乐声学和计算机音乐研究室

受到徐树中教授的影响,1986年,龚镇雄教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创建了音乐声学和计算机音乐研究室。为了切实将研究和试验做好,龚教授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广泛联系了对计算机音乐、音乐声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北京知名学者和教授参与到相关研究中来。他的研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支持。他们定期举办以“艺术与科学”为主题的沙龙。1995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龚教授的著作《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一书,李政道教授为此书题词。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首部系统阐述现代音乐声学的论著。针对当前计算机音乐的迅猛发展,龚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计算机音乐、MIDI等新技术领域做了重点介绍,并在国内首次对计算机音乐学科的未来发展做了精辟的分析和展望。今天我们再来阅读该书,书中的许多分析和观点,仍然非常准确地得到了验证。

在具体项目研究方面,龚教授先后与原国家机电部第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等单位合作,用物理实验方法对音乐声学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并从事计算机音乐的开发工作。龚教授还在北大开设了“音乐声学概述”课程,开创同类学校开设该课程的先河。他的上述著作就是在他的教案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为了学习和了解国际音乐声学和计算机音乐的发展情况,龚教授积极参加各地国际音乐声学和计算机音乐大会,结识了当时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声学和计算机音乐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积累了大量国际会议的相关原始资料和图书。1999年,经过不懈努力,龚教授代表北京大学争取到了主办1999年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C)年会的机会。遗憾的是由于一场大病,龚教授没能真正有机会主办这次年会。之后,由于他身体的原因,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也基本停止了。

(二)国内专业音乐院校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探索

尽管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不久,一些来华访问的音乐家在讲学中也介绍过国外电子音乐的发展,但确切地说,我国专业音乐院校最早接触电子音乐还得追溯到1981年法国电子音乐家雅尔来华演出。

80年代初,国内电台播放了雅尔的电子音乐专辑《氧气》(Oxygene)后引起了国内观众的热烈反响。1981年10月21日-29日,受中国有关方面邀请,雅尔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办了五场音乐会。雅尔是“”后来到中国举办个人音乐会的第一个西方音乐家,在中国的五场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演出现场唱片《中国音乐会》(Les Con―celts en Chine)也在世界发行。演出结束后,雅尔还把自己带来演出的一台电子合成器送给了中央音乐学院,那是中国的第一台电子合成器。

在雅尔的影响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们也开始尝试进行电子音乐创作。1984年9月2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举办了由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唱片社(中国唱片公司前身)主办的中国第一场纯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的8首作品全部由陈远林、谭盾、陈怡、周龙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研究生、毕业生创作。应该说,此次音乐会的举办在专业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的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揭开了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序幕”。1986年,陈远林毕业留校,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建了专业音乐学院的第一个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在学院的支持下,陈远林还在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了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1991年,陈远 林赴美学习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的工作也基本停止。

就在中央音乐学院成立计算机音乐实验室的同时,国内其他专业音乐学院也开始了相关音乐的实验与探索。1984年,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成立了“电子音乐实验室”。1987年6月,刘健、吴粤北教授在武汉音乐学院创建了“计算机音乐音响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为早期中国专业电子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专业学科发展建设阶段(1988-2001)

经过前一段时期的研究与探索,以国内专业音乐学院为基地的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相关学科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重要事件主要体现为相关探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标志性事件就是武汉音乐学院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的设置。

(一)重要历史事件

在建立了计算机音乐音响实验室后,1988年9月,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开始试招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专科干部进修生。1989年,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获准设立中国第一个“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同年,武音面向全国正式招收“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三年制专科生。1993年,该专业获准招收四年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刘健教授成为国内第一个该方向的硕士生导师。1994年,在“计算机音乐音响实验室”基础上,武音成立了“计算机音乐试验中心”。

1988年,伴随着国内电子音乐的逐步发展,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在原电子音乐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音乐工学教研室”,并开设了电子音乐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两个专业。为了专业的发展建设获得更多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同年,在李西安院长的支持下,这两个专业在全国率先在文化部通过了学术论证。1999年,李西安等教授开始招收音乐与音响导演方向硕士研究生。

1993年,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留法五年后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成立之初,张小夫教授将其定位为“集多种功能为一身的艺术实体”。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心将充分发挥以下五个方面的职能:科研与开发,这是电子音乐中心活动的立足点;教学与培训,它体现着电子音乐中心深远的运作战略;创作与制作,它是电子音乐中心介入社会和为社会服务的有效手段;出版和演出,这是电子音乐中心弘扬和发展电子音乐的主要渠道;文化艺术交流,这是电子音乐中心作为国际电子音乐交流协调者地位的重要体现。1997年,电子音乐中心开始招收电子音乐作曲和电子音乐技术理论研究生。2001年,中心开始招收电子音乐作曲本科生。

1997年,吴粤北教授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在作曲系开设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1999年,该专业从作曲系独立出来,扩建成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第一个音乐与音响导演系。

1997年,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开设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

这个时期各地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科与专业的建设有效地奠定了当前电子音乐以及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基础。

这个时期国内电子音乐的发展还表现在一些重要活动和会议的召开,主要包括各种国内、国际会议的召开以及各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实验室的创始人积极走出国门参加国外的各种会议:199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艺术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华东六省一市“计算机音乐研讨会”;1991年3月北大召开了“全国首届音乐物理与音乐心理研讨会”;1992年召开了第二届音乐物理、音乐心理会议;1994年10月召开了中日双边音乐声学国际研讨会。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地举办了“计算机音乐与音乐科学国际研讨会”,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这些会议的召开,为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等音乐与科技专业和学科在国内的推广、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内专家频繁地参加国外相关的电子音乐和计算机音乐音乐节和会议,不仅让国外了解了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也拓宽了国内的专业视野,增进了国内外的沟通。

(二)重点学校的发展及主要成果

在这个时期,国内相关学科的发展与专业学科的建设获得较大成绩的院校主要是武汉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

1.武汉音乐学院音乐与音响导演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在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获得批准建立后,武汉音乐学院首先将学科发展重点进行了明确定位,即将计算机音乐创作的未来发展定位在计算机音乐研究、创作和制作上。为突出学科优势,作曲系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升华,实行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一体化教学,要求培养的学生既能搞音乐创作,又能利用计算机及有关的硬件与软件,自己制作音乐作品。1998年,音乐与音响导演本科教育由四年制改为五年制。同年,武汉音乐学院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达700平方米的“音乐音响导演实验中心”。这期间,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刘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研究梯队。

为了让学科全面、协调发展,武汉音乐学院一直以来注重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1989年元旦,该校召开了“电子音乐MIDI系统介绍会”。1990年4月,作曲系与日本雅玛哈公司等国内外商家合作,在武汉音乐学院成功地举办了国内首次“MIDI与数码乐器音乐新作展示会”、“技术研习会”、“产品展销会”。新作展示会以吴粤北、刘健等为骨干的作曲系教师们演出了自己基于MIDI技术的新作品。在研习会上,他们还积极向来自全国的代表全面介绍MIDI以及相关计算机音乐技术和操作技巧。1996年,作曲系由时任院长童忠良教授组团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计算机音乐与音乐科学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与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建立了联系,被确认为该协会在中国大陆的单位;1997年,青年教师冷岑松应邀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音乐声学研讨会”并宣读论文;1999年,童忠良教授、冷岑松等人赴北京出席“1999国际计算机音乐年会”,提交并宣读了学术论文三篇,另有一首由硕士研究生薛花明创作的作品《钟之灵》作为国内唯一的音乐作品入选音乐会。大量的学术活动和积极探索,使得武汉音乐学院在计算机音乐领域的发展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与音乐音响导演学科在科研和创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的各类软件有《配器大师》、《乐理教程》、《律学教程》、《电子合成器多媒体教程》、《编钟音响及其资料数据库》、《黄钟乐圣――音乐编创系统》、《民族音乐多媒体数据库》、《音乐分析数据库》。在电子音乐创作方面,刘健教授的《纹饰》为电子合成器、弦乐四重奏与大型弦乐队而作,在1989至1990年度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家比赛中获“才华成就奖”,《盘王之女》在1998年亚太电视联盟第35届年会节目评比中获“娱乐节目大奖”第一名。由此,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学科在当时国内的领先地位。

2.中央音乐学院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的发展与建设

在这个阶段,张小夫教授的创作成果十分丰富,一些电子音乐作品获得国内外电子音乐创作大奖。其中,《诺日朗》为组合打击乐、多重数字影像和现代电子音乐而作,该作品作为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现代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的约稿,首演于1996年法国巴黎国际现代音乐节。同时,该作品作为作曲家的电子音乐代表作品,也曾多次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演。

现代电子音乐组曲《不同空间的对话》创作于法国巴黎,之一《地和天》完成于1992年,之二《人与自然》完成于1993年。该作品于1993年世界首演,先后获得法国Bourges第二十一届国际电子音乐大赛“专业电子音乐类作曲”优秀作品奖;意大利Luigi Russolo第十五届国际电子音乐大赛“实验室电子音乐作曲”优秀作品奖;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三届国际“微型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决赛奖和法国Edgar Varese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一等奖。中国首演于1994北京(国际)电子音乐周,并获北京市政府组织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音乐作品评奖荣誉奖。同年,张小夫出版现代电子音乐作品CD专辑《不同空间的对话》。

《天问》为男中音、组合打击乐和现代电子音乐而作(1992),该作品世界首演于1992年法国巴黎,中国首演于1994年北京电子音乐周。作品荣获法国Edgar Varese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一等奖(1992)和日本第十四届IrinoPrize国际室内乐作曲比赛提名奖(1993)。

从1994年开始,张小夫教授发起创建了北京电子音乐周,并先后成功举办了1994、1996、1999、2002北京电子音乐周,为促进电子音乐在国内的推广、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借助中法文化年活动,音乐周正式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上一篇:钢琴女生廖隽嘉处女音乐剧 香港艺术节重头戏《... 下一篇:感觉就是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