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就是感觉

时间:2022-05-29 08:19:13

【前言】感觉就是感觉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随着心理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在20世纪后期出版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又赋予了“感觉”以更多的内涵,该书“感觉”条目的主要解释是:“个体对事物个别特性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感觉可分为三大...

感觉就是感觉”,这话直白得像白开水。但是,环顾今天许多有关声乐的术语和论述,又不得不面对它。概念内涵的延伸、使用表述的泛化,使人们的“感觉”无所适从,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起来。因此,有必要严肃地思考以下一些基本的理论命题。

一、感觉的原本定义

在日常关于歌唱的语言表达中,在众多的声乐文章、教材、专著的论述中,“感觉”是个出现甚多的热门词语,见仁见智的表述各含其义。但是,到底什么是“感觉”呢?还是让我们追根求源,通过引经据典来诠释和探讨一番吧。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感觉”条目的主要释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如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通过视觉可以感到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感到它的味道。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心理过程的基础。”作为当代具有权威性的通用工具书的定义,它概括和涵盖了“感觉”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是当今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理解的一种学术共识。

如果进一步追根求源,“感觉”应隶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在此学科内,“感觉”是一个热门的课题,学界对它的研究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提升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例如早在1948年著名心理学家张耀翔就出版了《感觉心理》一书,对感觉的概念、过程、特征及其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在诠释“什么叫做感觉”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论命题时,他的表述是“感觉是感官、感觉神经和感觉中枢(在大脑皮质)对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活动,例如视、听、味、嗅、触等都是。”他的阐述言简意赅,抓住了感觉的本源特征,但是对感觉心理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则缺乏应有的概括。

随着心理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在20世纪后期出版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又赋予了“感觉”以更多的内涵,该书“感觉”条目的主要解释是:“个体对事物个别特性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感觉可分为三大类: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特性的外部感觉;接受肌体内部刺激,反映内脏器官状态的内部感觉,如饥、渴等内部感觉;反映身体部分的运动和位置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平衡觉等。感觉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一切较高级和较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这里,不仅承袭了前人关于感觉本源的研究成果,而且将感觉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分类,特别是对感觉的心理特征和价值给予了恰当的定位。

如果说以往对“感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其本体属性,那么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学术视野开始投放到整个心理过程的横向比较研究,既审视整个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注意各个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一发展趋势可以从本世纪最新研究成果――另一部《心理学大词典》的“感觉”条目中得到验证。该条目除了吸收和总结了以往的基本理念之外,又进一步提出了“感觉是知觉、思维、情绪等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为它们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材料。实际上,不存在纯粹的感觉,常与知觉密不可分,而合称为感知觉。”显然,通过心理过程的比较研究,“感觉”的定位和属性更加准确和清晰了。

时至今日,研究“感觉”的文献不计其数,诠释“感觉”的工具书也为数不少,它们的文字表述形式虽然不一,但是基本观点却具有明显的共识性。其核心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后由大脑神经中枢做出的反映;(2)这种反映是个别属性的反映;(3)这种反映是初级的、简单的心理反映。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感觉”不仅是人人具备的初级、简单的心理形态,而且其主体自发性、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需要经过任何学习就具备了感觉能力,但是感觉本体却并不含有更多、更深邃的心理内涵,当刺激物转换或取消后,虽有极短的余觉,但是很快便自然消失了。

值得注意的是:人作为一个鲜活的高级生命体,其心理过程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感觉只是认识事物的开始,瞬间大都升转为其他心理活动,除了“植物人”会长期停滞在部分感觉上之外,正常健全人的感觉不可能长时间的孤立存在。“在生物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感觉起到的是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在认知心理学的整个历史中,感觉、知觉和认知之间在定义上的界限逐渐趋于模糊。在这三者之间,每一个过程的起点以及下一个阶段的连接点的界限是难以解释清楚的。”就音乐听觉而言,当我们听到音响那一刹那是感觉的反映,但是从分辨出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音乐元素开始,到进入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阶段,就极其自然地深化为知觉、认知、情感、理解等心理过程了。当然,进入知觉心理以后,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水平在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差距。所以,单纯的感觉是无法欣赏音乐的。由此可见,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中,感觉既是重要的,但又是初级的;既是认识性的,但又是肤浅的。

二、关于歌唱的感觉

声乐艺术的歌唱活动是以生理功能为物质基础,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在歌唱过程中,以呼吸、发声器官为主体的运动状态,必然成为刺激的源头,会激起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而感觉就是在“第一时间”出现的心理反映。由于歌唱过程是全身心参与的活动,因此,感觉延时虽短,但却可以反映出各方面的刺激信号。

根据演唱时呼吸、发声以及身体其他活动等部位所接受的刺激,歌唱的感觉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外部感觉,主要是肌体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刺激后所形成的对歌唱某些外部特征的心理反映,在歌唱过程中,通过听觉、视觉等分析器所接受的外界刺激占主要地位,如对自己歌声和伴奏音乐的聆听、对歌谱和四周的环顾等。二是内部感觉,是嗓音歌唱发声活动而引起的肌体内部运动感觉,它以歌唱生理和心理运动机能调节功能为基本条件,是内脏器官的末梢感受器在歌唱过程中所产生的刺激反映,当这些器官接收到歌唱活动的信号后,通过分析器产生相应的肌体感觉,如呼吸感、发声感等。三是本体感觉,主要是通过运动分析器来体察歌唱时身体各器官运动和位置的状态,如歌唱的身体动态感、举手投足的动作感等。根据生理运转机制,歌唱活动的感觉心理主要是肌体的内部感觉,由于歌唱主要依靠呼吸、发声两大系统的器官活动来完成,因此内部感觉占有重要位置,这种内部感觉是肌体的运动觉和平衡觉组成的,是这些肌体在歌唱时的生理运动引起的心理感受反应,例如打开喉咙的感觉、吸气时胸腔的扩张感觉、唱高音时鼻咽腔所产生共鸣的振动感等。作为外部感觉的听觉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在歌唱过程中,主要出现在来自伴奏的刺激和自我歌声的刺激,至于本体感觉是歌唱时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感,与歌唱没有更多的必然联系。当然,这三类感觉在歌唱时不仅是同时并存,而且彼此间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

人的歌唱感觉是主体性的客观存在,既是先天的遗传本性,又是歌唱时自发性的心理反映。只要是能够唱歌的正常人,不论其歌唱能力如何,也不管其歌唱的艺术水平怎样,都会在歌唱时自我体察到这样和那样的感觉‘一歌唱家有歌唱家的感觉,老百姓也有自己唱歌的感觉。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歌唱感觉只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本能的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与歌唱能力、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发生过程来看,也具有共性规律,歌唱时感觉会自然到来,又会随着歌唱的结束而消失(尽管有余觉,也很短暂),它是不以歌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主体自发性的存在。

从现实的心理过程和严格的学理意义上来看,歌唱时的感觉心理不仅为时短暂,而且很难孤立存在。因为感觉只是对歌唱激起相关刺激的最初心理反应,当它从个别属性扩展到整体反应时,通过辨别、认知所表现出的理解、选择已经自然地进入了知觉心理范畴。例如歌唱吸气是一种感觉,但是当自己意识到气息已经进入胸腔部位,这实际上已经包括了通过知觉辨认而进入认知、理解的心理过程了。因此,在歌唱的心理活动中,感觉是和知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普遍原理已经为声乐研究学者所关注,例如在徐行效所著的《声乐心理学》一书中,就明确将感觉、知觉联系在一起论述,进而提出“感知觉”的概念。尽管“感知觉”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从声乐心理角度予以明确定位,还是体现出一种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感觉心理在歌唱过程中的潜在价值,但是它必须通过体验使之成为融知觉、认知为一体的复合性心理,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出现调控心理,从而使感觉产生增值效应。例如在歌唱低音时我们会产生身体振动的感觉,但是通过体验就可以感知到这是胸腔共鸣,进而去寻求明亮的发声效果;再如在咬字吐词时,我们会感觉到口、舌、腭等器官在运动,但是必须通过包括听觉在内的体验,才能感知到所唱歌词的内容,通过调节口腔各器官的动作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心理,可以通过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去强化感觉的印象,使之从个别属性的反映提升到整体的感知,从本能的自发感觉转化为多元的心理活动,因此这种感觉体验过程具有“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和动态灵活性”的信息加工特征。由于感觉体验不仅完成了感性直观纯形式向复合高级心理的升级,而且其心理活动成果具有指导歌唱实践的价值,因此,应该成为声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通过感觉体验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声乐技能技巧,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总之,歌唱时的感觉是依存于生理机制运转的心理活动,也是歌唱主体本能性的存在。它虽然有着自身的内涵和特征,但是却严格遵循着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特别是感觉在整个歌唱过程中仍然是自发性的初级心理活动,它对于歌唱者进入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过渡作用应该肯定。但是,歌唱时的感觉绝不是(也不可能)孤立而稳定存在的,因此,通过感知觉的体验以激活和优化整个歌唱心理的运转,是歌唱者的心理素质从必然王国提升到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

三、呼唤感觉的理性回归

感觉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它通俗易懂,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在声乐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经常使用“找感觉”这样的词语来指导学生去捕捉和体验正确的歌唱状态,尽管感觉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能无须去找,但是,作为一种特定语境下的约定俗成,作为一种语言表达习惯,我们对于“找感觉”这样的词语及其内涵还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这也正如我们没有必要将“用心学习”改为“用脑学习”的道理一样。但是当“感觉”这个词进入文化视野,作为学术概念,在心理学等人文、自然学科已经取得了共识,并赋予其特定的规范内容之后,我们的理论研讨和学术论述就必须严谨地按照规则办事了。

也可能是我们音乐人对“感觉”情有独钟,在长期以来的声乐理论研究中,不断地以“感觉”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不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介绍。但与此同时对“感觉”的偏见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例如在多年前曾先后出现过两篇题目完全相同的《关于“歌唱感觉”的综合培养》的论文,各表述了一些不尽相同的观点,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后者抄袭前者,但是他们不约而同提出的“歌唱感觉”可以综合培养的观点,却集中反映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歌唱感觉究竟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它的心理功能定位是初始性的还是其他心理过程的发展和提升?由于作者将歌唱感觉作为一种功能性的高级心理过程来培养,因此从根本上否定了感觉的原本属性,混淆了歌唱感觉心理与其他心理的区别与联系。也正因出发点的偏颇,于是对歌唱感觉的诠释就更为离谱,如其中一篇文章中提出歌唱感觉是“某种由内心活动着的种种信息传达到发声器官时所产生的整体印象”,这不仅颠倒了歌唱心理的发生过程,将内心活动信息定位先于发声器官所产生,而且这种感觉不是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整体印象”,这显然与感觉的科学内涵大相径庭。而另一篇文章则认为歌唱感觉具有先天和后天的双重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歌唱兴趣的保持、歌唱情感的表达、歌唱状态的协调”等三方面来进行“综合培养”。这里,作者将兴趣纳入歌唱感觉的范畴,并以歌唱感情的表达来培养歌唱感觉,实质上是否定了感觉是人的简单心理,将通过感知觉等心理过程产生的喜好情绪(兴趣)拉回到感觉这个初级心理概念上,这不仅本末倒置混淆了歌唱的心理发展过程,同时也夸大了感觉的内涵和功能。

如果说上述偏见是在“歌唱感觉”这个带有引号特定语境下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可以允许作者对“歌唱感觉”的概念进行个人观点的阐述的话,那么另外一些著述关于歌唱感觉表述的理解和应用上,就显得更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的色彩了。例如在一些声乐教材中,为了强调感觉的重要性,竟把“感觉”作为“声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因素”。我们不应该怀疑作者的自我经验,但是这一认识在客观上否认了感觉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否认了感觉是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感觉作为人的初级心理形式,所反映的只能是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其认识是肤浅的,甚至有时还有错觉,怎么能够作为“非常重要的学习因素”呢!经过反复琢磨,作者提出的“感觉”原意似乎是指“正确而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学生的感觉经过体验,融入知觉、认知等一系列心理过程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但是,在表述时将二者划上等号不仅有些言不由衷,而且还在客观上造成与“感觉”概念的错位。

在一些声乐著述中还提出了“情绪感觉”的新概念,并阐述“感觉总是具体的,总是被某种客体引起的,或者是以它为目的的。比如道德的感觉(爱、恨、恐惧、骄傲、妒嫉)、理性的感觉(好奇、求知欲)、实际上的感觉(满足、伤心、喜悦等情感)、审美的感觉(激动、兴奋,以及艺术欣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美 所引起类似的感觉)、高级世界观的感觉(讽刺、幽默、对事物表示共同见解的、高尚或不幸的感觉)等等。”从语法的形式结构来看,“情绪感觉”不仅突出了“情绪”的主导地位,而且也表述了“情绪”是“感觉”的一个类别。但实际上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和“感觉”都是人的心理过程,情绪在广义上包括了情感,情感是感觉的高级表现形式。因此,从形式逻辑上来看,“情绪”可以包容“感觉”,但是“感觉”作为最初的简单心理过程无论如何也包括不了内涵丰富多变的“情绪”,将“情绪”作为“感觉”的一个分类显然是本末倒置。至于接下来的阐述更有一些不敢令人苟同,诸如“或者是以它为目的”的论点就缺乏充分的论据,因为人的任何感觉都是以生理为基础,由内外部刺激为起因的心理过程,它的出现是自然的、自发的,无任何功利目的或其他目的,能够有以感觉为目的的可能性吗?其他如“理性的感觉”、“实际上的感觉”、“高级世界观的感觉”等二级分类以及将恐惧、骄傲、妒嫉作为道德的感觉;将讽刺、幽默和不幸的感觉作为高级世界观的感觉的举例,不仅在词组的组合上存在着内涵逻辑上的矛盾,而且举例的定性上也有些不够准确,分不清“感觉”概念前提下的任意词语组合,或是不恰当地延伸了“感觉”的内涵。

更有甚者,在一些声乐论文中,对于“感觉”的见解更是离谱,提出“‘感觉’又分为生理和心理两个范畴,生理层次一般是简单、初级的反映形式,心理层次的感觉则相对高级,也因此较为复杂和抽象,像判断、推理就富有更多理性色彩。”这里,作者在没有阐明自己理论根据的前提下,就将“感觉”扩展为生理和心理两个范畴,不仅表现出极不严肃的治学态度,而且将生理与心理混为一谈,曲解了“感觉”的概念。我们通过哲学的观点审视,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生理是物质性的,而心理是精神性的,二者的内涵和外延泾渭分明。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感觉”的本体看不见摸不着,根本不具备物态的属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觉”仅仅是心理的一个初级表现形式,它虽然要以某些生理器官为基础,但是已经转化为初级思维形态,又怎么能够转变为物质性的东西而列入生理性的分类呢?由于基本论据的缺失、论点的错位,更导致作者的论述发展延伸得过分离谱,提出了心理层次的感觉不仅“相对高级”,而且“较为复杂和抽象”,最后竟把“判断、推理”作为“富有更多理性色彩”的感觉。这里,不仅反映出一种本末倒置的混乱逻辑,而且也使我们明显地察觉到作者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匮乏,在感觉的概念、感性与理性以及整个心理过程等基本常识方面十分欠缺,于是出现了“感觉是只大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理论思维模式。

从以上几个实例中,笔者深深地感到在声乐研究领域中的“感觉热”应该降降温了,应该以理性的头脑认真地读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方面的专著和文献,思考什么是感觉?什么是歌唱的感觉?以促使“感觉”的理性回归。需要提出的是:“感觉”不像“乐感”那样已经成为音乐方面的专业用语,而是从心理学等人文学科那里“借用”来的,因此就必须注意这一通用名词的原本含义,并规范地加以使用。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感觉”的某些约定俗成用语是可以理解和通融的。但是,一旦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一经形成文字著述,就必须要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使学术界不仅知道我们是音乐人,而且还必须承认我们是音乐文化人。

上一篇: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上... 下一篇:壮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